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我在興趣欄上填一個我最有興趣的事,
我想我一定會填環遊世界
有人說,
小時後的記憶總是最不鮮明的,所以帶很小的小孩子出國觀光是浪費錢.
但我不這麼認為.
我第一次出國是幼稚園中班,到日本和韓國.
日本的course很傳統,東京,大阪,福岡,熊本,奈良,瀨戶內海,長崎..等
我記得去看阿蘇火山那天天氣很熱,
為了要去看火山噴口自然景觀還排隊排了好久
(因為同時好幾個團在那排隊搭纜車)
到長崎參觀蝴蝶夫人館,看到二次世界大戰時原子彈留下的足跡
原子彈炸開時,正在活動的人其影像或內臟骨頭都會被投射到牆壁上.
我看到的是一個人正好在爬樓梯,原子彈輻射把他的骨頭樣子都印在牆上.
足見原子彈輻射威力之強大,蠻可怕的...
在瀨戶內海搭船過夜,好像是從別府搭到神州.
我在船上吃了好幾包海苔,也第一次在船上過夜,看到日本的夕陽西下..
到奈良公園玩時,看到好多梅花鹿,跟梅花鹿照了好幾張像,
外公還買了個梅花鹿別針送我,幫我別在衣服上..
到東京當然有到迪士尼,
我在那看了遊行表演,還買了我的第一隻米老鼠
從此養成了我睡覺只抱米老鼠的習慣..
到秋田參鐘乳石洞,洞內幽涼的氣氛和尖尖的鐘乳石,是很特別的景觀.
不過當時的記憶覺得那裡看起來陰森森的..
還有到熊本城,金銀閣寺..等著名景點
韓國的印象比較籠統,大概是只停留幾天的關係吧(重點在日本)
記憶中韓國參觀的景點比較少,都是城市與城市間的購物與覓食.
對於韓國文化也很粗淺的停留在穿著寬鬆傳統服飾的韓國人身上.
還有韓國女人梳包頭,男人留二撇小鬍子.他們愛吃烤肉.
看到每戶人家的陽台都用好幾只大甕在醃韓國泡菜
每到慶典就會拿五色鼓跳舞助興.
我覺得韓國不管在歷史或文化上都處於一種雙色重疊的曖昧地帶
(中華與日本文化的重疊)
換言之,也就是自己本源文化並不特出.
不過,近幾年韓風大盛,加上西風東漸,韓國又不只雙色彩了
可能還夾雜著美式嬉皮風..
第二次出國是高二春假,到澳洲.
澳洲是個好地方,氣候舒適宜人.
又因位處南半球,周圍沒有其他板塊相碰撞,所以終年無地震.
氣候上來說也是終年無颱風的(不過理由是什麼我忘了)
那時台灣還沒有無尾熊,所以到澳洲看無尾熊就是一項很重要的行程.
澳洲的無尾熊多到要被射殺,因為繁殖太快.
尤佳利樹來不及長那麼多樹葉給無尾熊吃,有些無尾熊就亂啃樹皮
結果尤佳利樹還沒來得及長葉子就死掉了,變成自然環境遭到破壞.
後來澳洲政府決定偷偷射殺無尾熊,可又不希望讓世界其他各國知道
怕被動物保育團體指控侵害動物生存權.
也怕他國提出贈送無尾熊以示友好的建議.
澳洲不希望動物破壞環境,又不想別人幫他養那些過剩的無尾熊
因為無尾熊除了是他們的澳洲獨有象徵外,也是為他們帶來商機的活廣告.
(有點像是,我不要也不想給你的複雜心態)
還有看剪羊毛,用電動機器(有點像大隻刮鬍刀的東西)把羊毛整張刮下來.
雪梨歌劇院,俗稱澳洲大貝殼.是必到之景點.
坐船橫越雪梨港,看著名全球,造型特殊歌劇院的磅礡氣勢.
雪梨塔是澳洲及世界地標之一,也是南半球最高建築物.
其蓋法有點像漏斗.頭尾寬大,中間細小的直立式建築.
中間細部以纜線支撐,避免高塔攔腰折斷.
塔高325公尺,有三個高速電梯,從塔頂搭電梯至塔底只要40秒左右.
塔上能360度旋轉,把雪梨的景緻盡收眼底.
