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六日,遞上了辭職信。
四月二十七日,老闆娘特意到公司來找我和Betty「傾偈」,叫我們再考慮一下。
與老闆娘對話後,再細想一番她的話,但還是決定離開,出去闖闖。
工作辛苦無疑是第一大要走的理由。雖然老闆和老闆娘也說一年裡頭只有三四月的年報期,和七八月中期報告期比較辛苦外,其餘時間也不難過,而且那兩個時期過後也會給我們幾天假期休息,又說會嘗試輪班工作制度,不用一個同事一日內直踩十多小時。如果可以實行的話固然是好、我們也一定較為輕鬆,但要建立和實行一個制度並非一朝一夕,而且客觀的條件也不理想。自我加入公司以來,公司曾經兩度登報招聘,我也親眼看到,每次的來信寥寥可數(兩次也不過十封),要從中尋找適合人選更是難上加難了......何來足夠的人力資源讓我們實行輪班制呢?不是我潑冷水,只是真的很難教人樂觀。
但話說回來,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我不想浪費自己的時間在一些我根本沒興趣的事情上。不是我對翻譯沒了興趣,而是對財經翻譯沒有興趣,甚至有點生厭。其實一開始自己對商業、金融方面的興趣就不大,只因為是翻譯,總算是自己興趣的一部份,於是接受了這份工作。但一直做下去,開始覺得沈悶刻板、索然無味。我不會完全否定這份工作讓我學到的翻譯技巧,但從這份工作得到的滿足感太少了:我們的翻譯從來不會有人讚好,只會有人因為想「壓價」而投訴我們譯得差;在客人或中間人公司職員的眼中,我們這些所謂的翻譯人員,其實根本沒甚麼技巧可言,只是把東西抄來抄去,copy & paste就成了,這些事他們自己也能做到。
的確,拿一本招股書來說,當中有很多部份是「例牌菜」,這些我們只要參考別人的就可以了。但我們有很多時候,真的要動腦筋自己譯的。不過,所翻的東西,語言生硬,很公式化,而且有時候很累贅,但行內習慣是這樣翻,你要是想來個創新,人家也不會習慣和接受,而且也無此必要。所以,翻譯這類東西,很難讓我得到滿足感或成就感。決定離開,這應該是最大的原因。
我的目標是做新聞方面的翻譯,起碼每天發生的事不盡相同,應該可以給我更大的發揮空間吧。鴨仔、阿嬌,希望可以跟你們做到同行咯。
Anyway,讓我先去完旅行回來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