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3-21 10:39:01| 人氣10,08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三次受邀為英國女王畫像的“保守”畫家陳衍寧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三次受邀為英國女王畫像的“保守”畫家陳衍寧

三次受邀為英國女王畫像的“保守”畫家--陳衍寧:樸素也驚人

一向以傳統文化自負的英國人,卻熱烈地讚美著一個來自東方的油畫家,半年間請求他繪像的名單排至40多位。

作為美國肖像畫中心的專屬畫家,陳衍寧已接受過美國、英國及其他國家許多傑出人物的委託繪製肖像。聲名顯赫的維珍大西洋航空公司總裁Richard Branson和國際流行化妝品連鎖店Body Shop女老闆Anita Roddick以及加里福尼亞州州長威爾遜都選擇​​陳衍寧為他們造像;曾三進白金漢宮為英國女王夫菲力浦親王造像後,後又應邀赴白金漢宮為英國女王繪像。

陳衍寧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布面油畫203×117cm 1999年

1987年,美國人在紐約第一次看到了來自中國的油畫作品,在《中國當代油畫展》那幅巨型的宣傳海報上,印著的是陳衍寧的《母與子》,美國藝術雜誌“SUNSTORM ”亦選它作為同期舉行的紐約世界藝術博覽會專刊的封面並作介紹……畫面中那個質樸的山村母親,懷抱幼兒,愛憐流溢,在抱滿一懷的幸福中自覺擁有了全世界。畫家以刀代筆,在畫布上恣意刮塗推拉,以寫實的造型及充滿幻彩的趣味,表現那來自一脈血緣的原始喜悅。

畫展成功,美國商人在曼哈頓市中心辦起了赫夫納畫廊,專門經管中國油畫,掀起一陣中國油畫熱。

告別鬧市的繁華,重回寧靜的校園的陳衍寧正忙於準備在紐約舉行的個人畫展。陳太太偶然在一次義賣中,得到一把檀香扇,它喚起了陳衍寧無數童年的回憶,激發了他創作懷鄉題材作品的靈感。陳衍寧開始創作「檀香扇系列」。“檀香扇”一畫以大片黑背把黑髮黑衣虛化,再將少女的臉、手和扇實之,少女手中的檀香扇,薄如蟬翼,剔透玲瓏,畫家把無限對稱的重覆線條寓含在一個精雕細縷的半圓裡,形成一種東方的節奏,這種大虛大實的對比,造成一種色彩、視覺的張力。當英國商界名人Anita在曼哈頓參觀陳衍寧的個人畫展時,對此畫一見傾心,臨赴機場前的5分鐘,她一口氣買下陳衍寧的3張作品帶回英國,同時也把陳衍寧的魅力帶到倫敦。

1990年,陳衍寧榮獲英國肖像畫比賽大獎,全因阿妮坦送去陳衍寧的《檀香扇》參賽。按照規定,得獎者要為英國當代傑出女性造像,陳於是赴倫敦為英國著名歌劇歌唱家蘇珊造像,完成後正欲回美,卻接到通知說另一傑出女性對原指定的另一得獎畫家所畫的肖像不滿意,指名要求陳衍寧為她趕繪另一幅肖像,她就是英國大名鼎鼎的女演員珍妮.阿絲(Jane Asher)。一人為兩個傑出名人作畫,並同時發表在英國“時尚”(VOGUE)雜誌上,陳衍寧自然成為了這次大賽的焦點,名字一剎那傳遍倫敦的藝術圈和社交界,且一發不可收拾,盛名直播英皇宮,英女皇及其王夫也指名道姓請陳進宮造像。在美國和英國肖像畫界取得的巨大成功,使陳衍寧畫得越來越自信,越來越自由。

陳衍寧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肖像

當陳衍寧的肖像畫在歐美贏得盛譽的時候,人們在他的畫作中感受到一種潛在的詩情畫意。那藏在氣質裡、含在品味中、映在意像間的東方神韻,顯然來自他中國傳統的藝術修養。

漁港新醫

作者:陳衍寧

材質:畫布油彩

規格:138×98.3cm

創作年代:1973年

收藏:中國美術館

陳衍寧1945年生於廣州市。1965年廣州美院油畫系畢業後,到廣東省文藝創作室工作。1978年調入廣東畫院從事專業創作。1986年赴美留學,1988年由美國奧克拉荷馬市立大學藝術系畢業後留校任教。此畫原名《阿芳醫生》,參加1974年全國美展時改名為《漁港新醫》。