導遊說,
雪梨塔是由46個預先配製好的桶形結構組成的塔柱所支撐著,
56根電纜將雪梨塔固定住,若將這些電纜相連接,
長度足以從雪梨沿伸到澳洲中部ALICE SPRINGS.
雪梨塔的獨特設計能使它抵禦強風的侵襲及地震,
但在澳洲幾乎未預測有地震發生
除了雪梨,還到布里斯本和坎培拉.
布里斯本像我們的台北市,熱鬧,五光十色.
坎培拉則像花蓮,乾淨,街道寬敞人少.
兩城市中,坎培拉是澳洲首都,但布里斯本比較先進.
有人覺得奇怪,為何布里斯本不是首都呢?
是醬的,澳洲在選自己的首都時,坎培拉和布里斯本呼聲都很高
坎培拉代表提出的理由其一是,坎培拉較具首都的莊嚴氣勢.
其二是,布里斯本的發展已達飽和狀態,而坎培拉遊客較少.
若坎培拉當選澳洲首都,定能為坎培拉帶來無限商機,成為澳洲新景點.
就這樣,坎培拉成為澳洲的首都.
到澳洲,每件事都令我印象像深刻,不過,最深植我心的是看到澳洲夜景.
我很喜歡看夜景.
因為我覺得在遠離塵囂之處俯視繁華的絢爛是件很美很浪漫的事..
第三次出國是我剛考上大學那年到加拿大.
加拿大是個處處皆美景的地方.
湖水是藍綠色的,冰河不斷融雪,流入湖中. .
這個國度美到有點像童話故事中會出現小精靈和仙女的地方.
除了俯拾即是的美景外,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溫哥華人的友善
以及把高中地理課本所說的加以印證
溫哥華是華人最多的地方,所以到哪都可碰到台灣或香港來的炎黃子孫.
我們是落磯山之旅,所以幾乎都在參觀湖泊,冰源,瀑布,峽谷等自然景觀
像瑪琳湖,美迪森湖,硫森湖,傑士伯國家公園..等.
我最喜歡的是布查花園.
那是個相當漂亮的花園,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去看看..
這個花園我再怎麼描述也不會有親自觀賞來得美..
是個很精緻的花園.
其實,在維多利亞港口廣場讓攤販藝術家幫自己畫Q版肖像畫,
聽流浪歌手吉他演奏,吹風笛,或在市區內踩腳踏車
有時候或許也是另一種意境上的美.
許多年後,或許會忘記曾到那個湖泊的名字或哪個湖究竟是哪個湖?
但我想我永遠也忘不了港口前那份閒適的喧囂擾嚷.
腦海中傳來的不是吵雜聲,而是那悠揚的蘇格蘭風笛..
以及到處都是圖騰的維多利亞街道..
第四次出國是大三寒假,到美國San Diego(聖地牙哥)
這次不同,是我自己一個人出國.
當我一個人推著行李出洛杉磯航站大廈時,我覺得很得意,
我終於踏上夢寐以求的美國國土了
一個女孩子,
跟其他幾個年紀相仿的年輕人,
搭同一班機,同樣目的,來到了這..
機場閘門外好多來接機的人,沒一個我認識,可是心中那份雀悅不會比較少
我打算半自助旅行..如果有機會的話.
到美國,其實是去遊學的.想先感受一下美國留學生活和美式教育.
因為在大四前,我從未考慮將來畢業後會留在國內繼續發展
我想出國唸書,拿美國律師執照再回來.
所以我從來都是朝托福方向在準備.
在美國的那段時間,我發現自己成長得很快.
因為當自己被丟到人生地不熟的環境時,學會自己解決問題是很重要的事.
那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呢?
我覺得是勇氣.
在美國,我住寄宿家庭.
我和同團的其他學生一樣,都付了500美金給自己的寄宿家庭.
可是,別人的寄宿家庭是天天接送上下課,我是自己天天搭公車上學.
搭公車上學,對我來說並不困難,在台灣早就習慣了.
唯一不同且麻煩的是美國公車週一到五只營運到七點半.週末到下午五點.
這對我來說相當不便,因為只要我晚一點點下課,我就沒有車可以回家了.
如果我嘗試從學校走路回家的話,要花三個半小時才會到家.
我去的時候是冬天,溫差很大,
白天20幾度,越到中午越熱幾近32度左右.
下午開始下雨,打雷,氣溫開始下滑,到傍晚是乾燥的寒風,
六點後開始不定時下冰刨,入夜後氣溫更低,過午夜是零下1-2度.
