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4-25 08:00:00| 人氣51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教改,叫誰改? 謝宇程 at TEDxNTNU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教改,叫誰改? 謝宇程 at TEDxNTNU


從小相信「先把名次考高,選什麼以後再說」的高材生謝宇程,在台大花了4年時間,才找
­到自己的最愛。「若在埋頭讀書和考試之外,多花些時間了解自己、了解世界、了解各科系­的所學內容,應該可以少走些冤枉路。」透過參加社團、打工、聽講座等方式,可以認識社­會、世界,並更瞭解自己,在選擇前做好準備。關鍵時刻不要盲目聽從主流選擇,或是「哪­個產業最賺錢」,才能做「自己的教育部長」。

台長: 不肖學徒

阿楨
教改本質:邏輯邪53/66

台灣教改運動的人本本質會變質為國本,其因如同台灣的其它民間社會運動、都與反國府運動共犯之外,如屍哲所戲論、教育本質上就是意識形態國家機器:

  台灣教改在反國府壟斷教育、升學主義及浪漫人文主義弊病等因素下,由史英的森林小學和人本教育首先發動。與反國府運動共犯結果雖造就了人本教育的教改風潮,但教改也被李政權收編、與民間社會運動等共同支撐著李陳政權的權威。
  台灣教改運動雖與其他社會運動均具有泛政治性的反國府特質,但由於教育--不論源自中國傳統的儒家科舉或延自西方十九世紀以來的國家教育體制--均具有位居意識形態國家機器和社會黨國化機制之首位的屬性,於是自大陸民國時代建立起來為重振中國民族文化自尊和救國救民的國府教育體制,在屬性上與國府構成實體性關係。這種教育雖有效地達到黨國化、重振、救國和發展經社的目的,但主因於升學主義的種種教育弊病,卻提供了教改運動者外在客觀的不滿氛圍。
  批評黨化教育者的重心在將黨化教育與政治統治、中國民族文化等結合起來,而疏於分析國府教育體制的外在客觀的時代背景和內在的教育理路。國府教育體制的目的是為解決清末以來中華民族文化沈淪、追求中國統一、及建設國家,在達成這些目的時不可避免地存在矯枉過正的沙文主義或政治意識形態。
  由西洋教育史的發展可知,從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西方各國從德俄到法意英美,不論基於國家發展或擺脫傳統教育體制,均大力推行國家教育。西方如此,受西方壓迫的後進國為擺脫外來殖民帝國、內部傳統封建及反叛勢力等的阻力,當然更會推動「黨國教育」。
  由歷史經驗可知,後進國如戰前的德日蘇或戰後的中共南韓新加坡等,甚至民主自由化身的美國也將教育當成資本主義的政治意識形態及社會化之工具。即使李陳政權的教育體制亦然(到杜正勝當教育部長時乾脆不務正業,不辦教改專事台獨教育)。
  他們的共通處是教育做為一最重要的意識形態國家機器,它不可避免地會成為執行統治者(不論有意或無意)建立國家及民族文化意識的工具,至於操用工具時的嚴酷或和緩程度,取決於其外在環境挑戰及內在所想達成目的之難易。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9032527
2014-07-26 07:39:20
版主回應
謝謝您的意見
2014-07-26 19:38:2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