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日)~4月11日(六) 『海島.山情』的總評想了好久,遲遲無法下筆。原本是在等將這週所有詩友的詩作都完成回應再寫,沒想到真正回覆卻斷斷續續,零零散散地姍姍來遲,總算是回應完了。
其實,要試寫一篇詩的小感已經得費許多心神,又怕解讀上無法詳盡,更何況這樣多篇詩作。想了想,還是下不了總評的大標題,連詩友會的電子報,都遲遲整理不完。
如果有詩友每週都在等電子報,在此真的得道聲抱歉,我這週有些疲憊與不適。如果試說的不盡完善,還請多多包涵了。
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當時訂這主題,還滿心以為就會是“悠然”的感覺,沒想到,本週詩作還是有許多是出人意表的。像無楚的《和平島的歲月》、長河的《飛魚三包》。
《和平島的歲月》裡的海島.山情讓無楚憶起從前當兵時“崗哨佇立孤寂的日子”,至於“四方皆雲游,外島風霜盡”除帶有五絕的況味,更是勾人感嘆的美句;而《飛魚三包》裡的海島.山情,則讓長河想起“山胞”,其實這篇某些詞彙偏寒,例如末段第三行的:恥笑。而“第二次見面我準備了三包,/才看見他們真誠的笑,”這句也讓筆者低迴許久。其實,原本我原本想寫的“山”情,是像朱自清先生寫《背影》時那樣的心情故事……所以,無楚與長河的詩作算得上本週印象深刻的作品。
以下便由始至末一一分享所感吧。
首篇悠風《熟悉的你》,「草草走過,擱置了半個世紀的臂膀」對照「青鬱髮絲依然無變」與「湛藍的空與海為老知音/聆聽你無聲有力的歌頌」點出“永生”的感慨,讓人讀來確確實實體認“山”淡定的陪伴特質。而筠月的《斷山情》則隱涵水土保持的環保價值,「滄狂的臉譜在皺與紋間/悄悄卑微/突地冒出的痘子,把驕傲/連成哀戚的淚流」這段頗具戲劇動態之美,而「一張文明的勒令/貼上限時工程/ 美醜的矛盾// 橫阻山脈的咿啊聲」如“一張文明的勒令”、“貼上限時工程”、“咿啊聲”皆用得極好。
而1/2王子《深山情》,「啊!/是我看錯了,/那紅色的楓,/是握著的手,掌心上堅定的銳利,/刺穿了愛,/從我血管裡,/流出來的音符。」尤喜歡“那紅色的楓,/是握著的手”二句。子逸《大崗山》,「將落暮移往旅者的平原」帶來視覺觀上平行而徐緩的流動。「給您的,會是星辰下的膜拜」、「兩片摩訶大地板激烈的擁在一塊/這座山也有了貝的殘缺」這二部份的情感處裡拿捏得恰到好處,最後「走過晚課之前,踩到了珊瑚/嬌」尤其“嬌”字,用來大膽而且意在言外,是一篇難得的佳作。
風細雲飄的《居山憶島》,算是當週二十篇中唯一以近體方式表現的詩篇,以《憶島》與《山趣》兩闋想像自己“憶島”的用心,讓人很是感動。其中,《憶島》的「銀沙輕柔挽客意」與「登臨極目眺天際」兩句氣勢頗為磅礡,至於《山趣》裡的「徑深聞林嘆/暮炊煙水朦」也讓人體驗詩人悠然自在的愜意心境,十分剔透。映彤的《山情水意映天光》,美句繽紛,讓人一眼便有“果然春滿人間”的怡然隨喜感,如「從不想詢問你的名字/只想摘一朵雲/放飛 起伏的心跳」、「你枕著草色 勾沉/半張臉孔的月亮」、「誰能收藏斜陽與晨光?/你不想要一船星輝/只在春風走過的地方」,其中“摘一朵雲”、“要一船星輝”,是何等美麗的溫柔心事吶。而“枕著草色”、“春風走過的地方”二處的“枕”與“走”都是一種“擬人”的表現手法,“擬人”,正好是筆者在詩的鮮活感裡最難以抵抗的文風之一噢,喜歡這篇。
