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得有一部女女戀電影能夠橫掃各大影展,應該這麼說,同性題材電影不少,但不一定能夠在影展上映,大部份都是以男男戀為主,拉子電影反而很少,大眾對於拉子接受度比熊猴接受度高,總覺得女生和女生談戀愛好像還可以接受,男生與男生似乎衝擊性就大上許多,事實上每段感情都有自己無奈與心酸處,身在和多數人不同的這一處,注定會遭受到許多異樣眼光,然而大家都只是想要一段安定平穩的感情,和平常人沒有差別,愛情無關性別,愛了就是愛了。
劇情敘述:
一如時下所有十五歲的少女,阿黛兒(阿黛兒艾薩卓普洛斯 飾)情竇初開,卻因同儕壓力,壓抑著喜歡同性的慾望,直到遇上藍色頭髮的艾瑪(蕾雅瑟杜 飾),她的世界徹底改變,那命定般強大的吸引力,熾烈燃燒著的愛與慾,佔據了兩個人的身心靈,然而成長環境、社會階層、認知興趣等等現實差異,卻悄悄地在看似完美的兩人世界裡埋下了不安的因子...。
關於電影:
改編自茱莉瑪侯的短篇漫畫,導演阿布戴柯西胥延續其獨特風格注入社會觀察,將一段女女之愛賦予了更深厚的樣貌,隨著大量特寫、精彩的場面調度,在一場場極具張力的戲之間,貼近直視阿黛兒的生活與內心,與她共享那些美麗或心碎的時刻。兩位女主角完全奉獻自我的精湛演出,讓坎城影展史無前例將金棕櫚獎同時頒給本片導演和兩位女主角,本片在美國上映時拿到了最限制級的級數NC-17,按照規定17歲以上的觀眾才能進戲院觀賞,但是戲院卻覺得這部電影能夠啟發青少年對於愛情和性愛的認知和瞭解,所以特別聲明即使未滿18歲一樣可以進場觀看此片。
人在一生中某個階段總是特別迷戀某些人事物,你喜歡那微微上揚的45度嘴角、那一望不見底卻又帶點淡淡憂傷的深邃眼神、開懷大笑時不經意露出的小兔牙、甚至是那陽光照射微捲又溫暖蓬鬆的頭髮,特別是在年少情竇初開時,你不清楚這些事物為何如此吸引自己,只是當下就覺得好迷人,心跳躍動著,目光總不自覺追尋著他(她),笑得時候特別開心,難過時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自己的生活圈就只圍繞著這個人,小小世界為他(她)打轉,你以為這是愛情,也許懵懵懂懂無法確實說出因何而愛,為何而愛,但你心裡知道這就是愛情。
阿黛兒對艾瑪的依戀就像是如此,電影隱約透露出她偏愛藍色,不是強烈直接的,而是觀眾可以在她的房間、衣著、飾品上看到那一抹藍,她對艾瑪的第一眼究竟是直接看到艾瑪,還是那頭如此漂亮的藍髮?後來她愛上的究竟是艾瑪這個人,還是其實愛上的是如此像藍色般那不羈又帶點憂鬱的藝術氣質?艾瑪出現在阿黛兒對性別認知還很青澀的時期,吸引著阿黛兒,甚至可說是她的初戀,那是不是她並不是喜歡前任男友,兩人性關係不合諧,於是遇到艾瑪這樣吸引她的女生,做愛又特別激情,所以她才誤以為自己很愛艾瑪呢?