作品描繪了一位樸實健壯的女“赤腳醫生”手提防病涼茶為出海歸來的漁民們送藥上船的動人情景,歌頌了他們熱心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在“文革”期間批判所謂“資產階級衛生路線” 的背景下,於農牧漁第一線直接為群眾服務的鄉間衛生員(當時稱“赤腳醫生”)成為毛主席革命衛生路線的新生事物。《漁港新醫》帶有這種時代的印痕,並成為彼時的代表作。把具體的“阿芳”肖像改為類型化的“新醫”也是當時的普遍作法。

但作者還是盡量按照藝術的規律,以較為堅實的油畫寫實技巧,在漁港繁忙熱鬧的氣氛中。塑造了一位頗俱生活真實氣氛​​的女衛生員形象。她有力的雙手和赤裸的腳,展現出漁家婦女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而充滿稚氣的臉也是顯然具有漁家姑娘潑辣、熱情、善良的特徵。那條採色花邊的處理,避免了概念化的造型,而增加了地方色彩,體現了女性愛美的天性。

陳衍寧的名字早在七十年代就為中國畫界所熟知。他的作品不斷在全國美展上出現,而在一九七四年的全國美展上,他的油畫作品《漁港新醫》則得到畫界的普遍好評。那時,人們已經註意到,陳衍寧是位多面手,他主攻油畫,也畫水墨和連環畫。他有很全面的寫實造型能力,也有一雙觀察敏銳而細緻的眼睛,他善於在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他有純真的心靈和精湛的構思能力,能巧妙地將生活現象提煉為感人的藝術形象。

四十年代出生的陳衍寧,作為當代中國第四代畫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七十年代中期崛起,成為這一代藝術家中的佼佼者。時代賦予這一代花家地使命,是繼續完善中國寫實油畫藝術,把西方古典油畫語言的精神和技巧全面地吸收過來,使之在中國的土壤上茁壯成長。因為二十世紀中國經歷了太多的戰爭和苦難,一代代藝術家的理想遭到無情的挫折和毀滅。以徐悲鴻、林風眠為代表的第一代人因沒有實現創作油畫的宏篇巨製而抱憾終生;以董希文、王式廓為代表的第二代油畫家的藝術才智也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第三代油畫家喪失了最可貴的十年,在文革之後他們意氣風發地急起直追,但已有創作精力和革新銳氣開始消滅之跡象。時代呼喚第四代和第五代人的出現。陳衍寧、陳逸飛、陳丹青、程叢林、羅中立等一代新人應運而出,為中國油畫界增添了無限生機。

陳衍寧1987年作桂林山水

陳衍寧1989年作

陳衍寧1987作中國英雄—岳飛

油畫在歐洲已經是古老的藝術門類,從西方前衛的藝術觀念看,當前專門討論油畫創作這個課題,已經不合時宜。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還要不要發展油畫,特別是寫實油畫在八十年代初期和中期,在中國畫界有過爭論。雖有前衛勇士們的激烈反對,大多數人仍然堅持要扶植和培養包括寫實風格在內的中國油畫藝術。理由是: 社會之所以需要藝術,主要是基於藝術創作所反應的視覺觀念和方式,游離於大眾審美觀念和思維的拓展,從而也有益於社會的變革。就中國的實際情況來說,包括寫實風格在內的油畫藝術所體現的觀念,所運用的表現手段,對絕大多數中國人包括其中的文化精英來說,在審美領域內仍有擴大視野、開拓觀念的作用,還有可能為中國本土傳統藝術的革新,提供參照和借鑒。中國社會不僅要接觸西方油畫的原作,而且還需要本國藝術家創造的油畫作品。因為由中國藝術家創造的油畫作品, 在引進歐洲人發明的手段、方法的同時,會從本民族文化的根底,從傳統的審美觀念和從現實生活的體驗出發,為含有濃烈西方特色的油畫增加新的東方色彩。這是在移植西方藝術過程中的再創造。這種再創造不僅反映出我們民族的廣闊的胸懷和自信,也反映處我們民族的智慧和才能;這種再創造既豐富了我們民族藝術的寶庫,也為世界藝術的更為多姿多彩,為油畫語言的拓寬作出我們的貢獻。