太陽光(道弘)的《靈山》(憶靈鷲山),又是不同風味的詩篇。據道弘兄表示,這種禪意是因接觸佛門好些時日,所以才會不知不覺表現在詩心裡。這種“不知不覺表現”的自然流暢度,自然帶動詩裡相對的“深度”感,「我在鼻樑上眺望 出生至今這座塔」、「走進得道的名詞內/開始朝拜 數息的一口/是全然解放的真空」、「降溫著塵囂的沸點」、「跪拜/就能湧現魚群」與「引渡豈只是今生而已」皆讓筆者產生最深層,發自內心的洗禮感,似乎對於某些事的看法,又有所不同那般。如果人的眼界,從鼻樑上開始,而出生至今仍是走不出的塔,那麼,這樣的眼界要如何更加不同?如何更加曠遠?若就僅企盼“降溫”塵囂的“沸點”,是否便能掌控看待事物熱情裡的清和?尤其喜歡「引渡豈只是今生而已」,引渡,真的又僅豈今生而已呢?修身修心,想是得持之以恆、時刻自省的了吧。
凝詩的《海岸線》,筆者仍決定將二篇並列,雖然提及較喜歡第二篇,但不表示第一篇寫的便未出佳句,「我登峰/捕捉那一份溫柔」、「我下海/徜徉在湛藍夢裡/享受一刻閒情」與「天邊的海岸線上 我們相遇/輕柔的吻 悄悄/乘著風 送進了心房」這幾句就很讓我震撼,為那刻體驗到捕捉到“溫柔”的細膩,也為那“徜徉在藍夢裡”的舒逸,為那“一刻的閒情”,還有相遇輕柔的“吻”,一切似乎真“悄然乘著風”,默契的“送進了心房”。《登峰》一篇,「是巨人掉落的種子/伸出藤蔓 延展/倚靠著雙臂 攀爬/眼中 沒有終點/只有努力」,這顆巨人掉落的種子,有無盡的生命力,就彷彿呼應下句“伸出的藤蔓”,意象又即刻再接連聯想成“倚靠著雙臂”,那時好像又在眼前回到山前,看疊起的遠山,卻像兄弟一般搭著肩,擁著默契,而登峰人,“沒有終點,只有努力”的堅持與毅力也讓筆者望著句子回味許久。另外這樣的下題,雖然不帶主詞,卻多了許多想像的空間,讀者可以自行想像詩裡的主人翁,而以“登峰”作收尾,含蓄未直接以“登峰”二字完結,而是在倒數二段末以「那一個登峰的日子/就要來臨」稍微提示,這也頗見巧思的。
Seaside的《山海戀》「風兒替我輕訴/將我的思念寄予海的那頭」、「在夜深前/我允諾/一生一世望著你」與「我請風兒代替我/漫步在沙灘上」也是很美很溫柔的心事呢。至於泊樓《【玉山】-王清霜漆畫作品》的詩體,又是不同的特例,不是近體詩,卻蘊有《楚辭》的美感,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在泊樓這篇詩心裡,又又這樣的觸動,這短短四句八小節,深具和緩的節奏調性,可以極通順地誦讀,有登山的美,亦又在峰頂眺望似的氣概,除了符合玉山含蓄卻宏闊的氣韻外,似乎又清楚描勒出玉山鮮明的主體一般,甚至在工整的其中,讀賞出、蒸餾出蘊涵千言萬語的精華,加上王清霜漆畫作品所砌出的畫境風情,聆風眺遠似乎很是靜謐卻非那樣遙遠的享受。
琉璃的《大屯山》這篇詩篇則有帶出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初衷。「雲霧籠罩/每朵雲霧都是一種心情/每種心情都是一首詩」正有“採菊東籬下”的應和感。「與遙遙相對的觀音/靜靜守著/一首首詩的跫音」則有“悠然見南山”的應和感。由朵朵雲霧到詩的聯想,再從守護又彷彿看到山的靜謐,當人不過是採菊東籬時,抬眼便見南山一直陪伴,這樣的滿足是如何強烈呢。“一直在,一直恆定,守著的,卻似乎總已很多很多”,“有時喜歡在山前,便是因為一種不棄不離的陪伴吧。”這是我對本篇的小語。很喜歡。
