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成語及其典故很有趣。
例如”愚不可及”--現在的語意是指”笨得不能再笨”。可是它的原意卻是讚嘆別人聰明得進乎智慧,是聰明得不能再聰明的孔夫子讚嘆拜服別人的說話。語出《論語-公冶長第五.21》。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那是說甯武子的聰明才智他勉強可以達到,但他藏智於愚的修養卻是他所不能達到的。”愚”的境界之高,孔夫子尚不可及。許多聰明人碰了許多壁之後,也感嘆”難得糊塗”。糊塗是昏鈍,勉強算是愚,層次較低而已,但已難能可及了。
”癡”也是一種境界。喜歡一樣東西,喜歡得要命,叫癡迷。”癡”的時候,心裡只有喜歡和歡喜,渾然忘了自己。例如看到一個美女,目瞪口呆,心神恍惚,竟看得癡了;在山野上看到一朵小花,忽然覺得天地精華盡在此中,竟也看的癡了。
癡迷於某種興趣,我們叫”發燒友”。攝影發燒友,翻山涉水天涯海角,只為求得一瞬光影變幻的意像;汽車發燒友,花錢費力冒險斗車,但為那一陣引擎轟鳴風馳電掣的快感;音響發燒友,精益求精豪擲千金,也只為聆聽聲音中的一份純厚精緻的質感。箇中滋味,惟癡心可知。有時想,人生若不是有這麼些癡情癡趣,殊途同歸之時,回頭可會覺得悵然若失?
痴到一定程度,那就開始呆。就像發高燒得太厲害,也會把人變成痴呆。今年是雞年,想起一個成語--”呆若木雞”。出自《莊子.達生篇》。
紀渻子為王養鬥雞。
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虛憍而恃氣。」
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嚮景。」
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
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養鬥雞好像是個成長的過程。一開始驕傲而自恃,未也;接著有各種不切實際的憧憬,未也;然後有點能力,”疾視而盛氣”,還是不夠。要到最後,精氣內斂,呆若木雞,才算”其德全矣”。這”呆”的境界可近乎道?
愚不可及,難得糊塗;癡心妄想,呆若木雞,好像都是求遇不得的境界。退而求其次,唯有簡單平凡。簡單是美,平凡是福,自然就好。雖然也很難,但還算是可及的。
(2005/2/10, hk)
PS: 照片是家中的壁飾, 忽然發覺它正好是一個象形的”呆”字.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