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觸歌舞劇,是看了蔡琴主演的『落跑天使』,對於『天使』這個名詞很敏感的我,在我阿姨的邀請下,接觸了這一部歌舞劇,也真正體會了所謂的享受生活。
音樂劇的起源,據說是在1866年的紐約,一場無名大火燒掉了某法國芭蕾舞團的演出場地,為了讓演出繼續,他們與一個當時被認為劇情薄弱、沒有觀眾的鬧劇《黑魔師》商量,讓兩套表演合併、穿插在一個舞台進行。沒想到1866年9月12日首演之後,竟得到觀眾的喜愛,連演了475場之多。這種結合了戲劇、音樂、舞蹈的表演形式──音樂劇,就從那天開始。
《資料來源:http://www.godot.org.tw/news/040929/040929.htm》
這齣歌舞劇以戴安娜﹝蔡琴飾﹞小時後的孤兒院生活為開場,用短片撥放,接下來就是戴安娜用歌聲震撼了全場,戴安娜是澳門月光夜總會的歌女,她在台上的感覺使我彷彿真的置身於夜總會中,接著有一對新人在夜總會結婚,還發生了槍擊事件,讓戴安娜感到很大的震撼‧‧‧
戴安娜想要轉行,遠離這個可怕的地方‧‧‧沒想到卻因此目睹了一樁殺人血案,?了活命,戴安娜終於同意接受警方的安排,願意在台灣北部的修道院當修女藏身,也因此在修道院認識了許多姊妹,又受到了一個實習修女﹝江美琪飾﹞的影響,漸漸的接受了修道院的生活,雖然戴安娜新潮的作風常將修道院搞的天翻地覆,也因此常與院長﹝金燕玲飾﹞發生衝突,然而,一次意外,戴安娜成為修道院唱詩班的指揮,修道院的唱師班就在這位假扮修女的指揮領導下有了嶄新的面貌‧‧‧
幾次的新聞宣傳之後,黑道老大便發現了戴安娜藏身台灣,於是,就在要?教宗獻唱的前夕,戴安娜接到警方通知,說是黑道已經知道她的藏身處,然而,黛安娜這時已經不在乎自己的安危了,她只在乎她的姊妹們,還有答應過她們的事情,她們要一起?教宗獻唱,一起度過這個難關‧‧‧
沒想到,不久之後黑道便找到了戴安娜,從修道院將戴安娜強行押回澳門,修女們為了救戴安娜,在沒有經費的情況下,用盡辦法說服機長讓她們上機飛到澳門,在澳門的賭場裡,終於救出了戴安娜,而此時的戴安娜也已經是位虔誠的教徒了。最後戴安娜和院長終於彼此諒解,給修道院帶來了新的氣象‧‧‧就在歹徒被制服之後,院長回到修道院,戴安娜也嫁給了她今生的最愛。
看完這一齣之後,竟讓我在無意間愛上了所謂的歌舞劇,一齣歌舞劇的價值,並不是搞笑完就算了,而是像這部落跑天使一樣,不僅是溫暖了人心,讓人能夠思索更多的事物,也讓人能夠由衷的感動。這齣歌舞劇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修女們和黛安娜的相處,從一開始根本是完全不同世界的人,一直到彼此能夠互相明白、互相體會,修女們用真心改變黛安娜,黛安娜也用真心回報她們,不只是喜劇而已,更有一種扣人心弦的感動。當這齣戲表演完,台下的安可聲不斷,她們也再度為我們熱情高歌,帶來的不只是全場的響應和歡呼,還有滿是感動的真心。
在歌舞劇之後,我又受了阿姨的影響,再度接觸了相聲。而我看的正是剛在台中表演完的『這一夜,Women說相聲』。相聲和舞台劇的不同,是因為舞台劇是台上與台下的互動,而相聲卻是用聲音來表達他們想要傳達的訊息。
一直以來,我們都是聽男生說相聲,這一次,表坊嘗試新元素,讓女生來說相聲,企圖顛覆大家對相聲的既定印象。
其實,自有相聲以來,就沒有規定「只准男生,不准女生」的表演限制,反而是大環境的習俗--「女人在國家社會裡是不准有聲音,不准有社會地位」的迷思,產生了這樣不成文的限制。因此,相聲(或是大部分的傳統曲藝)多半都是男人演出。後來,這樣的情形也得到了突破,畢竟許多曲藝,如:河南墜子、京韻大鼓等,由女人演出,咬字、聲韻確實會比較好聽,而且討喜。但是,有趣的是曲藝界出了許多有名的單弦、京韻大鼓、河南墜子的女性演員,偏偏就沒有一個女相聲演員。
在這一次的相聲裡,為了強調女人也是自古以來說相聲的專家,表坊也很取巧的替女人說相聲下了一個註解,那就是「罵街」。藉由「潑婦罵街」的形象點出這個專屬女人的特權,是男人無法逾越的,就好像過去的相聲一直是女人無法上台參與的反諷。
當然,利用「女人罵街」的方式,來代替女人說相聲的立意多少有點戲謔,不過,經過三位演員的巧口與包裝下,罵街倒成了合情合理的行為了。
戲分上下半場,上半場幾乎全是周老奶奶的人物自傳故事,十分精彩洗鍊;下半場是三位演員目前的處境所發展出來的獨角戲與雙人脫口秀,比較重視個人特色。內容都掌握到女人關心的話題與氛圍,儼然是一齣專門給女人看的戲。
戲是以某直銷年度晚會作包裝,兩位主持人(蕭艾以及鄧程惠)是該公司年度的藍鑽、紅寶級營業員,他們在一段直銷OPP式的激勵話題與開場後,邀請重量級人物出場講相聲,也就是周老奶奶。結果,一如表坊「相聲」系列的傳統,周老奶奶沒出現,倒是他孫女(方芳飾)出場說明,奶奶剛過世,生前請她代替說「相聲」。所以上半場就說明了周奶奶為何被誤會成女相聲大師,顛倒是因為「罵街」功夫太厲害,大家爭相目睹,甚至每天報到聽她罵街,造成萬人空巷的景況。
下半場一開始,是方芳個人獨角戲。散文一般的敘述自身的感情與人生,戲劇張力很大,感染力也很強,充分看到方芳另一面精彩的演出,說不上是單口相聲,倒像是內心獨白的戲碼。
後面的「戀愛病」十分狂想,把戀愛當作是一種病態,頗有黃舒駿「戀愛症候群」歌詞的味道,但內容更犀利,尤其是曲解流行情歌的部分,更是記憶深刻。雖然這樣的歪講歪唱是常見的相聲表現方式,但這裡突然來這一招,的確效果十足。
最後的「瓶中信」,回到周奶奶的故事,而且內容十分深沉,是最發人省思的一段。它反映了傳統女人在過去的悲哀與無奈,以及獨自發展出屬於女人的文字與祕密。這樣的密碼或符號,讓我很著迷,甚至還一度相信這樣的「女書」是存在的,就像神秘又美麗的巴東文字圖騰。
看完這次的相聲,讓我對台灣本土的創作劇有了深刻的印象,也因此對這些創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可以藉著這個機會認識台灣的文化,也讓我對這種創作劇產生了不少興趣,雖然一張上千元的門票讓我覺得很心痛,卻也覺得很值得,沒有白白的花了一筆錢看完就算了,收穫算是頗多的。
文明使魚2005
文章定位:
人氣(35) | 回應(1)|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