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4-29 21:00:34| 人氣19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巨腸症(赫氏病)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新生兒「巨腸症」(赫氏病)係一種全結腸無神經結症及超全結腸無神經結症,造成病灶腸道狹窄,引起腸道功能失調,患者常因小腸大腸炎或敗血症死亡,死亡率高達八十%,成大醫院小兒外科主任陳肇真指出,透過腹腔鏡與「經肛門直腸內結腸拉出術」,可有效治療患者。

陳肇真主任說,一八八六年丹麥哥本哈根的「赫氏」在德國小兒科年會發表兩位具有臨床及解剖特徵的嬰兒病例,其共同特徵為:有巨大擴張的大腸及嚴重的小腸大腸炎及敗血性休克,這兩位患者分別在七月及十一月大時死亡,此病的發生率為平均五千位活產新生兒有一例,男女比率為四:一,但在具長段病灶的病例中女性比例較高,此症稱為巨腸症(赫氏病),

不過在長型、全結腸及超全結腸無神經結症患者的X光可見到細長而狹窄的結腸,此時就不是巨腸症而是細腸症,因此赫氏病是較恰當的稱呼。

陳肇真主任說,赫氏病的病理生理機轉為支配腸道之神經叢的缺陷,使腸道外部神經支配增加,引起平滑肌收縮失衡,導致腸道蠕動失調及腸道功能性阻塞,在肉眼觀察下,可見到患者近端結腸擴大肥厚,經移形而遠端結腸狹窄,在顯微鏡下觀察時,遠端腸道缺乏神經結細胞,如腸道肌肉的歐氏神經叢及黏膜下層的邁氏神經叢缺失,神經束肥大,黏膜下層發現乙醯膽鹼酶染色陽性的神經纖維。

陳肇真主任表示,腸道神經系統的起源來自胚胎時期的迷走神經脊細胞,這些胚胎神經細胞於受孕第四週進入腸道後,由近端向遠端、外層向內層的方向遷移與分化,於第十二週時分布到腸道最遠端(直腸末端)的黏膜內層。所以神經細胞因故停止遷移與分化時,受影響的腸道(顯微鏡觀察沒有神經結細胞而巨觀狹窄)均是遠端腸道,近端腸道由於需克服遠端阻塞而呈擴張肥大狀態,因此通稱為巨腸症。

陳肇真主任說,赫氏病型態依病灶長度可分為超短型(肛門)、短型及一般型(直腸及乙狀結腸,佔七十五%)、長型(降結腸至升結腸,佔十七%)、全結腸無神經結症及超全結腸無神經結症(佔八%)。成大小兒外科於二00二年四月至今年三月共經歷赫氏症患者三十例,相關比例與此接近。由病理生理學知道病灶腸道是狹窄的,因此在長型、全結腸及超全結腸無神經結症患者的X光可見到細長而狹窄的結腸,此時就不是巨腸症而是細腸症,因此統稱「赫氏病」是較恰當的稱呼。

陳肇真主任指出,新生兒常因胎便延遲排出(一至二天)而懷疑此症,因遠端腸道阻塞會發生腹部膨脹、餵食不良、慢性便秘等症狀,醫師進行肛門指診時,會有腸氣及大便噴射式的高速排出,這都是爆發病徵。未適當治療的患者常合併小腸大腸炎:有血便、腹脹、腹瀉、便秘、腸道破裂、敗血性休克等現象,是最常見的死因。

目前透過腹腔鏡與「經肛門直腸內結腸拉出術」,可在超全結腸患者作端對端吻合;赫氏病若未治療,則死亡率高達八十%,多因小腸大腸炎所引起,近年來,外科治療有長足進步,合併症大大降低,患者術後預後良好,然而仍有少數患者發生較輕微的合併症:如便秘、失禁或小腸大腸炎,這些都需追蹤治療。

 

台長: coolanews
人氣(19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醫藥衛生 |
此分類下一篇:抑制發炎、降低氧化壓力高壓氧氣治療效果佳
此分類上一篇:更年期荷爾蒙治療法黃國恩院長精闢闡述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