兩個人在一起幾年後不是走入婚姻就是分道揚鑣,愛情已昇華成習慣與依賴,生活中太習慣有你這個人存在,各種原因催促於是我們互訂終生;當甜蜜期過後,個性和價值觀差異會讓情侶開始出現爭執,奇妙的是這種時期總是一陣一陣,和好後可以相安無事一段時間,接著又突然爆發衝突,一年、三年、五年、七年、十年,這幾段時間常被人們提起,因為是感情最容易分手與邁入下一階段的時期,分手絕對不是單方面因素,感情淡了雙方都有責任,有些人可以很輕易將分手說出口,有些人卻怎樣也無法釋懷,畢竟多年感情,不可能不心痛,哪怕這段感情是毒瘤,也是從自己身體中割除。
熱戀時的藍色既溫暖又閃耀,分手後的藍色卻是如此冷洌傷人,人會成長,從青澀少年漸漸變成我們曾經輕視與不屑的大人,阿黛兒的造型從學生時期簡單束著亂髮馬尾,到最後成熟的中長捲髮小女人裝扮;艾瑪也從一頭奔放自由的藍髮,不願意隨波逐流,變成願意妥協修改自己畫作,迎合主流口味的成功畫家,曾經喜歡的事物終究隨著成長離我們遠去,感情亦是如此,我們的不安來自於自我意識到的不足,當感情變淡,當愛情漸逝,這些不足就成為互相埋怨、質疑的理由,也許多年後可以笑看當初曾共同走過的歲月,但這個人終究成為記憶裡的一抹身影,模糊不清,帶點遺憾。
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帶領觀眾看到這段感情從相遇、熱戀、穩定到分手後的歲月,更貼切是阿黛兒這近十年的成長轉變,平穩淡然敘事手法卻點出了現代人在感情中常遭遇到之事,3小時片長很長,可人生又豈是3個小時就能道盡,全片迷人之處是那若有似無的淡淡憂傷,特別是最後阿黛兒和艾瑪的結局讓人感觸頗深,「不愛了;還愛著」,一段多年感情就這樣逝去,人們總是覺得可惜,畢竟相愛多年,誰不希望能夠修成正果,本片讓我想起前兩年那部"Keep the light on(為你流的淚)",差異之處在於本片劇情其實普通平淡,而是靠著蕾雅瑟杜和阿黛兒艾薩卓普洛斯的演技讓兩個角色情感交織濃烈呈現大銀幕上。
除了女女戀外,性愛場面自然也是本片受矚目處,和全片氣氛同樣稱不上唯美,日常生活感濃厚,說實話真得不需要以太多異樣眼光來看待此部份,它一樣呈現出這段感情由濃轉淡的過程,從剛開始討好對方想要讓對方舒服,感情穩定後已摸索到彼此高潮點,到最後興致缺缺性愛變成日常功課,這些在感情中是再正常不過之事,不如這樣說好了,社會大眾總認為同性戀就是關係複雜、不容易定性、伴侶也是說換就換,轉換時間點很容易重疊,電影中艾瑪也有類似情況出現,那怎麼不說就算是男女戀愛時也常發生這種情況呢?甚至亂七八糟的大有人在。
OST替電影增添不少起伏氣氛,如果沒有這些配樂存在恐怕電影就完全走著平淡了,我個人覺得最有氣氛的是當年阿黛兒和艾瑪在拉bar巧遇時背景播放的那首「Studio Musicians - Live For Today」,淡淡huse曲風配上貼切歌詞,讓人想起多年後的她們會很惆悵,卻也替這段關係下了精闢註解,其它像是主題曲「Lykke Li -I Follow Rivers (Magician Remix)」、「Julien Blend - Atom」、「Alex Johnson - Feel it now」、「Sandro Silva & Quintino - Epic」、「studio musicians - Love Gone Wrong」都蠻好聽的,另外片中有兩處遊行橋段所放的歌曲也充滿自由奔放感,可惜我個人並不偏愛就不多提了。
人們容易因為反對、不適應、無法接受,就將不好之處放大檢視,同性相愛和異性相愛哪有什麼不同?一樣都是談感情,一樣會經歷每段關係必經過程,老舊觀念與傳統風氣說這是不正常,所以反對,父母憂心孩子變這樣所以從小洗腦灌輸多數人認為正常的觀念,他們認為正確的想法,那也真奇怪,難道你的小孩愛異性才是你的孩子,愛同性就不是你生的了?刻板觀念和印象害人不淺,可其實愛男愛女根本沒有任何差別,有差別的只是每個人對待感情的態度而已,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法國原片名是阿黛兒的生活:1-2章,最後開放式的結局徒留無限想像,導演開玩笑說可能之後會拍3-4章也說不定,我想大家應該都蠻希望她們可以有美好結局的啊...。
曾經心疼萬分的摯愛,如今卻已成平行的陌生人。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