我的房間是木造的(以前是車庫.穀倉)
沒有暖爐,房門不能鎖,40瓦燈泡2個,六塊肥皂,4個蠟燭.
我的homestay不准我晚上10點後進屋裡和他們一起看電視
我只能待在我加蓋的房間中點蠟燭寫作業
每晚睡覺,我都要穿起所有的家當,
毛衣,羽毛衣,毛襪,頭套,圍巾,手套,還要戴太陽眼鏡,不然會冷得睡不著..
我記得最悲慘的一次經驗是..
有一次回家的路上忽然下起了冰刨,全身被淋得溼透還不斷發抖,
回家後我想洗澡,可是一直沒熱水
我跑去問女主人為什麼沒熱水?
她跟我說,那熱水有一部份她之前洗時用掉了,剩下那些要給她老公用
然後跟我說:
Cold water will be ok ? Hot water is not for you.
I am really so sorry..
接著說加州限電,另外燒熱水給我用那她得再付錢,叫我忍耐一下.
等我洗完澡出來他們夫妻倆不見了,留了張字條叫我自己熱冰箱的食物吃
我打開冰箱,看到他們上個禮拜給人請客包回來的剩菜Mixco-roll 2根.
我用微波熱了40分鐘,拿出來表皮是熱的,裡頭咬下去卻還是冰的.
再打開冰箱一次,裡面只有芥末醬,奶油,大蒜和冰塊..
從我住的地方如果要走出去吃,最近的店要走1小時.
我又沒有車,所以只好再回去吃那2條冰墨西哥捲.
吃的時候忽然覺得自己好可憐,邊吃邊掉眼淚 . .
在美國遇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事,卻也是很特別的經驗..
如果我在這邊寫,三天三夜也寫不完..
雖然晚上在寄宿家庭中過得不是很好,
不過白天我都會盡量去體會不同的校園生活,運用他們的資源
到後來,我幾乎都不去上課了
我和同學自己到各地方玩,照著旅遊書上的景點一個個玩到完為止.
所以,在我回國前,聖地牙哥每個大小景點我都瞭若指掌,
他們的文化及生活我也很熟悉.
我最得意的事,不是帶著張結業證書回來,而是我真的自己去旅行了.
帶著滿滿的難忘回憶回來..
我並不會為了沒拿到那張聖地牙哥大學結業證書而覺得後悔
因為我覺得那張證書能給我的只不過是承認我曾在那學校待過
我想要的是吸收當地精華,開拓自己的視野,看看別人的特色與進步.
相信嗎?
我曾一個人與美國警方交涉,為了同團學長的清白.
最後交涉成功離去前,一排的警察向我行禮致敬
其中一個豎起大拇指告我:You,did good job!
曾經駕車在高速公路上狂飆,
只為要從這山頭趕到另一山頭的海岸邊欣賞美國日出的霎那..
到豎有Hollywood字牌的山頂上俯視 Los Angeles的街景
然後發現在美國這個自由富足的樂土上其實也存在著龐大的流浪族群
窺見原來我們從小所唸的西洋文化史原來只是人家整部歷史中冰山一角
而且我們的教學方法顯然本末倒置.
今年我25歲,曾經飛到過這個地球上其中的的五個國家.
最用心走過的,是這個..
也是從這個開始,我學會了每到一個城市就買張名信片寄回家.
在postcard上,正面印著當地的風景,背面記載著我當時的想念與心情. .
或許,是想跟名信片賽跑吧,看看誰先繞過那個半球,回到台灣的家中. . .
我喜歡這種感覺 . .
這種不管過了多久,當我有一天再翻出這些泛黃信件時,
仍然可以嗅到屬於那個遙遠國度熟悉味道的感覺. .
生命,就應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句廣告詞,出現在曼士得咖啡中..
很多瘋狂的事與點子,也只有年輕才有本錢去經歷實踐..
出國走走,確實可以增廣見聞,使心胸開拓不少,
學到很多在學校學不到的事,看到在教科書上看不到的須臾美景..
旅行,需要一點瘋,一些夢想,以及,一顆好奇探險的心..
所以,
如果說..
美麗人生是個完整的句子..
年輕是當中的主詞,
體驗愛戀與受創感是當中的受詞的話,
那麼放膽去飛就是這個句子中的動詞..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