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9-27 09:36:52| 人氣1,458|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心靈自由之路:part1談知識及學習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歡迎各位進入心理學的殿堂,從這一篇開始,我們正式進入心靈學習之路。不過在開始之前,我想要跟各位先談一下我的想法。

    從寫了「花是美麗的」之後,我看到朋友們表達出殷切期盼之心,這種對知識的渴望及對文章的期盼,對我來說既是鼓勵也是鞭策,所以正式下筆之前我反而感到一些焦慮,更有種任重而道遠的使命感。因為我知道在我將一個想法散播出來之後,它傳遞的將不僅僅是知識而已,影響的更會是許許多多的人。所以我有了壓力,也開始了一段思索的路程。

    老實說,這一程思索其實是非常困難的,一開始我甚至連標題都想不到,所以我找不到寫作的方向。其實我大可以將書本上的八大理論直接複印出來就好,但這個作法雖簡單,卻不見得對一般人有幫助。

    所有的心理治療及理論的建立都是為了達成三個目的:其一,幫助人類在思考上有所不同,也就是改變我們的認知;其二,使人類在行為上作出改變,也就是作出承諾,真實面對自己問題並付諸行動;其三,正確處理情緒,也就是教導學習辨識情緒、發洩情緒及導引深層壓抑以徹底解放累積的情緒。

    學習,只是走向心靈自由之路的一小步。有的人間接透過符號而學習,有些人則是靠本身經驗直接學習。但這世上不公平的地方是:聰明的人常常能舉一反三,快速的學習大量知識,有些人卻可能受限許多問題,例如情緒困擾或智識程度,無法快速體會文章內容。

    我覺得雖然我有心散播心理知識,但我的努力若無法讓讀者能深刻體會,我的文字將只是一種膚淺的存在,畢竟所有知識都是為了供我們學習成長,若有人認真讀完了我的文章卻甚麼都沒學會,那麼我的文字對他來說也只是垃圾而已。所以我思索的第一個方向是:要如何將艱澀理論化成淺顯文字,好讓讀者們能輕易讀懂並能從文章中受益。

    其二:我思索的是知識這東西。每個人心靈的成長,其實都是心靈上對知識的一種「正、反、合」的過程。學習本身就是一種不斷進化的過程,透過不斷的知識學習,我們的心靈會反覆辯證、質疑著,只有這樣我們的心靈才能不斷成長。若我們的心靈過於僵化、固執,則成長終將受限,行為也必固執僵化。

    我的朋友是一個非常傳統及嚴謹的人,我在他的眼裡常常看到自己的缺點及觀念的不同:開心時在火車情不自禁輕聲唱歌會干擾到別人、在廟裡拜拜不應乞求而應感恩、甚至於拿零錢給店員時,將錢放在桌上產生聲音太大在他來看都是不應該的….我在思考這些事情時,問自己的是:這些指責正確嗎?我錯了嗎?如果我真的開心,那麼我情不自禁輕聲唱歌一下,有何不可?我又不是一直很大聲的騷擾著別人。每個人到廟裡不正是因為有所求嗎?否則每間廟又何必標榜著:有求必應。一堆零錢不就是會發出聲音嗎?

    對我而言,規矩是重要的,但也是可以反覆質疑思考的。這是我的思考模式,也是我學習的方式。

    其次,知識是有用的,但我們對知識若一直深信不疑,不知分辨「有用」和「傳達真相」不同,或者對知識只停留在一知半解上,則知識也是危險的。例如住我樓上的鄰居,仗著自己懂得一點法律知識,不但試圖利用法學知識圖利自己,甚至對我以法相逼,就是知法玩法,濫用知識的最佳例子。

    所有的學問、理論,例如哲學、心理學、宗教等,擴而言之,都可稱之為知識。但所有的知識都有一個盲點,就是受限在他的有限性上,這種盲點─只能傳達相對、階段性的真相,最終將迫使我們不斷的受挫與學習。這正是學習與知識的有趣關係,我們因知識而成長,也因它的有限性而不斷被迫學習成長。

    我記得自己在面對車位這場官司時,一開始的心情是焦慮不安且極度憤怒的…為什麼?因為我非常氣憤於樓上鄰居所帶給我的不公不義,此外因為我完全不懂法律這門學問,內心因此焦慮不安。但一年匆匆過去了,如今我面對這場官司的心境卻已全然不同,我的心不再感到焦慮,甚至因為自己可以有機會學習成長而高興。仔細想想,因為這場官司,我得以接觸學習另一種知識,甚至可以將過程中所學習到的一切分享出來,這些不都是我的收穫。

    所以我想要提醒大家的是:要認清知識是有限的,學習之路卻是無限的。通常一種學問或知識,當他們對我們有用時,我們會習慣於將它的功能無限放大,到頭來反而忘記了它們不過就是指引人生方向的一種方法而已。古人云:生也有涯、學也無涯;盡信書不如無書,心理學說到底也只是一種理論而已,而人生的學習卻是無止盡的。如果我們只願意學習一種知識或者只懂得將腦海中的知識放在一個固定地方卻不懂慎思明辨,最後也不過是讓自己變成知識的奴隸而已

    最後我想要分享莊子外物篇裡的一個例子:惠子謂莊子曰:『子言無用。』莊子曰:『知無用而始可與言用矣。天地非不廣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則廁足而墊之至黃泉,人尚有用乎?』惠子曰:『無用。』莊子曰:『然則無用之為用也亦明矣。』

    我們該用什麼樣的觀點去看待我們週遭的事物呢?若我們主觀的認定一件事「無用」,可是我們又要如何去確知它是否的確「無用」呢?莊子在此提供我們一個嶄新的思考方向。以一棵樹來作譬喻,一棵長的很直挺高大的樹,我們會認為這棵樹有許多用途,另一棵彎曲腐朽著軀幹,我們會認為它沒什麼用。但人的有用對樹來說卻是一種厄運,因為一棵樹若生長的很結實,正好可以拿來做斧頭的木柄,砍更多的樹。所以有用無用的差別在選用的角度,不在事物本身。

    學問之用大矣!但我們要如何來辨別善用它的功能呢?說到底還是要靠每個人自己的選擇。懂得善用知識,則每種知識都是活知識,這就是智慧的開端。

    朋友的父親是養鵝人家。為了保存飼料,不被野鳥偷食,他設計了一個工具,可以輕易將飼料打開收起,但工具雖小,卻妙用無窮,這就是生活的智慧。他不需法律或心理學知識,卻能活得輕鬆自在,這樣子的人生有何不好?誰說學習僅能限於靠讀書、只有心理學這門知識是有效的。知識及學習,只是走向心靈自由之路的一小步。人生道路很寬廣,所以要懂得隨時睜大眼睛。記得,心靈自由之路就藏在那裡面。

   

台長: daisy
人氣(1,458)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yulin
好!
2012-10-02 02:16:33
yulin
不過,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希望這樣可以減少你傳授知識的壓力 ^^
2012-10-02 03:35:39
daisy
yulin
謝謝你的佳句 你真是用心良苦啊 樹人工作 任重而道遠 回頭自省 常會發現自己的無知及淺顯 惶恐啊 最近在看大秦帝國談縱橫一戲 將劇情與維基百科對照 才發現原來蘇秦及張儀根本不是同一時代人 從課本學來放在心中一輩子的觀念 到頭來卻是錯的 人是多麼的無知啊 思來怎能不感慨良多 唉 daisy
2012-10-02 10:11:4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