景翔的《細數山頭的日子》「那些風和雨/緣此 化為點滴滋潤」,至今讀來仍深受感動,足見這篇具“耐讀”之特性,似乎一杯茶,一盅酒,便是最適合這篇詩的了。「群山相錯/錯別出一道道/山路花徑」這裡接連著的“錯”字,疊出衝擊心理的交流感,彷彿一瞬間便與讀者有了溝通的橋樑,而「城市於此有了花園」給筆者帶來的卻有無力與挫敗感,對於一定的城市化,自己的力量實在微薄,根本未能改變些什麼,變化就已經變化。閱讀本篇很輕易得隨詩人的字句,體會“那段日子”的點滴,並且傾聽關於一段追尋的回憶故事,佐一杯茶一盅酒,看世事起伏跌宕,萬般滋味在心頭。
jong的《塔塔加鞍部》除了有獨覽百岳,與眺望峻嶺的開闊感,「仰望夫妻樹人雙對」與「塔塔加訪客喬扮仙」,也都讓我細品許久,“夫妻”與“仙”,百岳與峻嶺,其實“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而仙卻僅是路人訪客,而訪客,有時也挺讓人無言,一個未留心便將神木燒了中空,偶而還留下個“到此一遊”,真作“仙”?倒讓我有些無奈,或許這樣想,也是不錯的吧,畢竟有時詩意也是種調和劑呢。筆者偏愛詩裡的結尾句「呃 峰巔人顛」,這句十分有意思。
斷章的《帽子山戀》我很喜歡首段形容:「腦袋如同沙漏」。「記憶像鑽石閃亮似乎又遙遠」、「帽子裡裝滿汗水與笑聲」、「迷失是意識戀情」這幾句都頗有想像餘裕,「起飛的翅膀/看不見城市的模樣」也啟發人有“為什麼看不見模樣”的深度探索動機。最喜「帽子裡裝滿汗水與笑聲」,誰道“不識盧山真面目”?這便是了。
別說的《戀戀太平山》,八成是本週最為“陽光”的詩意識了。「將心擱淺仁澤的夢境」這第一篇小詩“仁澤”用得很獨特,除了本意地名,諧意仁心大澤也給人陽光的感覺。「倒映著蒼穹千萬里/萬里了無雲」這“萬里無雲”,不正是陽光普照的淋漓感嗎?「編織了一片記憶,很陽光」嗯,這是這樣的感覺了。
亦文的《太平山旅》,雖與別說選了同一地點,但感覺卻全然不同,亦文點出了「感覺卻裝不進記憶卡/親臨的腳步最能收藏」,所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翠峰湖把他們照起來了」這句的“把他們照起來了”的“照”字,用得真好。「翌日晨曦剛走/雲鋪成海/白浪捲下太平山的面紗」這也是很鮮脫的想像呢,喜歡。
千朔的《入夜山嵐》,選了雪霸為背景,「樹蛙夜半驚醒,渴得/飲下一整座黑,的嘿」這二句真有意思,「海潮屬紅蓮科」、「捻於凡與聖之間的沈著」與「於是,躍動夜色的輕/ 以急於飛翔之眼/以極於涅槃之寂/臥成永恆睡態」等也都是美句呢。最後是山戎的《峰巒連結》,似乎通篇不只是“峰巒連結”的群山百岳感,那種情與情相繫的相依與依托感,更讓我感動,是兩千三百萬的血脈相連呢。「連結兩千三百萬的情感」、「我仰望妳的仰望」與「輕吻妳,輕吻我」這樣的密不可分,互依互靠的情誼,似乎更值得我們攜手珍惜,而從山戎筆下,我看到了這份攜手的珍惜,又如何不感動呢。
作個結論吧,總算將所有詩作完全細賞,希望這樣的心意,能讓大家更肯定自己的進步與努力,亦肯定能在這片園地交換心情,是真的有人如此珍惜著的,大家創寫,不就為了尋覓“知己”,而這園地,真的有人默默支持著每位好友的,請給自己更大更多的鼓勵,你們都很棒,只要先給自己肯定,次次磨礪,終有所成的。
希望大家喜歡我的分享,祈安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