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6-20 20:48:34| 人氣8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流連忘返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昨天以前的日子都是灰濛濛的陰雨天,如果沒和人說話的時候,除了論文,就是看書。我發覺我讀書速度之快,一個下午就可以啃完一本,而且隨即興沖沖的跑到書架下搜尋另一本想看的目標。這是令人愉快的,吸收很多的包羅萬象,彷彿世界之大,每一件事都急待我去學習。

除了看新書,我也喜歡重複閱讀一些舊書。它們可能是我一直很喜歡的內容。喜歡故事的架構、書中文句對白、人物角色的詮釋。我常常想試圖發覺一個架構想透露出的訊息或意義究竟是什麼?我不相信一個故事的意義就只有從小到大我們被教導過的那一個,我一直懷疑,它們還有更多。。。

莎翁名劇當然也是其中我喜愛的部分,我喜愛的不是悲劇的本身,而是當中人物性格吐露出的字字珠璣。

人性,終究是該這樣被刻劃的。。是可悲?還是傳神?

莎翁的四大悲劇是:李爾王、馬克白、哈姆雷特、奧塞羅。

李爾王-
不列顛國王李爾分封國土已定,卻又突發奇想檢視三個女兒對父親之愛,有意據此重新調整分封比例。三女兒考黛蓮不加修飾的回答引起李爾心中不快,最後竟寸土未得。國土重新分配後的李爾遭受大女兒、二女兒冷酷對待,傷痛懊悔,轉而投奔三女兒。三女兒不計前嫌誠懇以待,並試圖為之報仇。卻終致兵敗而雙雙身亡。全劇以慈愛與渴望為始,轉化出自私、敏感與猜疑,終以罪惡戰勝善良告終。情感細緻,氣勢磅礡,誠為莎氏登峰造極之作。

最早我被強迫看的就是李爾王,小學四年級。
那時候我的印象是「這本書真無聊,怎麼都那麼深奧啊?」是的,對於一個小學四年級,天真快樂的小女孩,那時候的民風,她如何能了解李爾王悲怨的心情呢?
所以暑假作業裡心得報告那部份,『李爾王』沒有感想,只抄了幾句李爾王說過的話。但是那些話的意思是什麼?還是不懂。



-馬克白-
蘇格蘭將軍馬克白與班軻蕩平叛亂,班師回朝途中,經一森林,遇三位女巫,獲知重大預言。馬克白將因戰功封爵,終至身登大寶;班軻則身亡,其子孫卻世襲蘇格蘭王。兩人將信將疑,唯不久後,預言開始應驗,馬克白遂起篡弒之心。在其夫人的惡毒貪欲刺激之下,終於刺殺國王鄧肯一世。此後,鬼魂與陰謀迭出,暗殺與復仇交織,勾連出一幕幕權慾與貪婪不斷的卑劣劇碼。

全劇以貪欲始終,而此正是人性之大敵,尤以對權力為然。馬克白夫人慾念之熾遠勝過馬克白心中之點滴靈明,而過此一線,墮落之途便再無回路。

這個馬克白故事中最令人詬病的就是那個馬克白夫人。。
雖說我不認同女子無才便是德,但是一個女子如果喜愛嚼舌根實在毫無可取。這當中當然還包含這個夫人志過丈夫的部分,以至於馬克白(她的丈夫)淪為她貪婪攀取權慾的工具。

面對預言,人性是脆弱而易被操縱的。
馬克白與班軻面對預言的態度是孑然不同的方向,其實這也正是人性對此種言論態度二分類法的選擇。好奇心真的會燃燒出慾望的火光,而且越燒越烈,到最後落得被火光照出自己猙獰的面目原來是如此不堪、醜陋。
認份選擇一步一腳印的人會變成駝鳥心態嗎?(因為總是不趕往前奢想)還是應該去解釋認,份把眼前的處理好就等於把此刻踩穩才有籌碼展望未來?



-哈姆雷特-
英明果斷、智勇雙全的他在其父親的鬼魂口中聽到他叔父的惡行:謀害父親、篡奪王位、奸騙母后而成其王妃。王子於不動聲色中,調查一切屬實,不計己身榮辱、裝瘋扮傻,伺機為父報仇。最後,身入險境,試圖在叔父安排的一場比劍陰謀中,舉發其罪行。其目的雖然成功,卻也陰錯陽差,於比劍中中毒身亡。劇中人物怯懦、狡詐有之,果決、機智有之,善與惡明確對立,但均遭命運之神無情擺弄。

