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樂多看到這篇文章 實在不能在認同更多了!
很開心Free Spirit用如精準的文字寫出心養養又搔不到的感受~
*** *** *** *** ***
文字 / 駐站作家 Free Spirit
海外工作的挑戰有很大一部分是「人」。
這「人」包括公司內和公司外的人。公司內的人又可分為上司、同事、下屬;公司外的人則有各種合作廠商,還可進一步延伸到工作外的生活圈。
這每一層每一層,都是不同的挑戰,不管你是萬綠叢中一點紅﹝意即在海外公司的唯一或少數外國人﹞,還是八國聯軍﹝即團隊成員來自世界各國﹞,文化的衝擊和適應往往會影響工作方式和表現。
譬如說:
我曾經共事過的老闆有英國人、阿根廷人、日墨混血兒。英國老闆對於思考邏輯及表達方式非常吹毛求疵,喜歡一切按部就班而精準;南美老闆則常常天外飛來一筆,喜歡隨意丟想法刺激大家的創意。
日本下屬面對南美老闆往往不知所措,因為他們會把老闆的每一個靈光乍現都當成「指令」徹底執行,因此對他們來說,老闆簡直是朝令夕改,昨天才提出的idea今天又全推翻,累得大家人仰馬翻,殊不知老闆根本無意要他們執行,只是希望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挑戰能激發出更多idea。
但義大利下屬面對英國老闆也是很頭痛。他們喜歡自由自在地發想,往往要到最後一秒鐘才會有絕妙點子出現,英國老闆那種「凡事都要有萬全準備」的做事方式根本和他們八字不合,也因此總會看到英國老闆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然後義大利同事在最後關頭化險為夷。
又譬如說:
我曾經共事過的下屬有英國人、印度人、美國人、法國人、巴西人和日本人。
作年度績效評估的時候,我常常會先請同仁回顧他一年來的表現為自己評分。日本人往往面有難色,總覺得自己什麼事都沒有完成,心懷愧疚地不停道歉;美國人則會很開心很驕傲地大談某個成就,即使那在他的工作內容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英國人很會引經據典,說了半天卻搔不到癢處;印度人習慣為自己辯護,就怕你沒看到他的付出。
這很自然地反映出不同文化中,美國人從小就被鼓勵去看how good I am培養自信,日本人卻自幼就被告誡要注意 how bad I am以免危害群體,英國人被灌輸「真理越辯越明」所以一定要會論述,印度人則因為要從十億人口勝出的龐大壓力而容易表現出自我防衛。於是面對日本人的自貶傾向,要能具體提出他的成就予以鼓勵,面對美國人的「吹噓」,則要小小地銼銼他的銳氣,面對英國人的長篇大論要適時幫他找出牛肉在哪裡,面對印度人的自衛心則要正面肯定他的貢獻。調和文化差異其實非常有趣...
*** *** *** ***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