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瀏覽網路新聞時看到這麼一則消息【國人快樂分數 逾35%打5分】,原來是經建會首度委託調查「國人快樂分數」,發現若以十分為滿分,有超過三成五的民眾給自己打五分,表示不夠快樂,而有百分之五的民眾給了零分,認為自己生活「非常不快樂」;不過,也有一成左右的人,自認生活「非常快樂」。在感到不快樂的原因中,主要是對個人未來經濟狀況感到憂慮,及對未來一年的台灣不盡樂觀。這則新聞還說,整體而言,國內民眾現階段的快樂分數平均為六點零八分,雖然略偏為正面,但相較於國外調查動輒八、九分的成績,國人生活的「快樂度」仍有待提升。
這讓我想到前一陣子看的一本書《快樂經濟學》(英文書名:Happiness,經濟新潮社出版),這本書挺妙!乍看之下先覺得奇怪,快樂怎麼跟經濟學扯上關係呢?仔細看才發現,這本書書名以經濟學為題,作者也是經濟學家,但卻用不同於傳統經濟學的角度來解析快樂。例如:經濟學告訴我們成本與效益,告訴我們買什麼與怎麼買最划算,但卻忘了告訴我們為什麼而買(經濟學是用需求與供給來解釋吧!?),還有我真的需要買嗎?買了以後真的會快樂嗎?
作者在書中提出有七個讓人們快樂的關鍵因素:家庭關係、財務狀況、工作、社區和朋友、健康、個人自由以及個人的價值觀,每一個因素都有滿合理的理由,由此也可見,不光只有自己的經濟狀況富裕,就能得到快樂,每一個因素,對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意義。
我特別想提出書中作者談到的一個觀點,就是「社會比較」可能是讓我們不快樂的來源之一。怎麼說呢?先看下面這個圖……
上面這個圖是心理學中談到視錯覺的圖像,猜猜看,中間的兩條直線,哪一條比較長呢?
可能有人會猜右邊那條吧。其實兩條是一樣長的,只是因為視覺上受到上下方兩條斜線的影響,使直線與斜線之間的空隙不一,因此使得我們會誤以為右邊的線比較長。作者運用這個圖,說明當我們在做判斷時,往往一件相同的事情卻因為比較的標準提高了,而扭曲我們對事情的判斷,美好的感覺或經驗也不那麼美好了,快樂的感覺也不那麼容易滿足了;就好像圖中的線一樣,明明是一樣長,卻因為右邊的空間比較狹小(比較的標準比較低)而感覺比較長,相反的,左邊因為距離斜線的空間還很遠(比較的標準比較高),因此相形之下似乎就短了一些。
社會比較的確是造成我們相互比較、失望、不滿足的因素之一,舉凡比較社會地位、工作、成家立業等等,都是經由與參照團體比較過後來判斷的。這種現象在媒體發達的社會中,更容易顯見:貴婦競相買名牌、婚宴中新娘行頭有多少、金鐘獎女星身上珠寶金額比一比……,這些超級比一比在媒體的強大力量下,更是充分展現人們慾望無窮的潛力啊!
我贊同這本書作者的觀點,雖然社會比較是我們作判斷或是認識自己的來源之一,但是一味的向上比較是一個不健康的比較心理,古人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其實,想清楚自己究竟要得是什麼?要比我們不斷的去抓取些什麼要重要得多;想要獲得快樂,也得先清楚究竟什麼是自己所定義的快樂,否則,再多的「國人快樂分數」數據,其數字的意義也是枉然。
後記一:寫完這篇文章我突然想到之前隨手收的一篇新聞:
根據數據顯示,在全國約720萬戶家庭中,前百分之十的高所得家庭,去年平均有高達210萬的進帳,其平均月收入大概是中華民國的部長級水準;收入最低的百分之十低所得家庭,去年全年平均總收入卻只有5萬8000元左右,也就是說平均月收入不到新台幣5000元。
「富者愈富、貧者愈貧」,顯然是日漸富裕的台灣社會已經面對的嚴重問題了。一個月5000元對一般的上班族而言,可能是一次刷卡就可能花費的金額,根本不算什麼,可是對於低所得家庭而言,5000元卻可能是他們一個月、甚至更久的生活費用。寫到這裡,叫人怎麼能不心酸?
後記二:又試想,如果把富有的人將身上那一點點的小錢(如5000元好了)給貧窮的人,對於富人而言的小錢,卻成為窮人的大錢,富有人如果能因此而獲得一些與人分享的快樂,又真正能夠帶給窮人物質上與心理上的快樂,那麼,平均的快樂值就會提高了,這不正是讓一個社會保持高快樂指數的方法之一嗎?
照片一:在朱銘博物館拍的小蜘蛛照,快樂或許就像他一樣,認真專注的吐著絲結著網吧?
圖片二:出自快樂經濟學書中。
圖片三:快樂經濟學書影。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