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7-11 22:14:43| 人氣16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世界競爭不會等待台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4-7-11 06:15|發佈者: want-daily

兩岸簽訂《服務貿易協議》以來,朝野對台灣應優先進入大陸市場以壯大自己,或應繞過大陸市場,避免被大陸掏空併吞產生重大爭議,至今已逾一年仍未能建立共識,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進程基本上已經停滯。但世界各國為了自身的經貿利益,無不使出渾身解數與中國大陸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近日德國總理梅克爾訪問中國大陸,會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國家主席習近平,強化中德經貿關係;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南韓時,達成中韓年底前完成FTA,並聯手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共識。

歐洲各國元首紛紛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互訪強化金融與經貿關係,中方已提供德、英、法取得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額度,並廣設人民幣清算行,讓歐洲成為第2大人民幣離岸市場,並使人民幣國際化再跨出大步。今年3月習近平在荷蘭會見英國首相卡梅倫後,一向對中國大陸不友好的英國,主動同意支持中國大陸早日簽署歐中投資協定,並承諾願在歐中自貿協定簽訂過程中發揮積極角色。6月間李克強訪問英國,打破外交慣例與英國女王會見,顯見英國拉攏中國相當明顯,這都是因為中國大陸的經貿實力,讓各國認為與中國大陸交往能獲得國家利益。

台灣若未能跟上自由貿易協定之趨勢,將會因「貿易轉移效應」(trade diversion effect)而受到傷害。過去幾十年,全球已有超過380個FTA生效。但台灣只有7個,其中5個是與中南美洲邦交小國簽的,加起來不到台灣貿易額的0.2﹪,不具實質意義。特別是我們的經貿競爭對手南韓已生效的FTA,涵蓋的貿易量占南韓總貿易量38﹪,台灣只有8.8﹪;南韓加上洽簽中的FTA之後,更會攀升至73﹪,但台灣把ECFA所有後續談完也才33.3﹪,遠遠落後南韓。

當各國因FTA進入幾乎全面免關稅時代,台灣卻仍要付5﹪以上不等關稅,將使買家轉移購買簽署國之產品,對台灣出口產生重大衝擊。台灣近年來出口出現危機,除了世界景氣問題,出口關稅是重要關鍵。由於從其他自由貿易協定簽署國進口競爭加劇,將使台灣出口失去了未簽署自貿協定之市場。

近期南韓成功完成一系列與台灣競爭對手的自由貿易協定,如南韓與歐盟和美國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使南韓產品進入這兩大市場所有的關稅將變為零。這意味著,南韓出口到歐盟和美國的服裝,液晶電視和自行車零關稅,但這些台灣出口商品則要面對百分之12、14和15的關稅。

參與自由貿易協定也將進一步增加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台灣。全面的自由貿易協定,包括承諾開放的投資限制,其中包括投資保護規則。這種協定將導致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資進入台灣。將使台灣銀行和保險提供的服務行業獲得更多商機。但因為台灣簽署FTA尚少以致除了出口減少,台灣近幾年外資投資金額大減,與無法加入FTA也有關係。

世界經貿競爭不會因台灣內耗而停止。經貿是一國生存之命脈,對一海島型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經貿之重要性更甚於他國。台灣今天所面臨的經貿競爭危機乃出於國內缺乏共識,再加上大環境低迷不振,競爭力逐日流失。

大陸海協會長陳德銘最近表示,台灣可思考先讓服貿通過,執行中有問題,可透過相關機制暫停、並進一步解決。至於貨貿能否比服貿先通過其實在台灣,我們深表同意。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已體認兩岸合作交流的必要性與重要性,企盼蔡主席帶領民進黨,支持《兩岸服貿協議》審查進入立法程序,讓《兩岸服貿協議》、《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等攸關兩岸關係制度化的法案,能在立法院審查過關,完成ECFA之法制化,才能獲得其他經貿夥伴之認同,讓台灣加入涵蓋我國主要出口國市場的RECP與TPP,台灣才不會在世界經貿競爭中缺席。



Read more: http://www.want-daily.com/portal.php?mod=view&aid=119226#ixzz37AYUw3as

台長: 吉立
人氣(16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論壇 |
此分類下一篇:憂中韓FTA 心急不如急追
此分類上一篇:太陽花學運陷入進退兩難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