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5-04 20:49:43| 人氣5,02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皮膚變黃小心膽管阻塞!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林孟蒨南市報導〕一名五十歲的林先生,最近二週出現間歇性上腹疼痛,合併噁心嘔吐的症狀,還發現小便及眼睛都變得越來越黃,抽血發現肝指數明顯上升,黃疸指數也異常,腹部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肝內膽管及總膽管都有擴張現象,判斷係「阻塞性黃疸」。

 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吳忠翰醫師指出,病人經由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及膽管內超音波檢查,確定是總膽管結石在作怪。在接受內視鏡括約肌切開術治療後,順利取出總膽管結石,病人也恢復健康。

 吳忠翰醫師表示,造成黃疸原因很多,大致可分為三大類:溶血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及阻塞性黃疸。鑑別是否黃疸的重點,在於真正的黃疸會有眼白(鞏膜)變黃的現象。

 吳忠翰醫師說,溶血性黃疸通常是紅血球遭到破壞,導致血中膽紅素的上升。而造成肝細胞性黃疸的原因,通常是病毒性肝炎,在台灣則多為慢性B型肝炎合併急性發作及急性B型或急性C型肝炎,還包括酒精性肝炎、藥物引起的肝臟損傷,或是自體免疫性肝臟疾病。至於阻塞性黃疸,則要考慮最常見的總膽管結石或是膽管腫瘤,也有可能是慢性胰臟發炎或胰臟癌造成的膽管阻塞。

 阻塞性黃疸的常見症狀,除眼睛變黃、小便顏色變深及上腹痛外,還可能合併噁心、嘔吐,甚至是發燒等膽管炎的症狀。若合併膽管炎,則容易出現敗血症或意識不清等嚴重的併發症。

 吳忠翰醫師表示,治療是以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的方式,依其病灶實施乳突括約肌切開術或乳突括約肌氣球擴張術,接著再進行取石。若是腫瘤造成的阻塞性黃疸,則必須進行膽道支架引流術。

  吳忠翰醫師指出,新一代的內視鏡系統「史拜葛雷斯膽胰道直視系統」,可以透過內視鏡影像,直接判斷病灶成因,甚至可直接針對腫瘤做切片;如遇到內視鏡無法取出的膽道大結石,也可以進行碎石處理,對患者而言是不錯選擇。

台長: coolanews
人氣(5,02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醫藥衛生 |
此分類下一篇:中醫治咳嗽有良方
此分類上一篇:郭宗明兄弟日本的醫院幹部來台南參訪共同慶祝母親節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