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03-17 11:49:37| 人氣9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老店新開張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幾天回公司時,看到一樓大廳的擺設與磁磚已經全部拆掉要重新裝潢,這是我第一次發覺大廳是如此大又寬闊。後來聽同事說,公司要把一樓大廳租給Starbucks。乍聽這消息頗為驚喜,那以後我就不必大老遠跑去買咖啡,但轉念一想,又擔心起我的荷包來,不知道以後是否會貢獻太多銀兩在那兒,可得提醒自己節制點。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想,這可是我們這家歷史五十年的公司,「第一次」把自己的門面租給人家。這表示以後人們第一眼看到這棟大樓時,第一個想到的不是報紙,而是星巴克咖啡。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真是一個玩笑。要是在十幾年前那個堅持「正派辦報」的年代,這事絕不會發生,只不過到了現代,「正派辦報」敵不過「商業辦報」,公司要是賺不了錢,什麼正派辦報的理想都惘然。

於是人們想出所有的開源節流方法,希望能使支出最少、收入最多,如何對既有資產做最有效運用,就能達到組織獲利的最高目標。在這樣的前提下,印刷廠除了印報紙外,也印些風花雪月的八卦雜誌,面積寬闊、地段良好的大廳只用做辦公用途太浪費,不如租給熱門的咖啡專賣店,一個月可以坐享數十萬的租金。

人們或許會覺得,還好當年大老闆有遠見,購置這些地段良好的固定資產,包括精華地段的數棟大樓、印刷機,如今都可以物盡其用,讓這些資產發揮最大的效益,經營者不必再多投入更多的資本支出,就能有新的收入進來。

那麼人呢?被視為報社最重要資產的記者,該如何再產生更多的剩餘價值?因此受雇於此的員工,也必須被「物盡其用」,發揮每個人的最高效益,用同樣勞力生產出不同副產品,取悅不同時代的消費者。消費者的口味隨著時代變遷而變化,經營者將產品換上新包裝,希望能獲得消費者青睞。或許人們會說,這個行業競爭太激烈,不得不如此改變,他們並不確定這樣的改變就能成功,但不改變就一定會被時代淘汰。

然而,這種說法只是使人容易在變化中迷失,還來不及抓住什麼就急著改變,為什麼而變的理由卻不一定知道,只會被外在環境變化牽著走,忘記人是影響時代變化的因素。面對快速的變化,人們總會慌亂,不知自己身在何處,要的是什麼?除了傾聽內心的聲音,捫心自問為什麼會來到這兒?最初的動力是什麼?它依然存在嗎?還有什麼是在快速變遷中站穩腳步的更好方式。

若一個組織在變遷當下,只顧著追求效益最大化,希望收入最多、支出最少,把手段當成目的,常常會導致荒謬的結果。而且整體效益的最大化,並不等於個別個體效益最大化之和,有時二者的矛盾會造成反效果。當媒體希望創造出更多樣化的產品,以滿足不同的消費者口味,因此壓榨記者的時間與空間,生產更多商品,卻不一定是更好商品,這種作法是否能達到它原先要吸引讀者的目的?

近年來,兩大報集團不斷在自己的報紙上,一波波促銷各種藝術活動,從還沒展出前、展出中到展出後,用盡各種行銷手段,包括請名家講評、記者寫稿、名人參觀等,日復一日向讀者洗腦非看展覽不可的必要性,彷彿如果沒去看就會後悔終身。

當自家報社活動的報導可以占去一、二個整版,而記者一天努力的結果卻擠不上一個小方格。這就意昧著商業勢力已經從廣告版面逐步蔓延到新聞版面,如同攀藤植物一樣從隔壁家的窗台伸展過來,最初只是一根延長的綠色枝葉,盤踞在空白的牆上顯得醒目,如果主人還是不斷給這株藤蔓施肥澆水,再不久二邊都是它的地盤,這些枝葉也不再那麼礙眼了。

但輕鬆點想,這不過就是老店新開張,把大廳「正派辦報」的大字,放到比較不顯眼的位置,換上「Starbucks」招牌,讓綠色美人魚掛在大樓外牆招覽顧客,裡頭工作的人照舊、薪水照領,這也沒什麼不好,就是改賣香淳咖啡而已。只是提醒人們下回來時,別忘了這裡賣的是咖啡,不該再有以往的期待,好好享受一杯卡布其諾,過個悠閒下午,那就了得。


Ps.這張照片來自3月17日的中時電子報,羅浮宮人員正在為歷史博物館即將展出的美索布達米亞特展做準備。


台長: colisa
人氣(9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