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0-13 13:18:06| 人氣7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藥課─101.1008─8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薏仁(薏苡仁)

性味:甘淡寒。

入經:入脾經、胃經、肺經。

功能:

一、利水滲濕(濕在腎、膀胱):

生薏仁 ┼ 茯苓、澤瀉──水腫、濕重

二、健脾止瀉(濕在脾、腎):脾虛濕困

炒薏仁 ┼ 茯苓、白朮(四神湯)

三、化濕除痺(濕在肌肉關節):

炒薏仁

四、清熱排膿(生薏仁):肺癰、生瘡、青春痘、痱子、濕疹

********************************************

薏苡仁(補脾胃,通,行水。)

性味:甘淡微寒而屬土。

入經:陽明藥也(胃)。

功能與主治:

一、甘益胃,土勝水,淡滲濕。瀉水所以益土,故健脾。

──治水腫濕痺,腳氣疝氣,瀉痢熱淋。

二、益土所以生金,故補肺清熱。(色白入肺,微寒清熱。)

──治肺痿肺癰,咳吐膿血。(以豬肺蘸苡仁末服。)

三、扶土所以抑木。

──故治風熱,筋急拘孿。。

(一)厥陰風木主筋,然治筋骨之病,以陽明為本,陽明主潤宗筋,宗筋主束 
   骨,而利機關者也。
陽明虛,則宗筋縱弛,故經曰:治痿獨取陽明。

又曰:肺熱葉焦發為痿躄。

(二)薏苡理脾而兼清熱補肺。
筋寒則急,熱則縮,濕則縱,然寒濕久留亦變為熱,又有熱氣薰蒸,水液不行,久而成濕者。

薏苡「去濕要藥」,因寒因熱皆可用也。

(三)衍義云:因寒筋急者不可用,恐不然。

注意:但其力和緩,用之須倍於他藥。

炮製:殺蚘墮胎,炒熱微研。

台長: 北明
人氣(7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養生保健 |
此分類下一篇:中藥課─101.1008─9
此分類上一篇:中藥課─101.1008─7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