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氏源流:周以國為姓,出於后稷。居住在河南的是周赧王的後代,居住在汝南的是周平王的後代。竹北新社周氏的祖先原本是光州固始人,固始這個地方是古代汝南的屬地,所以是汝南的苗裔。
二、轉徙福建:唐朝末年僖宗廣明年間,黃巢之亂正盛,世居光州固始的石麟公(諱從雅,或云崇雅,又稱梅林翁,光州固始人,宋朝的朝議大夫)與王潮兄弟互相結納,曾在梅林山興築木柵,來抵禦寇敵,保護鄉里。加以石麟公料事如神,所以王潮兄弟便稱呼石麟公為「梅林獨識」。後來,王潮投靠閩觀察使陳巖,因此陳巖任命王潮為泉州刺史。石麟公乃於唐僖宗光啟三年(丁未,887)入閩依附王潮。
三、遷居莆田:石麟公從光州固始進入福建,先到泉州仙遊縣(興化府仙遊縣)的東鄉暫居,不久又從仙遊的東鄉遷居到莆陽清浦(興化府莆田縣)的北磨山。石麟公在此興建了一座大宅第,這個大宅第有廳堂也有長廊,要進入廳堂之前,一定要先走上一條長廊,所以當地人就稱呼石麟公的族人為「上廊周氏」。所以在前溪的周氏祠堂裡最早的神主牌位是「宋清浦開基始祖朝奉大夫石麟公 妣楊夫人」,此神主牌位所稱的「開基始祖」,就是說石麟公是周氏進入福建的開基始祖。
四、定居永春:永春古稱桃源。到了明朝傳至第九世遜公,人稱周官人,自莆陽清浦的北磨山遷移到永春的蓋福洋大坵頭。前溪周氏祠堂的神主為「明入永第一世始祖遜公 妣林孺人」。遜公有二子,長子子充公(名原福),於明成祖永樂初年間,由蓋福洋大坵頭遷居至前溪之象山,永春前溪象山之有周氏自此始,竹北新社周家是此派的後裔,樹勳派下在外媽祖邊的大厝後落,以「象峯堂」命名,就是紀念此事;次子福林公則轉徙於武榮(泉州府南安縣)之廿八督籬埔,又復遷徙后奢等處。
五、新社衍派:周氏渡海來台的時間,依據一張清光緒四年(戊寅,1878)的古文書〈同立合約字周東興〉,這張古文書有一小段文字記載著:「緣我等先人自乾隆、嘉慶年間,先後渡臺,聚處一方。」周東興是周氏在台家族的宗族組織,由此可知周氏族人是在乾隆、嘉慶年間渡海來台的,當時清政府對移居台灣的政策,已經准許攜帶家眷的大規模移民。所以知道周家並非一房一家同時渡海來台,而是各房族人陸陸續續先後來到竹塹,有的從新豐的紅毛港登陸,有的從竹塹的舊港登陸,暫居於貓兒錠、苦苓腳等地,輾轉遷徙後聚族定居於竹北新社,其後再輾轉遷徙各地。
六、周東興社:祖先來台後,為了祭祀法主公、祖先及濟助貧困族人,於道光初年,成立「周東興社」,取周家在東邊發展得以興盛之義。於是鳩資生息,集腋成裘,陸陸續續購置新社、舊社附近田產十餘處,年收租穀近兩百石,銀六十餘元,訂定每年正月十五日上元節,及七月廿三日法主公聖誕等日,聚集族人祭祖祀神;又族人有死喪者,每名給白銀四元;結餘之款項本欲建祠,惜因故未能達成。民國七十二年三月十日成立「祭祀公業周東興」,仍以紀念法主公及祭祀祖先為主要功能,並擇址於旗杆厝附近興建「周東興紀念館」,於民國九十四年十一月廿七日落成,完成祖先遺志。
七、探花家聲:周自超(1760--1813)生於竹北新社,早年隨父親讀書,因聰明穎悟,熟通經史,長於書法;又勇力過人,長於技擊。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鄉試中武舉;乾隆五十八年(1793)欽點一甲三名武探花,獲得功名後在新竹往北的大官道上,興建大厝,豎立旗杆,以彰顯功名,鄉人稱其地為「旗杆厝」。高中探花後,任乾隆皇帝侍衛,隨御駕到熱河,捕獲刺客,獲賜獨眼花翎,賞穿黃馬褂;嘉慶後帶領福建、廣東等地的水師,與叛賊蔡牽等作戰,屢獲戰功,官至廣東香山等處副將,虎門總兵官,建功殊偉。日治時期張純甫寫了一首詩〈過武探花周自超將軍故宅〉來追念他:不見旗杆周氏汪,茅廬空憶探花郎。臺疆科第誰能逮,海國人才武見長。還有龍蛇遺墨在,未曾猿鶴化時忘。西風落日紅毛驛,上下車中客尚忙。
藍植銓--本文懸掛於竹北新社周氏宗祠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