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11-02 19:10:10| 人氣44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爸媽,這不公平part1 作者樊家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經濟學家常關心的議題之一是「跨世代的流動性」。其意是指,如果一個年輕人的教育和所得,很大程度是被父母的背景所決定,就意味著年輕人的潛能與天分將難以發揮,個人努力也難有成果。這當然是不好的現象,人們都希望所在的社會可以達到「機會均等」,讓天分跟努力都可以開花結果。所以大多數國家都致力於推動基礎教育普及化,發展中國家則致力於提高小孩的就學率。

    此外,許多經濟學家也發現,學齡前的培育對於孩童的發展有著不可取代的影響,因此父母如何在不同的孩子身上進行「投資」,以及如何分配「投資資源」,也會影響到世代之間的流動性,以及整個社會的所得不均度。因為學校教育最多只能影響到六歲以上的學齡兒童,學齡前孩童的待遇則操之在父母的手中。

    也就是說,家庭其實是決定整體社會分配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而父母選擇用何種方式「投資」小孩,就成為一個很重要的策略,有必要認真思考。

    一般而言,如果一對父母有兩個以上的小孩,這對父母就面臨了如何分配資源的問題,而父母擁有的資源主要是陪伴的時間、健康營養的照顧以及教育的花費等。

    如果父母是「結果均等」的信仰者,就會將資源導向天賦比較不好、身體比較不健康,或者發展比較遲緩的那個孩子身上。這樣的作法將會讓不同天賦的孩子最終的發展差距拉近,研究者稱為「補償策略」。

    父母的第二種策略是將資源集中在天賦比較好的孩子身上。這或者是出於偏好,因為父母比較喜愛成績優異的小孩;或者是出於「投資效率」的考量,因為父母會認為天賦比較好的小孩適合學習,在他們身上花費更多的心力比較「值得」。這種策略被稱為「強化策略」。

    耶魯大學的經濟學家Mark Rosenzweig和香港大學的經濟學家Junsen Zhang利用中國對於雙胞胎的調查資料來進行評估後,提出了一個支持強化策略的證據。他們發現中國的父母對出生體重比較重的孩子,會付出較多的教育花費。由於研究者已經普遍發現,出生體重對於小孩未來的教育程度與健康狀況都有顯著的影響,上述兩位教授的發現暗示了父母採用的是「強化策略」,而不是對較差的孩子進行補償。

    相反的,美國賓州大學的三位經濟學家,用美國的雙胞胎資料對這個議題進行了研究後,卻發現美國父母很在意子女間的所得差異,並且會將資源導向能力較差的子女身上。這個發現當然和「補償策略」是一致的,說明父母在對子女投資時,不是只注重「投資報酬率」而已。

台長: daisy
人氣(44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