陳衍寧為自己的成功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和執著的追求。當年,無個性抽象派藝術一度風行畫壇,急欲與“世界現代潮流”匯合的躁動心態使不少國內同行輕視技巧技藝,急功近利尋求成名捷徑,且振振有詞標榜前衛,而這時的陳衍寧卻表現出異常的冷靜,他發出“驚人不是譁眾取寵,樸素也能驚人”的頗為“保守”的“宣言”,且以極大的興趣更進一步地轉向中國傳統寫意繪畫的研習和創作中。在流派紛爭的風潮面前,他執著於「厚積薄發」的信行,用心於“博採眾長”的訓練,堅持堅守藝術的真誠。今天,陳衍寧的油畫藝術之所以得到西方社會的如此“厚愛”,被稱作“真正跨越了文化與歷史,蘊含著一種宇宙的和永恆的信息”(美著名藝術評論家丹尼斯語),並在他們的國度“恣意放縱”施展才藝,與他當年的堅持堅守不無關係。

假如說,我們在中國前三代油畫家的作品中,已經看到他們取得的初步的但卻是可貴的探索成果,那麼在第四代人陳衍寧、陳逸飛、陳丹青等人的寫實油畫創作中,可以看到他們更為自覺的追求。他們在接受西方寫實油​​畫的精神和技巧的同時,努力把東方藝術的神韻融入其中。不用說,他們從前輩畫家的探索中吸取了養料。他們有了更高的起點。他們在沒有見到西方古典油畫原作的情況下,油畫技巧已經達到相當的水平,而一旦他們走出國門,大量觀摩原作,油畫語言的運用就更為嫻熟自然,而東方神韻也隨之更為強烈。

從陳衍寧走過的藝術家歷程來看,八十年代初是他油畫藝術的一個轉折期。從那時起,他逐漸從文學性和情節性中解脫出來,更為註意發揮油畫本體語言的潛力; 他也逐漸從理想美的模式中解放出來,更加註意發掘現實生活中實實在在的美。在《綠韻》、《母與子》、《憧憬》等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對生活、對描繪對象樸素真摯的感情;看到坐著對油畫造型、色彩語言為醉為痴的迷戀,也可以看到坐著所崇尚和追求的真善美統一的藝術觀。讀他的作品,似一股清新的質樸沉實之風迎面撲來。陳衍寧油畫藝術的進步是中國油畫變革成果的一個組成部分。在這場變革中,他是一位穩健的探新者。出自於他對藝術的認識,他的修養和氣質,他走漸進的路,用紮紮實實的勞動完善寫實油畫語言。即使在註重發揮油畫藝術本體語言、重視形象本身感染力的過程中,他也審慎地避免走“純繪畫”的道路。他的不少作品仍然悄悄地保留了某些暗示人物身份、經歷和性格的因素,也就是說沒有完全拋棄文學性和情節性,而是把它們融入繪畫形象的語言之中。我以為,這是符合陳衍寧藝術個性的一種文學選擇,也是他的肖像藝術的風格特徵之一。這一特徵,也一直隨著他近幾年來的新作。

從八十年代中期起,陳衍寧到國外進行藝術交流、深造和工作。在和國外藝術廣泛的接觸中,隨著視野的開闊,膽識也隨之增大,尤其在他的肖像藝術得到英國和美國的承認和獲得巨大成功之後。大概也是在這時,他對早就被自己視為座右銘的名言“厚積薄發,博觀約取”理解得才更為深刻。這幾年的油畫創作,他在刻畫人物形像生動性的同時,更強化自己的風格,更自覺地追求氣勢和意境,因而作品更為大度和整體。他畫得越來越自信,也越來越自由,這是在國際藝壇顯示出來的自信和自由,彌為珍貴。他接受許多訂件,在這一類作品中他的藝術個性仍然十分鮮明。身在異鄉,他更加懷念故土。他的不少新作,畫他記憶中的人物、事物和地方,表現出濃厚的中國文化情結。他筆下的南方女性,嫻靜、溫柔、有內在的魅力。他沒有被商業化的藝術市場埋沒,卻要用自己的藝術征服籠罩在商業氣氛下的人們。他的這種執著於藝術的精神,也值得人們欽佩。

