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我是採取于美人的方式,“一年只買2次玩具“
當然,那指的是比較大型或比較好一點的玩具啦,有時候買個小球或貼紙就不限啦~^^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它說玩具愈多,小朋友的創造力愈差~
因為小朋友不需要自己創新,各式各樣的玩具就在眼前了~
所以我不喜歡給小孩買太多玩具
而手指謠是個親子互動的好遊戲,時間地點不受限制,小孩又能玩得很開心
至少比起把他丟在玩具堆裡…開心得太多了~
最簡單的親子互動遊戲
一邊念唱兒謠,一邊搭配手指或是雙手的動作,就是最簡單、最有趣、隨時隨地都能玩的親子互動遊戲。 不管坐著還是站著,也不用道具與準備,只要開口唱著《小星星》時,幾乎每個人都能跟個歌詞比出幾個簡單的動作。而在親子玩唱之間,你可以觀察到,寶寶會很想跟著你做出轉動手腕的動作,模仿星星閃爍的感覺,這就是手指謠的魅力!
孩子學習等待時機
而手指謠帶給孩子的另一種趣味,就是等待時機。 像是念「炒蘿蔔、炒蘿蔔,切切切;包餃子、包餃子,捏捏捏⋯⋯」這類耳熟能詳又簡單的手指謠時,即使一歲多的孩子,只要和你一起玩過幾次,當你念出上一句時,他就會露出既期待又緊張的表情與肢體反應,等你念出下一句;另外,當唱《蘋果紅》唱到「蘋果裡有——」,你會發現孩子非常期待唱出「毛毛蟲」的那一刻,他只要一聽到就會馬上伸出手指來。 這些反應都是表示他已經能掌握語言與肢體的節奏,已經知道你下一步要做什麼,而透過不斷地反覆遊戲的練習,孩子就會漸漸懂得「等待」與「掌握時機」。
絕佳的想像遊戲 由於每首手指謠的歌詞與動作都有密切配合,所以,念唱手指謠彷彿就像進行一場想像遊戲。就好比念唱《小金魚》這首念謠時,親子一起合作,用語言和手部動作描繪出內容情境,非常符合這個時期孩子的發展特質,所以會讓孩子想要一玩再玩,還能在念唱中激發想像力與創造力喔!
培養親子間的獨特默契 更棒的是,你和孩子念唱手指謠時,透過語言、眼神與肢體的接觸,可以培養出絕佳的親子默契。你會發現,當你們唱到某一句或是做到某個動作時,兩個人都會有相同反應或是發出會心地一笑,這些都將是孩子和你之間最珍貴的收穫。
從遊戲看發展 ■ 玩唱手指謠,能讓孩子練習手部精細動作,促進手眼協調能力、增加手部靈巧度。
■ 當孩子能夠靈活操控雙手,會很有成就感,對將來自理能力的學習也會有幫助。
■ 玩唱手指謠就像進行想像遊戲,孩子運用雙手模擬念謠的劇情,無形中促進了語言能力,也豐富了想像力。
■ 帶著愛,常常跟孩子藉由臉頰、手以及肌膚的接觸,都是最溫暖、最愉悅的感官經驗,孩子也會很有安全感。
親子共玩手指謠 Step1: 小金魚,游啊游 幼兒雙手合掌,指尖向前, 左右擺動。
Step2:看見小蟲蟲咬一口 大人伸出食指當作小蟲,
幼兒打開雙手夾住大人的食指。
Step3:扭啊扭,扭啊扭 幼兒雙手繼續夾住大人的食指,
並左右擺動。
Step4:不小心就上了鉤! 大人將手舉高,把「魚」釣起。
給您的貼心叮嚀 熟悉遊戲步驟之後,親子可試著輪替角色,由大人當小金魚、孩子當小蟲蟲,也會有不同的樂趣。此外,「小金魚」也非常適合兩個孩子和大人共玩,您不妨和孩子一起發揮創意,試試看可以怎麼玩喔!
本文摘自
小太陽1-3歲幼兒雜誌 《小金魚》念謠取自摘自
《親子遊戲‧動動兒歌——飛呀飛》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