哈姆雷特是高中時我迷戀的經典影片,那時候會去研究這故事是因為迷上一個好萊塢小牌明星,他在裡頭客串一個不到三分鐘的小角色—刺客一名。為了看懂他到底在裡頭代表什麼,只好把故事翻出來徹底讀一遍。最後,我發現故事比他還有意義。但是哈姆雷特是位「總是想太多」的王子,卻是我對這個角色優柔寡斷的評論。


-奧賽羅-
威尼斯城將軍奧賽羅,英武精壯,與公爵之女熱戀成婚。後奉命出征,檢選凱西奧為副將,失意軍人伊阿古僅僅為了報復奧賽羅這項決定,處心積慮設計一連串陰謀錯導奧賽羅,教他貶斥凱西奧、手刃愛妻,最後真相大白之際,以短劍刺入胸膛,懊悔以終。全劇貫串忌惡與猜疑,巧計連環,將人性的狡詐與昏愚面,發揮殆盡。

忌妒、猜疑,真的是很可怕的事。
這也使得我去思考到底信任的本質是什麼?遇到感情就會難以克服猜忌嗎?

我不喜歡猜忌這東西,但是到底要透明到多少才能擁有恰如其分的私人空間?,因為這終究還是不能和既有的隱私空間相衝突,要不然就成了討好別人,苦了自己。

有人說自愛就能免去被猜忌,信心就能削弱去猜忌別人的慾念作祟。
但有時真的是很難的。自愛和信心真的能發揮懸崖勒馬的效果?如果是,那又該怎麼去培養?或者說讓別人去養成?有時候真的不是我們要在乎這個問題的。


「哈姆雷特」是四大悲劇中最早完成的作品,在這悲劇中,莎士比亞處理的性格缺陷是過於道德完美主義因而出現的優柔寡斷猶疑不決——這性格在太平盛世無可厚非,但當周圍出現很多偽善陰毒的小人,卻仍堅持著道德的完美、導致過多的自我批判質疑並缺乏行動的決斷力,會轉而讓自己、甚至是無辜的其他人陷入萬劫不復的險境。

哈姆雷特早就疑惑父親突然的死、母親快速改嫁給叔叔、叔叔繼承統治大權的過程。他為此鬱悶不樂。直到他遇見父親的鬼魂,告訴他,他面臨的邪惡有多大。哈姆雷特於是知道要負起重整乾坤的責任。

這樣險惡的環境,哈姆雷特竟然在行動能力上猶疑不決。

「唉,我真是一個蠢才,我親愛的父親被人謀殺了,鬼神都在鞭策我復仇,我卻只會空言發牢騷,以為這樣就是了不得的復仇了....」話才說完,他卻開始轉而自我批判質疑了:「萬一我所看見的幽靈只是魔鬼的化身,藉著一個美好的形狀出現,看準我的柔弱和憂鬱,向我作祟,引我進入沈淪....?」

另一次,他陳述自己的心情:「是默默忍耐毒箭高貴?還是反抗不公平的苦難高貴?」他徘徊於行動邊緣,遲遲不作決定。「懼怕不可知的死後,....偉大的行動在這種考慮下也會逆流而退....」

哈姆雷特衷心期望自己的復仇行動,是能滿足高貴、道德的要求,經的起死後的審判。但是復仇本身,既有還回正義的高貴性、又有傷害人命的不安感,矛盾弔詭之際,行動也不對、不行動還是不對!正是這種自我期許,哈姆雷特一再錯失復仇、還回正義的機會。

「我明明有理由....可是從不曾行動....是我過於審慎,還是我根本是懦弱?....我一再因循隱忍聽其自然....卻看著他們為空虛的名聲視死如歸....。」哈姆雷特一再錯失機會,但是反觀哈姆雷特的叔叔對於害死哈姆雷特,用計之毒、行動之快,哈姆雷特根本不是對手。等哈姆雷特的叔叔終於被哈姆雷特刺死,卻賠上了愛人奧菲莉雅、義人雷歐提斯與哈姆雷特自己的性命。整個復仇行動,完全沒有彰顯出正義。



「奧賽羅」的性格主題,談的是懷疑與妒忌存在心中不好好控制,太平盛世世尚無太大妨礙,但一旦周遭有邪惡小人善加利用,最終會變成放任自己的嫉妒、篤信自己的懷疑,而造成致人於死的冤屈。

這個善妒與容易懷疑的主角,就是奧賽羅。他的善忌與善懷疑,可能源自於他身份地位的曖昧——儘管是個主帥,卻是黑皮膚的摩爾人。他知道很多人因他的膚色對他口服心不服,背後叫他黑鬼。

