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0-14 22:11:04| 人氣10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腦動脈瘤要定期磁振造影檢查追蹤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林孟蒨/南市報導】一名八十歲高齡老太太,因失智問題前往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神經內科就醫,腦部磁振造影掃瞄意外發現右側內頸動脈之動脈瘤,大小約近一公分,經以腦部導管式血管攝影檢查確認病灶位置及大小,施以「經血管內動脈瘤栓塞術」,術後患者恢復良好,日常生活質量正常。

神經外科張哲肇醫師指出,腦動脈瘤好發於四、五十歲以上成年人,與抽菸、血壓控制不佳有關,而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或多囊性腎病也有較高發生率。腦動脈瘤算是並不少見的腦血管病變,在其未破裂出血前,通常無任何症狀,少數情況如碰巧發生在腦神經旁會壓迫神經而造成單側眼瞼下垂合併複視,即有可能是後交通動脈瘤壓迫動眼神經所致,此症通常會在破裂出血前發現,大都是因為已造成病人日常生活上的不便。

張哲肇醫師說,腦動脈瘤破裂出血通常造成所謂蜘蛛膜下出血,其中最為典型症狀為爆炸性頭痛,病患通常主訴如被雷擊般的頭痛,是有生以來最嚴重頭痛,常伴隨頸部僵硬。一旦出血約近三分之一病患到院前已無生命跡象,經過急救亦無法挽救,約三分之一病患即使送醫後,仍因破裂產生的併發症如再出血或腦血管痙攣,導致最終死亡或重度失能,僅有不到一半的病人有機會藉由「開顱夾閉手術」或「經血管內栓塞術」避免再次破裂出血,但仍有可能遺有水腦症需接受腦室腹腔引流管置放手術,或是遺有頭痛、眩暈等情況,因此腦動脈瘤破裂出血的傷害性可說是所有腦中風類型中最嚴重的一種。

張哲肇醫師表示,目前動脈瘤治療方式主要分為「開顱夾閉手術」與「經血管內栓塞手術」兩種,僅極少數複雜性或巨大型動脈瘤需要進行腦血管繞道手術。開顱夾閉是將動脈瘤頸的部位,以鈦合金動脈瘤夾進行夾閉,阻斷血流進入動脈瘤腔內,栓塞則是由鼠蹊部穿刺動脈置入導管至動脈瘤處,將動脈瘤腔以白金線圈進行填塞的方式治療。動脈瘤治療目的是為了防止出血或再出血,兩種治療方式風險差異不大,最大風險在於未將動脈瘤夾閉或栓塞前發生破裂出血,此出血可能造成嚴重併發症如重度失能、植物人甚至死亡等。

通常神經外科醫師會考量動脈瘤發生位置與外形、是否破裂出血與病患身體狀況是否適合接受手術等因素,來選擇最適合之治療方式。通常「開顱夾閉手術」可能較適合在已破裂且有多量腦內出血壓迫腦部(可同時手術清除血塊)、動脈瘤頸較寬(大於四mm以上,若栓塞則可能需要額外配合支架置放)或位於中大腦動脈之動脈瘤(手術位置深度較淺)。另一方面,如位於後循環如椎動脈、基底動脈、後大腦動脈等部位時,因開顱夾閉需要進入較深之部位進行處理,所以此類動脈瘤會以栓塞較為適合。

張哲肇醫師強調,多數未破裂腦動脈瘤並無明顯症狀,故如同曾老太太一般,於門診就診之未破裂腦動脈瘤病患,多為健檢或因其他病因進行腦部檢查時意外發現。若屬於有腦動脈瘤家族史(一個家族中有兩代或以上直系親屬如雙親、子女或其兄弟姐妹患病)、動脈瘤高風險族群如長期抽菸、高血壓控制不良,或患有紅斑性狼瘡、多囊性腎病的人,可考慮於健檢中加入磁振造影(MRI/MRA)檢查進行篩檢。

據統計腦動脈瘤小於0點七公分以下者破裂機會低,小於0點五公分以下之動脈瘤則更低,破裂出血機會約為千分之一到五。張哲肇醫師建議病人,腦動脈瘤如小於等於0點五公分要定期來醫院追蹤,0點五公分至0點七公分要讓醫師評估後續如何處置,大於等於0點七公分者一定就要做醫療處置以避免破裂出血之危險。

台長: coolanews
人氣(10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醫藥衛生 |
此分類下一篇:新樓醫院病安推「三應」保平安!
此分類上一篇:網路禁售「隱形眼鏡」民眾購買前應先諮詢專業人員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