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hotox.pchome.com.tw/s08/cl365_pc/1/124616467645)
看這本書,你一定要明白:厚黑即仁義......白天和黑夜,都是同一個世界。
所以不是劃開二元。
正、奇之變,說的是同一本兵法;禮教、邪說,刻劃著同樣一顆人心。社會病了,是以前病了還是現在病了?宗吾先生告訴我們:厚黑自古已然。那麼......病一直都在,只是運行到一個角度,剛好被我們看見。就像月亮運轉到某一天晚上,我們突然發現它圓了.......厚黑,自古已然。
有些話總是虛言。例如存理去欲、例如純善無惡,諸此種種,天方夜譚。比起宋儒,老子誠懇多了:「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事實是:誰都不可能離開影子獨自生活,不論燈打的再亮。黑暗有生存權。不要說笑地想把心鍊到純白純善,生在紅塵的第一秒,就沒有任何的一顆心,能叫純白。陰影面一直都在,厚黑永遠會是人的劣根。
所以不是跟影子打架。
潮起、潮落,總是大海,卻是影響著漁民的收獲;月圓、月缺,都是月球,卻是牽動著心境的起落。順應變化,於是成了很重要的生存本能。而直到如今,我們非得承認:資本主義的功利思想已經深入社稷。試循其本,眾之所欲愈甚,巧智之計愈繁。但問題不在於怎麼存理去欲,而首先在於怎麼隨緣安身。順著潮流走,而不迷失。
所以不是同流合污。
知機,才能隨緣。
一條打了結的繩子再怎麼用力拉它,結也不會被打開,反而只會更緊。所以要知道那是什麼結,才能找到釋結的契機。況且,凡是繩結,必從結中解,不可能從兩端拉。你要轉變整個病態思想氾濫成災的社會,就得先沉進去看一看發生什麼事。可惜,總有些抱仁抱義的局外人,太天真地想拉我們一把。一拉之下,有一個叫厚黑的結,越來越緊。
所以不要越幫越忙。
生於當代,豈是君子能無所爭?乃眾之所欲愈甚,巧智之計愈繁。智計所生處則多坎險陷窞,避之又倚機奇。往復環成,終不得解。無欲之心不可慕,無計之樸不可有,天下傾隅,百欲失根。所謂「我無為而民自化」,笑若天方。
莊子說的很清楚::「以巧鬥力者,始乎陽,常卒乎陰,太至則多奇巧。以禮飲酒者,始乎治,常卒乎亂,太至則多奇樂。」於是你看到了:結怎麼來。而更明明白白的道理是:時代的演變,是不可能回去的。
沒有人有時光機能回到社稷生病之前。
更何況,你所謂的健康,沒存在過。
所以不是要治病。
廣義來說:治病的人有兩種:一種叫西醫,一種叫中醫。而嚴格來講,治病的只有西醫。中醫只治人不治病。今天談到厚黑,一種手段運用的流行,一種邪門心態的氾濫。我們的目的不是放縱它,也不是禁止它,而是安置它。很多東西只要擺對地方就不會作怪,反而有利。很多病只是四大不調,只要陰陽五行調一調、理一理,機能一平衡,自然就好了。就算不是單純失衡,而牽涉到什麼病毒、細菌,身心一健康正常運作,也自然沒有它們作怪的份。
所以不是不談厚黑,而是用力的談。
問題在於怎麼談?
莊子云:「言者,風波也;行者,實喪也。風波易以動,實喪易以危。」你一定要把根本放進去,喪失根本的厚黑學沒有價值。市面上的厚黑書籍不是不能看,而是根在不在?根本不在,就是「行者,實喪也。」不是隨便就可以談。那是很危險的事。
大家想學心計,想學口才技巧,想在孫子兵法裡找謀略法門。諸此種種,不勝枚舉。那就像是:一群各擁有真刀真劍的小孩,拿刀劍來嬉戲。不用說,劍利智鈍,必危。大人也未必懂的用劍。運劍之本,在於俠心,而不在滿十八歲了沒。學孫子兵法,一定得從始計篇看起。兵之五事:「道、天、地、將、法。」試問,你們使用兵法的「道」何在?潛謀銳於明刀,失道者,危甚!
厚黑之本在哪?功利?名位?那很誘人,就跟殺人越貨一樣。財貨終是身外物,喪身以求之者,謬矣。既然問了,那麼更深一點的問:你人生的根本又在哪?什麼又是你一生最終所求?難道你不是為了達到那個方向而努力的嗎?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所以生命自有其方向,不是盲目,不是膚淺。
問題是:你懂不懂?懂不懂厚黑即仁義?
厚黑、仁義,不過是達到「道」的正、奇手段。欲望本存於我心,菩提亦存於我心。心統性情,欲望與菩提不過是吾之雙足,以實踐吾心之道。立命於天地之間,要往哪走卻得自己決定。人生的意義為自己所賦予。
萬物雖有陰影,卻也有向陽面。我們不用刻意去挑戰這個事實,去剝離與我們相依相伴的影子。談到影子的存在,總是有人說:「我們可以面向陽光。」這當然沒錯,但是偶而我們也喜歡躲在陰影的庇蔭下乘涼。人都有正邪兩種心念,我們在人前盡力表現美善,卻偶爾也得在私底下稍稍喘息。
天分陰陽,地蘊剛柔,一既生二,兩端的存在自然都有其意義。尺蠖之屈,求其伸也。如果一昧著斥責黑暗,驅逐陰影,那麼正面的光明也將難以穩定存在。取而代之的,就是正邪不分的病態混亂了。
所以陰陽不是對立。
關鍵在於分野。
根本不可喪。向陽面,向陰面,為什麼有其分野?不是想當然爾。可別忘記了:除了陽光和影子之外,最重要的是:「你」的存在。
看這本書,我戰戰兢兢的告訴自己:「你一定要明白:厚黑即仁義......白天和黑夜,都是同一個世界。」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