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長犬——小老虎打從娘胎開始就是個極端好動的孩子。
好動的小孩如果還有點小聰明外加好奇心重、喜冒險,這是致命組合。在養育這小孩成長的過程中,我不止練成獅吼功,還白了頭髮弱了心臟……內傷嚴重呦。
為了這個小孩,我一直苦思該如何教導他人格走向能趨於常軌,別做出什麼傷天害理之事讓我氣急敗壞地老跑警察局保他;甚至來不及看到他長大。
這一直是我的隱憂。
可惡的是各類親子教育的書中並無類似可資利用的例子。人家說老大照書養,可是我看的書都沒用,我想那是編書的人沒遇上我家小老虎,他們的教條對用在我家孫悟空上是白搭。但在不斷嚐試實驗的階段,反倒是弟弟受到了影響,言行像教科書般標準,很意外。
到底有什麽方法可以讓孩子有榮譽感又不會在未來成了我家禍害、社會敗類或傷人傷己?我只想到了一招:親情攻勢,防患未然。
—.—
從很小就碎碎念的是:「你在家怎麼皮都沒關係,關上門,別人不曉得)。但出了家門,你除了是你,更是某先生某太太的兒子。你言行不檢,別人指指點點罵得最凶的是:『這孩子父母怎麼教的,這麼壞』。你要出國玩,那你差勁別人罵的就成了:『臺灣來的嗎?臺灣人真沒教養』。別做丟臉的事呀!」
小學和國中嘮叨最多的是:「去游泳?附近的游泳池?有救生員的?好呀。跟誰?沒同伴就你兄弟?不行。人多,萬一出事也有個呼救的人。去找同伴。」
無時無刻不嘮叨的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我不指望你顯父母,但我小心翼翼養育你,你在外要是隨便跟人打架或偷騎機車受了傷,你皮肉痛我心痛。讓媽媽難過就是大不孝。」
高中時幾乎耳面命的:「讓你騎機車上學是學校太遠萬不得已,絕不可以載同學。兩個大男生說說笑笑,保準會愈騎愈快。為了逞勇,連違規行車都可能。給我弄清楚,每天騎機車丟掉小命的數字只有多不見少,我養你可不是讓你隨便玩命的。你出事,對別人只是個統計數字,對我是二分之一,我損失不起。你要載人,別忘了,後座那人是另一個媽媽的二分之一或全部。」
—.—
那些洗腦發揮了多少作用我不知道,我家小虎到現在為止大、小傷不斷,但老天保佑,他總算日趨穩重,危險的動作少多了——也許是沒住在一起我沒看見。
養兒不易,少有父母在每日辛苦時想的是孩子將來如何孝養,心中唯一念茲在茲的不外「孩子,希望你平安、健康」。做子女的若想談孝,未有能力反哺前,將『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牢記於心,不難吧。
很難嗎?
20060410
◎近日一連兩件少年國手出事的新聞。14歲網球小國手溺斃於泰國飯店泳池;17歲騎術小國手半夜騎機車夜遊追撞卡車身亡。
國手哪!好可惜,好悲哀。這兩個少年的生命除了是父母賦與,現在更重要到屬於國家,大人未曾教導他們應該善加保護自己嗎?
不說一個小孩子成為國家選手中間訓練過程有多艱苦,也別談事情如何發生的。14和17,還是少年,前程正遠大著,就這麼沒了,永遠的消失了。
看著電視上哭斷肝腸的父母,除了難過地嘆口氣,無言。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