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魅影自從2005年1月7日上映以來我已經看過3次了
我保存每一張電影票根.宣傳單以及購買7百多塊錢的電影原聲帶.
看完這部電影第二次回來後
我就發揮網路無國界的特點--抓下350幾張劇照
特別開了個*歌劇魅影*資料夾
寫論文閒暇之餘還上圖書館蒐集研究這個音樂劇的歷史
每當我電腦開機我就可以看到phantom 和 christine 在歌劇院下的地窖
每晚我必定聽完一次原聲帶雙CD的內容
今天金球頒獎典禮在洛杉磯希爾頓飯店舉行
台灣早上9點多東風電視同步播映
為了看這個轉播節目我推掉一早所有的約
我多麼期待歌劇魅影能得到當中任一獎項
只可惜並未如我所願..
但它還是我心目中最美的一部電影.
其實一直有人在爭論到底這算不算是一部電影?
它屬於電影風格?還是終究只是部音樂劇?
在網路上我看到有人大罵Andrew Lloyd Webber
要他還是滾回去搞他的音樂劇就好了.不要和電影瞎攪和.
老實說我還挺佩服Andrew Lloyd Webber的
畢竟一個音樂人有理想與勇氣把音樂劇轉型成電影版又有幾人有?
一部電影的誕生最原始是因一個夢想而啟發
電影好不好在電影配樂和攝影手法上可以明顯感覺出來.
我不覺得這部電影不好或者缺點太多.
相反的
扣除掉我覺得這個故事很有趣之外
我真的很欣賞劇中每一位演員表現以及他們幕前幕後的用心
據說這部電影花15年時間才終於等到2003年的9月15日開拍
有人對音樂堅持
有人對美術執著
服裝的考究. 場景的細緻. 加上演員們並非人人音樂班出身
這些零零總總加起來看得出許多心血與創意交互激盪.
有努力並不見得代表有收穫
但是有努力的確是應該被給予肯定.
這部影片沒有拿獎看起來像是被其他電影給敗陣
但不表示就是部比較差的電影.
對於除了這部電影外的其他影片也是同樣道理.
一個作品的出現必有其存在價值.而其價值也應值得我們給予尊敬.
網路上有朋友發表:花260塊看這部電影浪費錢 要片商退錢.
或者表示:不懂到底為何整部戲都從頭到尾唱不休?
也有朋友談到看不懂.內容亂七八糟.
事實上
這本來就是由音樂劇轉型成電影.
保存原有的呈現方式為的是讓原作改以電影方式展現以讓更多人能觀賞.
因此以電影翻拍用故事作鋪陳佐以舞台劇表現十分切合
否則將喪失音樂劇中蘊含的高雅氣質.
至於有朋友們被劇情弄得暈頭轉向 看完了還迷迷糊糊的不懂到底在演什麼
這應該就不能算是看不懂的朋友們在對這部戲吹毛求疵了.
因為基本上會對於*歌劇魅影*感興趣的朋友
在來觀賞這部電影前應該或多或少有故事上的了解
或更甚者說有許多人還是做過功課才來觀賞的.
這並非一個在一無所知狀況下購票的人觀賞就能立即獲得娛樂效果的影片.
它是部看完內心會因音樂而產生無限迴盪的充實與舒暢滿足感
power of music 的確是這樣
看完後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angel of music在飛翔
但要有這種領悟是必須事前對故事要有些許程度上的了解才行的.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是部好電影 我個人認為.
它是部由音樂劇成功轉型躍上大螢幕的電影.
光是這個勇氣就值得肯定.
電影不斷推陳出新.
音樂劇以電影之姿出現
現在是異數(也是藝術) 未來將會是前輩(值得尊敬).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