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7-12 20:47:05| 人氣54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竹葉黃耆湯─73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竹葉黃耆湯

歌訣:

竹葉黃耆湯生地,麥冬芎歸芩芍濟;參草半夏兼石膏,消渴胃火氣血虛。

主治:治消渴氣血虛,胃火盛而作渴。

組成:淡竹葉、生地黃(各二錢)、黃耆、麥冬、當歸、川芎、黃芩、甘草、芍藥、人參、半夏、石膏(各一錢)

煎服:以上水煎服。

集註:柯琴曰:

「氣血皆虛,胃火獨盛,善治者補瀉兼施,寒之而不損陽,溫之而不至助火,扶正而邪卻矣。

四君子氣藥也,加黃耆而去苓朮者,恐火就燥也。

四物湯血藥也,倍地黃而用生者,正取其寒也。

人參、黃耆、甘草治煩熱之聖藥,是補中有瀉矣。

且地黃之甘寒,瀉心腎之火;竹葉助芍藥,清肝膽之火;石膏左芍藥,清脾胃之火。

麥冬同黃芩,清肺腸之火,則胃火不得獨盛,而氣血之得補可知。

惟半夏一味,溫中辛散,用大寒劑中,欲其通陰陽之路也。

歧伯治陰虛而目不瞑者,飲以半夏湯,覆杯則臥,
今人以為燥而渴者禁用,是不明陰陽之理耳。」


按:
  • 是方即竹葉石膏湯,加生地、當歸、白芍、川芎、黃耆、黃芩也。
  • 彼則治傷寒解後煩渴少氣,氣逆欲吐。
  • 此則治消渴氣血虛,胃火盛。

因其氣虛,故加黃耆,佐人參、甘草,以補氣。

因其血虛,故加歸、芎、芍、地以補血。

因其胃火盛,故加黃芩,佐石膏以清胃火。

其煩渴則一,故餘藥皆同也。

  • 次此二方推之,用半夏之意自可知矣,故脾者為胃行其津液也,脾濕胃燥,津液不行,

得火則化痰,得寒則成飲,胃火清脾濕燥,其痰飲自除矣,半夏消痰破飲,使未化痰之津液回清,

而已成痰之濁液自化,非他藥所可比倫也,故二方於胃火盛燥渴中同用之。


  1. 竹葉黃耆湯:生地黃、黃耆、麥冬、當歸、川芎、黃芩、甘草、芍藥、人參、半夏、淡竹葉及石膏
  2. 竹葉石黃耆湯,治消渴〈因氣血虛,胃火盛而作渴者〉
  3. 竹葉黃耆湯中,半夏作用:通陰陽
  4. 竹葉黃耆湯中含四物湯,為何倍地黃而用生者──取其寒
  5. 竹葉黃耆湯方中,四君子氣藥也,加黃耆,而去苓、朮者,恐火就燥。
  6. 竹葉黃耆湯中,竹葉能助芍藥,清肝膽之火
  7. 竹葉黃耆湯中,石膏能佐芍藥,清脾胃之火
  8. 竹葉黃耆湯中,麥冬同黃芩,清肺腸之火,則胃火不得獨盛
  9. 因氣虛,故竹葉黃耆湯,以黃耆佐〈人參、甘草〉,以補氣
  10. 因胃火盛,故竹葉黃耆湯中,以〈黃芩〉佐石膏以清胃火
  11. 岐伯治〈陰虛,而目不瞑者〉,飲以半夏湯,覆杯則臥
  12. 竹葉石膏湯,加黃耆、生地、當歸、白芍、川芎、黃苓,則即為竹葉黃耆湯
  13. 竹葉石膏湯,治〈傷寒解後〉煩渴少氣,氣逆欲吐

台長: 北明
人氣(54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養生保健 |
此分類下一篇:對症自灸健康書讀書摘要─85
此分類上一篇:對症自灸健康書讀書摘要─84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