奧賽羅娶得了美嬌娘,是個身份尊貴的貴族女兒,名叫苔絲狄蒙娜。苔絲狄蒙娜從奧賽羅坎坷的奮鬥史,看見奧賽羅內心深處的高貴,決定不顧父親的禁令委身相隨。按理說,這樣的婚姻因徹底相愛而何其美滿。 但奧賽羅身邊有一個奸惡小人伊阿古,他氣憤奧賽羅重用凱西奧而不是自己,又妒忌凱西奧能被賞賜,於是決定用奸計同時謀害奧賽羅與凱西奧。

有趣的是,這樣一個因妒忌而陰狠的人,選用的奸計,也是搧出奧賽羅的妒忌。他出於對自己妒忌心的理解,非常善於瞭解如何讓奧賽羅的妒忌日漸澎大,變成懷疑猜忌、最後篤信自己的懷疑:「像空氣一般輕的小事,對於一個嫉妒的人,也會變成天書一樣堅強的確證、引起一天大的是非。」

於是奧賽羅就面臨到一個嚴酷的考驗:他能不能控制住自己的妒忌性格,不讓它惡化成陰毒小人如伊阿古?不幸的悲劇正是在這裡產生——奧賽羅沒有變成伊阿古,因為他終究懂得負咎自殺,但他自己和深愛他的妻子,卻撤徹底底因他的妒忌猜疑日漸澎風,最終雙雙毀滅。

伊阿古不斷暗示奧賽羅的妻子苔絲狄蒙娜不貞。「惡魔往往用神聖的外表,引誘世人幹最惡的罪行。」他攻於心計,暗指苔絲狄蒙娜跟凱西奧有不軌之情,卻又立即偽裝光明的天使:「我承認我有壞毛病,我秉性多疑,常常會無中生有錯怪人家....如果丈夫不愛妻子,明知被妻子欺騙,也還是幸福的,最活受罪的,就是癡愛妻子,卻對妻子滿腹懷疑....天阿,保佑我們不要妒忌吧....。」

奧賽羅在這邊暗示邊勸導的過程中,妒火越來越中燒:「也許是我生的又黑又醜,也許是因為我太老....。」「我想我的妻子是貞潔的,可是我疑心她不貞節。你(指伊阿古)我想是誠實的,但我又懷疑你不誠實....,我一定要得到一些證據。」

證據還不簡單麼!完全未察覺險惡、徹底愛著丈夫的苔絲狄蒙娜不小心遺忘了一條奧賽羅贈送的手帕,被伊阿古放到凱西奧房裡,便成了苔絲狄蒙娜的罪名。苔絲狄蒙娜從未想過丈夫會懷疑她,她坦蕩的說:「我幾時有過可以讓我丈夫懷疑的理由呢?」伊阿古的老婆是個正直人,卻嗅聞出不安的氣息:「多疑的人往往不是因為有了什麼理由而妒忌,只是為了妒忌而妒忌,那是一個憑空生來,自生自長的怪物!」

最後,奧賽羅徹底被他的妒忌懷疑所攫住,徹底的失控了!伊阿古的老婆、也就是苔絲狄蒙娜的閨中密友跟奧賽羅保證:「我敢用我的靈魂打賭她是貞潔的!要是您疑心,趕快除去這思想,它是您心裡的污點....」,奧賽羅卻連伊阿古的老婆也懷疑:「拉慣皮條的人,天生的利嘴....。」

奧賽羅終於親手把苔絲狄蒙娜扼死。可憐的苔絲狄蒙娜到死還不知道她到底犯了什麼錯。伊阿古的妻子知道大錯已鑄成,竟然只是為了一條手帕,大吃一驚,她解釋了手帕不過是苔絲狄蒙娜不小心遺失,被伊阿古拿去利用的,大罵奧賽羅:「想你這樣一個蠢才,怎麼配得上這樣好的一位妻子呢?」奧賽羅自殺了,死前說:「你們應當說我是一個在戀愛上不智慧、過於深情的人,妒忌心一旦被煽動以後,就會糊塗到極點....。」


「李爾王」這齣悲劇,跟其他三大悲劇最不一樣的,就是性格弱點在戲劇一開始就呈現,不像其他三齣戲,性格弱點漸次發展到不可收拾。

李爾王最大的弱點,就是長年活在顯赫尊貴的地位中,已無法分辨何為虛偽的奉承、何為真實的感情與忠實。當他自覺年老時,決定把國土分給三個女兒,他對女兒們說:「我現在就要放棄我的統治、領土以及政務了,請告訴我,你們當中哪個最愛我?情愛最篤者,邀賞最多。」

這日日被臣子屬下虛捧成為習慣的國王,竟然完全忽略了最真實的情感,往往在於忠實的付出行動,而不是口中曼妙的言語。果真三女兒為難了:「怎麼辦呢?我心裡愛,但我口中不會說。」就這樣,三女兒被視為不愛父親的不肖女,被趕出家門。這個趕出家門沒有財產的女兒,連帶考驗了兩個分別來提親的鄰國王子對情感的態度:其中一個放棄提親,另一個仍相信三女兒內在心靈與情感的高貴,把三女兒帶走了。

