本来,应试教育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然而,由于我们传统的习惯势力和一些固有的制度机制,这种思想依然在我们的教育阵地横行。任何事物有生必然有灭,这是客观规律,如果该消亡的不让其消亡,则它的再存在必然产生恶果,我们要对这种恶果进行曝光,以引起更多人的震惊和反思。
恶果一:造就了发应试教育之财的暴发户。
暴发户们扰乱了学生良好的阅读市场。本来学生时代是多读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增长多方面知识的时代,但是现在却为学生提供了五花八门的练习题、测验卷、考试宝典等,教师逼着买,家长主动买,我们学生不得不买,于是阅读兴趣被抹杀了,每天陷入各种各样的、题型怪异的题海中。其实,许多怪异的题型根本没有浪费大量时间研究的必要~
恶果二:造就了“缺德”教育思想。
考试得高分理所当然,但是,只为高分而教育却成了应试教育下的现实,我们的品德如何、修养怎样、生存能力大小、自立能力强弱等这些关系生命的宝贵知识全都被打入冷宫。
恶果三:造就了思想偏离的怪异名师。
现在一些地方上的所谓名师,最大的成就就是他的学生平均成绩得第一、他培养了几个高考状元,很少说他成功的教育好了多少名不好教育的学生。这样的名师,实际上只是把自己的名声建立在了学生追求分数的痛苦中,是牺牲学生其它兴趣和综合发展为代价的,他们在间接地给学生们增加负担。
恶果四:造就了榨干学生智慧的重点学校。
现在所谓的重点学校就是升学率高的学校,然而升学率高的原因之一就是狠榨学生的智慧,把学生的智慧之油撒在课本、题海上,猛烈燃烧,并且加上大量的时间保证,恨不得把学生的油抽净熬干,学生高考完了,智慧和灵性也就到了崩溃的边缘,就像我昨天讲的,已经失去了创造能力~~~
恶果五:造就了“分数第一”的变态家长。
应试教育下的家长个个心急如火,孩子学习成绩成为家庭的头等大事,而且,也要列入家庭的重要经济支出计划。学生成绩好,皆大欢喜,学生成绩不好,不说打骂,也会说一顿“为什么你就不如×××”的话。
恶果六:造就了靠学生分数评价学校工作和教师水平的懒惰、贪婪的教育管理者。
虽然教育管理者口头上不得不说要大搞素质教育,但是他们的内心深处依然深深热恋着应试教育。搞好应试教育,一则工作好做:以分数为硬指标、铁证据,省心省力,如果搞素质教育多麻烦啊。既然高考分数重要,何必多费尽费财做德教工作呢?二则有些教育管理者在发应试教育之财:有应试就有重点学校,有重点学校,我这管理学校工作的人就能把权力变成商品和人情,就能收各类考试的费用,就能把升学率高的学校当作自己的权力特区。
恶果七:造就了发展畸形的学生群体。
我们得承认应试教育培养了一部分精英学生,但是大部分学生却在这个独木桥上被挤下了水,其实这也很正常。现在的太多学生熬夜到11、12点才睡觉,因为学习的压力连运动都越来越少,影响我们的身体。可恶的是很多人从此形成了习惯,很难再做到早睡觉了。可悲的是,那些掉下水的偏偏没学过游泳,于是水中再学,浪费了自己、耗费了家庭,减缓了个人的发展。即便那些走过独木桥的学生,也有的在挤独木桥过程中心理也发生了畸形,对今后的发展埋下了祸根。
恶果八:造就了我国技能人才紧缺、理论人才过剩的不良人力格局。
现在我国技能人才紧缺,影响到经济的质量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应试教育造成的恶果,因为传统的应试教育就是推崇宣扬学生要上学、上大学、找好工作、坐办公室、当大官、做某某家,很少说上学可以学技术、长能力、踏踏实实谋生。在这样的教育大气候下,当然很少有人学习专业技术、向技能性人才发展了。现在部分地区出现的大学生回技校再造,实在是对应试教育的一个很好讽刺。
看吧……都是为了考试而学,不是为了丰富自己而学。学习本是享受知识快乐的过程,硬是被中国的传统制度影响成这样。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
这句话是我们的调侃,但看出来的更是我们的悲哀。应试教育的悲哀。中国推出这套“经久不衰”的应试教育,反过来害了中国自己人才短缺~弊大于利的事情,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有改进呢?
的确,一个在中国属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如果走出国门留学,在国外的学校里都是优等生。这是因为中国硬教育的成果。但是,这个学生他只有成绩好,动手、社交、生活自理、独立能力创新精神样样可能不如别人。
软教育的好处就是给学生更多自我的空间,还能给我们更多兴趣。为什么,不可以给学生多点自由呢?
等到我们完成了应试教育的12年,猛然发现原来自己还有好多事情都没有学会……什么都没有经验,就像个书呆子一样傻。
我永远记得老爸跟我讲过他的一个朋友的儿子。
他是个小学生,现在已经上初中了吧。一个星期5天,他早上背着书包出门,却有3、4天老师在学校里找不到他。老师打电话给他的家长说:“你的儿子又逃学了~!”他妈妈一听就知道他在哪里。只要他一失踪,他妈妈就能在书城的某个角落找到他。她妈妈从来都没有骂过他——因为他是他们学校的全年级第一。这已经充分说明了应试教育在耽误人~课本上那点点知识算得了什么呢?英语一个星期才学一课,而他只要把书看上几遍就完全理解了这些知识。所以他认为根本用不着浪费时间在教室的座位上。
幸好我跳了一年级和三年级,这两年根本是浪费青春!没有读这两年的书,我现在还不是照样过得很好?学校里一本书需要一学期的时间才学完,可我用了一个暑假就发觉这是完全可以搞定的东西。为什么,偏要拖拉到5、6个多月之久呢? 真是不可理解!!
今天听到老爸跟朋友打电话。
他们在谈论中国所谓的应试教育,极其浪费时间的教育。不知道耽误了我们多少的青春……我才知道,原来老爸也这么看。
可明明知道在浪费光阴,我还是要一直接收这种教育,是无可奈何的事。谁叫你,出生在这个教育如此不健全不科学的阶段呢?
现在推出的什么综合素质评定,看上去好像是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实是什么呢? 大学都只录取A、B两档的学生,所有的学生都会是A和B吗?当然不是,那么那些没有被选上的学生呢?他们觉得,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因为素质方面的教育和实践不过关,自己还是要流落到二三等的学校。这就是应试教育的后果。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了这么久,一篇篇论文写了这么多,都是对应试教育的批判,也还没使教育产生大的变革。教育工作者们没有一天摆脱它认清它,就没有一天能使所有的学生都被公平对待。
以上是我的感想。
文章定位:
人氣(20)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