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多以前答應朋友要當她三個小孩的家庭教師,卻一直沒有時間實踐我的承諾。在今年寒假開始之初,我終於跟我的三個學生做了第一次正式會面,老大是十六歲的高二女生,老二是十二歲的國一男生,老三是九歲的小學四年級男生。
在開始之初,有個朋友提醒我,很難同時教導三個年紀差距頗大的孩子,朋友並取笑我,別一昧天真地期待會像電影「真善美」一樣,一下子就讓不同年齡的孩子樂意受教,甚至可以譜出和諧的奏鳴曲。
果不其然,第一次見面我就碰到軟釘子。那天,除了老大在客廳迎接我外,二個小男生都躲在被窩裡不肯出來,他們嚷著:「我不要家教、不要老師、不要上課。」在我跟小孩媽媽左哄右騙下,保證我不是來替他們上課的,只是幫忙媽媽負責寒假帶他們出去玩,小男生終於願意出來坐在餐桌上同我說話。
面對小孩非常抗拒老師的心態,我不能直接問他們問題,因為小男生會立刻反應:「你看,還不是在上課!」我只能隨意地聊天,問問他們學校的事、討厭什麼、喜歡什麼,漸漸讓他們接受這樣的型態,瞭解他們各自的需求後,再進一步去幫助他們。
在東拉西扯二個小時後,我舉古代兵法中「以下駟對其上駟,以上駟對其中駟,以中駟對下駟」的例子,讓他們分別比賽,學習如何是必勝之道,終於引起孩子的興趣,不再那麼排斥,高興地學著要如何才能獲勝,願意接受國文還是有用的知識,此時已是晚上十一點了。嗯!果然比我想像地困難些,我感覺自己像「國王與我」裡的家庭教師,如同一種異文化的接觸,需要先取得信任,才有進一步溝通學習的可能。
今天第二次見面,下午我帶老大、老二去參觀故宮的法國三百年畫展,回來一起吃飯,一邊聊天、一邊了解他們對國文的掌握能力,以及目前國小、國中、高中國文課本的教學方向。二個小男生普遍討厭國文,我試著讓他們在放假期間,還願意拿起國文課本,說說自己討厭它的理由,無理由的強迫背誦,以及凡句必「背」,是他們討厭的普遍原因。
經過二次會面,我大概能理解三個孩子的特性。老大對文學、歷史有興趣,心理有自己的想法,卻不一定會明白講出,希望自己多學到一點東西,但還不十分明白那是什麼;她對二個年幼的弟弟很有耐心,願意幫我一起安撫年幼的弟弟。
處於從兒童進入少年階段的老二,一方面渴望像弟弟那樣只想著玩就好,一方面卻也意識到自己必須更進一步成長,才能面對課業上的挑戰。但處於尷尬年紀的他,自尊心很強,對於別人教導抱著排拒的心態,深怕如果坦承認需要別人教他,代表自己是弱者;於是帶他去看畫展、問他任何問題,他都一付「好無聊」、「我不想回答」的抗拒心態,但一旦把焦點轉移他,問姐姐或是弟弟的問題,他卻會想要回答,他不想被動回答問題,卻願意主動向我展示他以前的畫畫作品。我覺得這個孩子有潛力、也想要學習,但卻害怕學習可能帶來的挫折感,擔心萬一回答地不如弟弟或不夠好,會傷害他的自尊心。
至於年紀還小的老三,一派天真且反應很快,只是有時候容易說出從學校學來的粗話。對於小朋友說粗話,我並不那麼引以為忤,我想等他再大一點,他會知道那些話是不雅的,不宜隨口亂說;我比較在意的是孩子以說粗話阻擋了回答任何問題的必要,剛開始我每次問他問題,他都以一句「屁啦!」回答,如果我只是停在這裡,告訴他不該這麼說的理由,那他永遠可以不必思考該如何回答問題,於是我不理會他的口頭禪,不斷地追問他,讓他必須想想該怎樣回答,而不是以粗話達到拒絕回答的目的。
三個孩子個別差異很大,必須因材施教。其實我並不知道自己能教給他們什麼,只是這幾年觀察台灣的教育制度,我覺得教育最大的問題不在學校教給孩子的知識不夠,而在學校使得大部分的孩子都害怕書本、討厭學習,這才是最嚴重的問題,孩子不認為學校教育對他們生活有任何作用,只是為了升學需求,阻斷了終生學習的意願。
我很幸運在求學過程中遭遇較少挫折,於是我有機會在僵化的教育體制下存活地比較久,直到我能自己體會教育的目的不在於知識本身,而在於教導學習的方法與態度,獲得學習的樂趣;問題永遠比答案重要,不會有最終的答案,如果有的話,那學習也就死了,只有舊問題引導出一個又一個新問題,讓個人不斷有動力去找尋進一步的答案與新的問題。
這三個不同年紀的學生就像一般台灣學生,他們並不特別天賦異秉,卻各有不同的潛力,只是能不能遇到機會讓自己的潛力發揮出來,並因此獲得信心。我並不想像一般家教,只解答他們現階段數學作業或是考試面臨的問題,無論是擅長或不擅長的科目,我希望讓他們至少先不要排拒學習,並願意試著去接近知識,體會除了課本之外,還有很多有趣的知識值得去探索,那麼學習才有可能成為可長可久的習慣。
朋友問我,現在孩子普遍生長在充滿電視、電腦、電動的環境裡,你有把握自己的魅力能超越聲光娛樂的吸引,讓他們有興趣接受你的說法,進入文學、數理、書本的世界裡?我坦白回答,我並不知道,就當做自己有三個這樣的孩子或學生,只能盡我的能力引導他們有學習的興趣,這不是一時三刻會有效果的工作,就當做是一種教育練習,期待能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有一點點額外啟發的作用。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