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7-21 16:49:36| 人氣29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萬病之源」讀書心得摘要─2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有人口腔潰瘍,以為是上火,就吃點牛黃解毒丸或上清丸,如果沒有好,那就認為是虛火上擾,就改吃知柏地黃丸。

單純的以實火或虛火來區別,但還有一種「鬱火」,是由氣機鬱滯不通導致的。

「火鬱發之」,口腔潰瘍就像一個火山口,脾胃中焦鬱滯不通,而脾開竅於口,這些鬱火便通過口腔潰瘍形式爆發。

因為口腔潰瘍其基本是身體自救的反應,如果見火治火,直接瀉火把火壓下來,這是對抗法,久服令人難受,

瀉火多了使人沒勁。故:

若左關鬱──逍遙散。

右寸關不足──補中益氣湯。

右關鬱上熱下寒──甘草瀉心湯。

肺脈亢盛─升降散(火鬱發之方)。

關尺脈皆鬱─半夏瀉心湯。

  • 逍遙散(瀉下劑,調和肝脾):柴胡(疏肝解鬱);芍藥(養血斂陰,柔肝緩急);當歸(養血和血);

白朮、茯苓、甘草(健脾益氣,使脾健而氣血得補);薄荷(清肝達鬱);煨生姜(溫胃降逆,且能辛散達鬱);

甘草(調和諸藥)。

主治:肝鬱血虛脾弱証。

症狀:兩脇作痛,頭痛目眩,口燥咽乾,神疲少食,或往來寒熱,或月經不調,乳房脹痛,脈弦而虛。

分析:肝鬱血虛,脾弱不運。    治則:疏肝解鬱,健脾和營。

  • 補中益氣湯(補益劑,補氣):黃耆(補中升陽,固表止汗);人參、白朮、炙甘草(助黃耆補氣健脾);

當歸(養血和營);陳皮(理氣醒脾,使諸藥補而不滯);升麻、柴胡(升提下陷之中氣);

主治:

一、脾不升清証:頭暈目眩,視物昏瞀,耳鳴耳聾,少氣懶言,語聲低微,面色萎黃,納少便溏,舌淡脈弱。

二、氣虛發熱証:身熱,自汗,渴喜熱飲,氣短乏力,舌淡胖,脈大無力。

三、中氣下陷証: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崩漏,伴氣短乏力,納差,便溏,舌淡脈,脈虛軟。

分析:脾胃氣虛,清陽下陷。     治則: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 甘草瀉心湯:炙甘草、黃芩、乾薑、半夏、大棗、黃連、人參。

功效:益氣和胃,消痞止嘔。

症狀:胃脘痞滿,乾嘔,心煩不得安,泄瀉日數十行,完榖不化,腸中雷鳴,舌質淡,苔黃膩,脈弦數重按無力。

  • 半夏瀉心湯(和解劑,調和腸胃):半夏(味辛性溫,散結除痞,又善降逆止嘔);乾姜(辛熱以溫中散寒);

黃芩、黃連:苦寒以瀉熱開痞;人參、大棗(甘溫益氣,以補脾虛,與半夏配合,有升有降,以復脾氣升降之常);

炙甘草(補脾和中而調諸藥)。

主治:寒熱互結之痞証。

症狀:心下痞,但滿而不痛,或嘔吐,腸鳴不利,舌苔膩而微黃。

分析:少陽誤下傷中,寒熱錯雜,腸胃失和。  治則:寒熱平調,消痞散結。

  • 升降散:白僵蠶(勝風除濕,清熱解鬱)、蟬蛻(祛風勝濕,滌熱解毒)、順大黃(味苦,大寒無毒,上下通行)、廣薑黃(祛邪伐惡,行氣散邪,入心脾二經)。
主治:溫熱,瘟疫、邪熱充內外,氣機阻滯,清陽不升,濁陰不降,頭面腫大,咽喉腫痛,胸膈滿悶,嘔吐腹痛,發斑出血,丹毒,譫語狂亂,不省人事,絞腸痧,吐瀉不出,胸煩膈熱,紅腫成塊(疙瘩溫),頭部赤腫(大頭瘟),頸項腫大(哈蟆瘟),麻風。

台長: 北明
人氣(29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養生保健 |
此分類下一篇:經筋通養生健全書讀書摘要─67
此分類上一篇:經筋通養生健全書讀書摘要─66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