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0-12 09:20:48| 人氣1,49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杜絕壓瘡無微不至的照顧才是上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長期臥床、意識不清楚、大小便失禁、脊髓損傷,或有糖尿病、皮膚脆弱、營養不良的病患,常是「壓瘡」好發者,患者皮膚受到長時間壓力或磨擦,導致皮膚組織血流受阻壞死,產生難以處理的傷口,台南市立醫院造口護理師蘇楷玲表示,無微不至的照顧才是杜絕「壓瘡」的上策。
  蘇楷玲護理師說,當皮膚受壓發紅三十分鐘未消退時,表示此部位皮下組織已開始受損,必須提高警覺,照顧者需協助防止此部位再受到外在壓迫;同時藉由正確的翻身、姿勢改變,適當皮膚保護,漸漸地可改善皮膚發紅繼續惡化,乃至組織壞死黑痂產生。
  其實對長期臥床、行動不便的患者,壓瘡是很容易發生的,且易受糖尿病等慢性病影響,加重其壓瘡傷口。一般而言最容易發生壓瘡的部位,是在尾骶骨及兩側髖骨處,而壓瘡傷口常呈現如「火山口」情況,也就是表面看起來傷口外觀不大,但實際上在傷口下的組織卻是既廣且深,患者家屬在不知情下,易產生錯誤認知誤判情勢;甚至就醫清創後,誤以為傷口愈醫愈大,殊不知傷口不清除,會發生組織感染腐敗而危害病患。  
  蘇楷玲說,從壓瘡傷口多寡,也可反應出照護品質成效,曾有一位先生中風後由太太全天候照顧,但瘦小的太太根本無法翻動比她高大的先生,二個月後,病人兩側髖骨及尾骶骨共產生五處壞死性傷口,連左右翻身也都會壓迫到傷口;經就醫施以清創手術、營養補充及照護,更應用現代敷料來降低換藥時的疼痛,控制發炎反應及適當滲液管理,歷經半年之後傷口才逐漸縮小,然而這段期間的人力、物力及醫療費用皆是一項龐大負擔。
  蘇楷玲指出,照護長期臥床行動不便的患者,原本就很不容易,加上要常翻身,必須仰賴家屬愛心、耐心、持之以恆照護病患;蘇楷玲認為,唯有病患能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才是避免壓瘡不再繼續發生的最好方法。
  對於壓瘡照護方面,居家護理師張瓊分也提供照顧者幾項原則:首先應加強預防照護措施,避免新壓瘡發生;再者應依醫囑局部用藥或敷料選擇,持續評估、留意更換敷料頻率;補充促進傷口癒合的營養素,如蛋白質、維生素,再配合使用特殊照顧輔具,如氣墊床、脂肪墊等;張瓊芬提醒,患者經照護後狀況若未改善或惡化,務必要返院請醫師診治。

台長: coolanews
人氣(1,49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醫藥衛生 |
此分類下一篇:單側耳鳴小心鼻咽癌上身
此分類上一篇:移除痂皮是處理腳跟壓瘡常犯的錯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