陳衍寧為自己的成功付出了艱鉅的勞動。他作畫勤奮,素有“畫牛”之稱。幾十年來,他練就了堅實的造型基本功。他的素描不僅畫得準確生動,且有自己的追求。作品中迷人的輪廓線和結構美,常使人為之叫絕。在色彩上,他花功夫最多,他善​​於以刀代筆,用刀的刮塗、堆、拉產生特殊的趣味。他靈活自然地運用色彩, 用較少的顏色創造豐富的色彩效果。他注重筆觸和筆勢美,注重色調和和諧與優雅,注重畫面境界的創造。他的油畫創作無疑是得益於他的中國畫的修養。陳衍寧十分重視繪畫技巧和技藝的完善。他視技巧、技藝的完美是藝術創造的重要條件。這大概是他成功的秘訣之一,也是他能在西方肖像畫壇打開局面的重要原因。我們冷靜地觀察當代西方藝術,在驚嘆前衛藝術家開放的意識和觀念以及他所探新的勇氣與膽識之餘,也不能不看到他們當中不少人由於執迷觀念和行為而陷入難以自拔的絕境。產生這種狀況的原因很複雜,其中輕視技巧、技藝是不可否認的原因之一。藝術家只憑觀念,不掌握技藝,何以創造藝術,而掌握成熟的技藝,豈是一蹴而成的事?腦袋、心和手的脫離,觀念和技藝的脫節所造成的弊端,在西方藝壇已暴露無疑。陳衍寧的油畫藝術之所以為此得到西方社會的“厚愛”,和陳衍寧之所以能在哪裡“恣意放縱”地施展自己的才智,也與此不無關係。

陳衍寧曾經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語不驚人誓不休,藝術要有強烈的魅力方可驚人,但驚人不是靠譁眾取寵,樸素也能驚人,米勒的《拾穗者》就很驚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孫景波回憶,陳衍寧的這篇文章發表於1982年,在當時眾口—詞以觀念爭新奇的聲浪中,他的觀點有些保守之嫌,但這樣倔強的宣言反映出他堅定信守藝術真誠本質的人格和畫格。陳衍寧相信藝術創作最根本還是堅實的技巧功底,“創意任何人都有,但沒有深厚的技法根底,任何創意都發揮不出來。

美國著名藝術品評論家月尼斯韋曼評價陳衍寧:“西方觀眾往往驚歎其畫面的精確與繪製的功力,但更欽佩其作品滲透的那種精妙的東方韻味”。陳衍寧作品中的南方女子,寧靜溫婉,蘊含著幽雅、清麗、真純的東方韻味。如《檀香扇》系列,《月亮門》系列。

陳衍寧不熱衷於觀念藝術的語言,也沒有使用千奇百怪的材料,但他的肖像畫作,卻瀰漫著一種眩目的光感,表現出真誠的力量,或折射出對象最為吸引人的理想化的一面。聲名顯赫的實業鉅子如斯,無憂無慮的少年亦如斯。

在海外立足的中國油畫家面臨藝術市場的考驗更為嚴酷,生存和市場的壓力可以毀掉一個天才,也可以造就真正的藝術家。陳不諱言其重視藝術市場對自己作品的反應,畫作可以是「商品」,但首先必須是以藝術價值放在第一位的“商品”。

陳衍寧2010年邀月圖

陳衍寧2010年一日之計

陳衍寧等待藍天2006年作

陳衍寧今夕是何年177.5×117cm 2009年作

陳衍寧2008年作南窗

陳衍寧1998年作女兒的老師

陳衍寧2009年西窗聲動

陳衍寧2000年作靜思少女127×122cm

陳衍寧2009年作昨夜星辰

陳衍寧2010年作雪芹弄箏

陳衍寧深夜

陳衍寧檀木扇

陳衍寧紅番色彩(印第安人晚會)

陳衍寧在水一方

陳衍寧2004年作白紙扇·檀木扇127×147.5cm

陳衍寧2006年作帷幕即將升起122×178cm

陳衍寧2010年作良辰

陳衍寧夜紫鳶

陳衍寧陳衍寧2011年作夏至

陳衍寧架電線

陳衍寧少女和扇布面油畫60×42cm2000年

和家人在一起

身在異鄉功成名就,陳衍寧對故國的懷念更加難以創舍。他的不少新作,畫他記憶中的人物和事物,表現出濃厚的中國文化情結,充滿懷舊情懷。其筆下的南方女子,□靜溫婉,蘊含著幽雅、清麗、真純的東方韻味。《檀香扇》系列、《月亮門》、《仲夏夜》、《少女尋夢》、《方市行》、《中秋夜》和《對影》等堪稱這方面的代表作。自1993年以來,陳衍寧的這類作品都參加了克里斯蒂國際拍賣公司(佳士得公司)的中國油畫拍賣,價值一直在前五名以上。

個性謙和沈靜的陳衍寧,和別的追求新潮的藝術家很不相同,生活有規有律,畫室收拾井然。他用他的專注和潛心印證著「樸素也能驚人」的真理,國際藝術研究會副主席鄭勝天教授如斯評價其人及其畫作:它不是海灘上呼嘯而去的潮頭,但卻是大洋深處一顆耀眼的明珠。


台長: Rex Wu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