三女兒走後,悲劇立即發生。父親一無所有以後,竟然發現兩個女兒情感立即轉變,嫌父親脾氣不好、嫌父親伺僕太多,鄙視嫌厭的言語不斷,最後李爾王憤而出走,成為居無定所的流浪老人。他這時候開始想起不擅言語的三女兒卻無顏面對。流浪日久,李爾王因內心苦痛不堪而瘋了。

後來透過一忠心耿耿的忠僕的幫忙,李爾王終於與三女兒見面,並在半清明半瘋傻中,懇求三女兒原諒,被三女兒擁抱,破碎的心得安慰。誰曉得劇情急轉直下,立即發生三個女兒間的戰爭,三女兒竟然慘敗被俘,儘管大女兒二女兒也惡有惡報的死了,國土由其中一個正義的女婿執政,但三女兒已被絞殺,李爾王也心碎而死。

李爾王終於找到完全不需要依憑外在任何添加的財富權勢,便可以擁有的真愛。這是他當年為王當政時,永遠無法明白、無法看清楚的。


「馬克白」,是四大悲劇中最後完成的,在性格描述上,比諸前面三大,是更成熟、更辛辣、更單刀直入。而探討的主題:一個人是如何從僅只是欲求願望,到最後會犯下不可赦的罪行的心路歷程也非常的驚心動魄。

一個預言的應驗,讓馬克白對另一個預言有所覬覦---作一國之首。
他內心深處的野心隨即生發,他碰到的嚴峻考驗是:如何處置這預言引發出來的野心!

當馬克白碰到女巫之前,他略有所感,不安的說:「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陰鬱又這樣光明的日子。」的確,野心運用得當,是蓬勃的朝氣;運用不當,是毀滅的淵藪。

女巫預言馬克白的同時,也預言另一個大將班軻的子孫將世代為王。
馬克白問班軻:「您不希望您的子孫作王嗎?」班軻毅然決然回答:「你若相信女巫的話,就會想辦法把王冠攫到手裡。魔鬼為了要陷害我們為惡,先在小事上取得我們信任,然後讓我們在重要關頭墮入他的圈套。」

馬克白卻無法像班軻一樣毅然決然。他猶疑著:「這神奇的預言到底是凶兆還是好兆?是凶兆,為何保證我未來的成功?是好兆,為何我毛髮悚然心怦怦跳失去常態呢?」馬克白在這時已隱然浮現殺人的妄念。

不幸的是,馬克白的妻子比馬克白面對罪惡要心狠手辣的多。「你會達到高位,但是你天性憂慮過多、太重人情,有野心,卻缺少奸惡,你想用正直手段達到崇高企圖,事前顧忌太多....。」於是馬克白夫人扮演起催逼馬克白的角色。

馬克白在一次宴會後暗殺了國王鄧肯,鄧肯之子逃往國外。馬克白得到了富貴,取得王權,一如預言一般。但他卻失去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平安的心。

「究竟怎麼回事?一點點聲音都嚇得我心驚肉跳....大海裡所有的水,能夠洗淨我手上的血跡嗎?」

「從這一刻起,人生已經失去它嚴肅的意義,一切都不過是兒戲,榮名和美德已經死了,生命的美酒已經喝完,剩下來的只是無味的渣滓。」

心狠手辣的馬克白夫人卻彷彿無所動:「我手跟你一樣染了血,臉卻不像你這般蒼白!」


班軻抗拒邪惡試探的個性,開始讓馬克白不安:「他高貴的天性中,有一種使我生畏的東西,他敢作敢為、又有智慧膽勇;除了他,我誰都不怕,只有他的存在使我不安。」

馬克白作惡以後,開始懼怕正直的人,進而與正直的人為敵。

他又想到女巫的預言:「她們說他的子孫會為相繼為王。這不是把一頂不結果子的王冠戴在我頭上、把一個沒有繼承人的御仗放在我手裡,最終是給班戈所有的好處。所以我作惡,在良心上負著如此巨大的罪咎不安,只是為了讓他們登上寶座?不,我不能忍受這樣的事。」 這段描述馬克白心路歷程的獨白,道出多少由一點點的試探、到最終走上滔天罪惡不歸路的人性幽暗!

經典的作品實在令人流連忘返啊。。

台長: 娃娃
人氣(8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Recommend |
此分類下一篇:【Life】月光藝文區
此分類上一篇:【Magazine】Beauty and the Beast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