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2-29 19:17:25| 人氣1,08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乳腺炎治療應視患者病況與餵乳等需求選擇最佳治療為上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產褥期「乳腺炎」通常發生在哺乳的婦女而造成餵乳困難,成大醫院婦產部醫師李逸文指出,患者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時,即需以手術切開清創及後續定時填紗排膿治療為主,惟可能因手術傷口疼痛、後續住院而與嬰兒分離及母親對乳汁藥物殘留的疑慮,使產婦選擇中斷哺乳。
  產褥期「乳腺炎」症狀,一開始為紅腫發熱、乳汁淤積、單側乳房疼痛、乳房硬塊、發燒,之後少數患者因乳房膿瘍或持續性發燒而需住院治療。李逸文醫師說,經分析成大醫院因產褥期乳腺炎住院病人病歷,所記載其臨床特性、處理及微生物檢驗結果,約六成需手術清創者皆中斷哺乳,超過九成以上的乳腺炎案例,發生於分娩後的前三個月,其中以分娩後的第二個月發生率最高,有四位患者以空針抽吸引流膿瘍,剩下的四十七個案例,只用抗生素治療。
  經查共有一二二位患者有取檢體進行細菌培養的記錄(十二位檢體為血液;三十五位為乳汁;七十五位為膿瘍或引流物);經細菌培養後,有一0八位患者有細菌長出;十四位則無。結果發現從膿瘍或引流物所培養出的細菌多為單一菌種;而由乳汁所培養出的則多為兩種以上的細菌,並且至少有一株是葡萄球菌。
  李逸文醫師表示,分析其微生物特性顯示,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葡萄球菌屬為大宗及是最常被分離出來的菌株,約近六成金黃色葡萄球菌對一線抗生具抗藥性,尤其容易造成乳房膿瘍。所有接受清瘡手術的案例選擇不繼續哺乳,可能與手術相關的傷口疼痛、後續住院而與嬰兒分離及母親對乳汁藥物殘留的疑慮都可能使產婦選擇中斷哺乳。
  李逸文醫師說,近年成大醫院在與婦產部及外科同仁合作下,嘗試以口服抗生素及超音波下導引抽膿引流,取代住院開刀及填塞排膿的治療,有數位患者治療後反應良好,且療程結束後仍可繼續哺乳,醫療團隊將相關臨床研究投稿於「台灣婦產科學雜誌」並獲刊登。
  李逸文醫師指出,近年來乳腺炎的發生率有增加的趨勢,併發膿瘍也許有必要藉由外科處理,但會造成中斷哺乳和較長時間住院,選擇抗生素治療,則要考慮從乳汁和膿瘍所分離出的菌株有相當比例具有抗藥性,故適當的細菌培養及抗藥性分析,對治療導引是必須的。若患者對第一線藥物反應不佳,需考慮抗藥性的可能性,避免以同類藥物繼續治療。  李逸文醫師強調,如果要考量母體哺乳所需,則親餵哺乳的患者,應儘量以門診治療為主,以免住院後與初生嬰兒分離,影響泌乳而造成哺乳中斷。

台長: coolanews
人氣(1,08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醫藥衛生 |
此分類下一篇:三月十日愛腎園遊會台南孔廟盛大舉行
此分類上一篇:腦中風之治療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