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6-28 09:03:03| 人氣17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爸爸,你去哪兒?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言:

   三嫂的母親因肺炎住院,現已發出病危通知書。心力交瘁的她已無力照顧婆婆,於是我又開始了照顧母親之責。這幾年來,照顧老母之責任斷斷續續的在我生活中出現,且扮演著重要角色,讓我感觸良多也哀喜交替著。我從不覺得這是一件辛苦的差事,但確實可以感受到這件事與我生活的密切關係。

   昨天看到了『爸爸,你去哪兒?』一文,讀時感覺彷彿正訴說著我的心情,尤其是描寫老人失智一段,既貼切又令我感動,於是決定將其登出,願與知心者共享為人子者的心情與悲喜。


爸爸,你去哪兒? 作者郭強生

 

    想像你人生有五十年在過著一種服膺倫常的生活,然後那種生活隨著子女離巢成家、身體與記憶殘破而如李伯一場大夢,醒來後變成另一個時空。

    五年級的朋友現在一見面,談的多半都是年邁父母的照護。沒有真的走到這一天,眼看父母開始不能自理,而身旁又毫無幫手的,很難體會那一種無措。不想說辛苦二字,因為這是早有心理準備的事。僅管如此,還是會感到慌亂與無力。尤其當自己面臨時,才發現父親完全不是教科書上的老人,那種要把他當作幼兒般照料的說法根本不成立。

    老人當然不是幼兒,幼兒沒有經歷過人生,不懂得什麼叫挫敗與險惡,還沒機會發現他的慾望還可以有哪些對象。這些,也許老人不再記得來龍去脈,但在他們人格與情感面,埋下了多少如前世般隱約的密碼設定,我們永遠不會曉得。

    一位朋友說,他父親的性格改變了。我回答,你怎知以前你以為的性格才是正常?也許現在那個貪吃、暴躁、疑心病重的老人才是真正的他?老了,對於社會規範與監視加諸於身的警覺退化了,也不懂得隱藏了。有無可能他們這些行為始終在進行,只是一直沒被我們發現?

    家庭自然也屬於那個規範系統。我們只記得父母總是在要求我們修正而感覺不悅,但是絕大多數的父母被婚姻子女修正的程度,也許他們自己到後來都無感了。

    想像你人生有五十年在過著一種服膺倫常的生活,然後那種生活隨著子女離巢成家、身體與記憶殘破而如李伯一場大夢,醒來後變成另一個時空。被我們當作失智的父母,或許此時正在開始尋找拼湊,那個曾經存在過,卻修正到已經找不回來的原我。

    我甚至懷疑,老人會對社會契約化關係開始排斥,當人家的父母妻尪一輩子,畢竟會累。

    必須用這些話來說服自己。否則,仍認得我是誰的父親,為什麼會把我看作空氣一樣?

    隨著他的婚姻以配偶歿註銷,有好幾年父親一直過著不想與我有牽扯的自由生活,每周應酬似地與我吃頓飯,好像家庭也只是婚姻的附屬品,一種過渡期,並不獨立存在。後來跟朋友們聊起他們鰥夫的父親,這種情形還真不少。

    但我不得不說,在我出國念書之前的那個父親,跟我是非常親的。我幼年時,母親朝九晚五,大學任教的父親課不多,所以父子相處的時間更長。別的同學家裡來送傘送便當的是母親,我卻常是父親出現在教室外。晚年,他像是做出了某種決定般,開始與我疏遠。有朋友提出一種說法供我參考,父子間就是會有這種關係上的改變,看到成年後有了自己事業的兒子,既是感受到威脅,也會忌妒,因為兒子現在所有的,他都沒有了。

    而我還有另一種想法。

    女人結婚是為了想要有個家庭,而男人要的是配偶所以才同意成家。所以大多數鰥夫只要有機會,是不會放棄第二春的。寡母們則都覺得自己的家還在,就夠了。只是,我父親的第二春是一場被有夫之婦騙財的災難。還好這個陸配的老公還沒死,她身份證還沒到手,否則……

    我扛著一箱葡勝納,掏出鑰匙開了門,走進了父親在母親死後已宣誓獨立的領土。印傭看護與他皆在午睡。我呆立在靜悄悄的客廳,突然感受到,母親在這個地方已經完全沒有痕跡了。

 

台長: daisy
人氣(171)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thgf
<a href='http://www.legalizationrapid.pw/233.html '>vivienne westwood小牛皮短夾</a>
<a href='http://www.legalizationrapid.pw/234.html '>vivienne westwood 小羊皮皮夾</a>
2014-06-29 10:42:4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