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上的空白之地已經不多了,但人心裡的空白之地卻很多。」
這是商業週刊大旅行那一期 , 鐘文音在 "找回對自我坦白的勇氣"裡說的 ,
以前我看過鐘文音的情人城市 , 才知道莒哈絲是多有名的作家 ,
才知道卡蜜兒這位才女與羅丹而發瘋的愛情故事 ,
沒想到今天意外的從商業周刊裡得知 , 寫那本情人的城市的鐘文音 ,
是因為生命遇上結束多年感情 , 與創作上兩大 " 生命擱淺期 " ,
才寫出來的 ,讓我很意外哪 !
當時的她35歲 ( 和我現在的年紀相同 ) , 不斷自問著...
我已經過了戀愛的時節嗎 ? 可以不用在為愛情而活嗎 ?
她處於強烈的不安之中 , 卻很難說出口 , 也不敢面對 ,
於是她決定離開 , 想從兩個女人身上找到答案 ,
這兩個女人 , 一個是法國傳奇女作家莒哈絲 , 一個是天才雕塑家卡蜜兒 .
莒哈絲在七十歲那年出版了" 情人" 一書 , 讓她得到法國最高的文學獎項 ,
一生中創作不斷 , 共完成了七十部作品 ,
卡蜜兒本才華洋溢 , 19歲遇上著名的雕塑家羅丹 ,
成為地下情人長達15年之久 ,
然而失去羅丹, 讓她位愛情發瘋 , 最後在精神病院裡度過一生 .
鐘文音因此來到法國巴黎 , 在莒哈絲的故居 ,
咖啡館想像當年她寫作不輟的樣子 ,
想起莒哈絲並沒有沉醉於戀情裡 , 雖然年紀很大了 , 依然埋頭寫作 ,
還不準年輕的情人跟她說話 , 打擾她的創作 ,
寫到死的最後一刻 , 讓鐘文音瞬間理解並震撼著 ,
莒哈絲常說一句話..情人微不足道 , 哪怕沒有情人 , 愛情卻是永存的 ,
她一生情人無數 , 也曾結婚生子 , 卻從不曾因為感情羈絆而失去創作能量 ,
甚至在莒哈絲的墓園裡 , 墓碑上不改名 , 卻棄掉父親的姓 ,
因為她是她自己 , 不需依附在任何家族或婚姻關係的名下 ,
在當年是非常勇敢的 .
鐘文音發現...莒哈絲的創作 , 不在於愛情 , 不在於年紀 ,
有個更深的根源..對自我的坦白 .
那是鐘文音沒有卻想要的 , 而卡蜜兒卻是她的反面 , 一個借鏡 !
在走訪卡蜜兒住的精神病院巧遇一位舞者 ,
在醫院的空間裡跳著自編的卡蜜兒獨舞 ,
這位舞者已經57歲了, 跳這舞30年了 , 舞步有時有點微顫 ,
有一幕還褪去全部衣裳 ,
表演卡蜜兒為羅丹的裸體模特兒 , 鐘文音當場非常震撼 ,
因為看到一位完全接納自己年紀 , 不怕別人目光的女性 ,
展現出豐沛的生命能量 .
在法國友人的身上 , 也影響了鐘文音 , 她一個女人帶著孩子獨立謀生 ,
雖然有情人 , 卻不過分依賴 , 說創作 , 就是最好的情人 ,
友人還帶著她去巴黎一處角落 , 那裏早市收市後 ,
許多人會爭食攤商掉落地上的水果 ,
朋友也撿了完善無缺的水果 , 讓鐘文音發現 , 在巴黎高物價下 ,
整條美食街上 ,
沒有錢的人根本消費不起 , 而這才是真正的巴黎 ,
真整的巴黎人連一罐優葛都要比價 , 那光鮮亮麗的都不是真正的巴黎 ,
浪漫是表象 , 現實才是勇氣 .
鐘文音來到法國前每天都要化妝 , 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美麗 ,
但她發現三 . 四十歲的法國女生其實並不化妝 , 素顏的坐在咖啡館 ,
拿著一本書專心閱讀 , 竟然是如此美麗 , 她羨慕法國女人的生活態度 ,
因為退去很多包袱 , 內在體會到自己是誰 , 這是因為認識自己而帶來的自在 !
於是 , 她在法國巴黎改掉了十幾年的習慣 , 拿掉那層粉底一直到現在 ,
那三個月的旅行與洗滌 , 讓她可以跟自己相處 , 法國三個月 ,
她心中的某些空白之地已經被補上了.
過去他在意作品評價 , 為了他人而創作 , 法國回來 , 她確立為自己而創作,不是為了寫作 而是為了寫好作品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