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3-16 08:58:53| 人氣84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聽歌,聽什麼?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週末,前往朋友聚會的途中,街邊店家傳來張學友《情網》的樂音,隨口跟著哼唱了幾句,已許久沒聽到這首歌,17年前的作品,記憶卻清晰到唱的字句不差。印象很深刻,收錄這首歌的【吻別】專輯是張學友久別華語歌壇的東山再起之作,對的企劃挑中了對的歌,透過歌手的詮釋,創造了當年賣破百萬的榮景。

聽歌,聽的是什麼?

我聽歌曲的旋律,我聽歌詞的意境,我聽歌手的嗓音。
對我而言,三者齊備,才是真正能讓我難忘的經典好歌。

一直覺得1985~2000年是華語流行歌壇最美麗的階段,告別民歌時期的清新,從音符到文字,從文字到唱功,從唱功到包裝,都有了徹底的改變。音符不再是兩、三分鐘的簡單排列,文字不再像律詩般的有著句句整齊的字數,唱功不再是不經修飾的學生之音,包裝不再是一把吉他彈唱天下的樸素。流行的多元發展,將「歌手」劃分出實力與偶像兩個迥然不同的版塊,前者重唱功,後者重包裝,而詞曲創作的內容也隨著歌手性質漸漸分門別類。實力派聽歌喉、聽技巧、聽意境,偶像派聽形象、聽編曲、聽勵志,分眾,也分齡,在各取所需的狀況下,各自蓬勃,各擁市場。那時候的歌詞早已不文言,給熟齡族群的敘情寫愛之作,文辭柔美,旋律優雅,寫心寫意;給年輕族群的熱血陽光之作,字句直白,節奏輕快,寫人寫事。這個階段的音樂成品,多了朗朗上口的親切,多了與生活相近的頻率,也多了以聽覺帶動思維,進而產生畫面引領人走入歌中的萬有引力,因為貼切,所以共鳴,所以難忘。

2000年後,演唱有張惠妹,創作有周杰倫、方文山。按理說,不會是個聽覺寂寞的年代。
但,隨著專輯內頁文案的字數越來越少,閱聽者手上的音樂商品不再是個有整體性的企劃,漸漸的,一張專輯十首歌成了隱形的定律,十首歌之間不再有任何接續性的關聯,多數的專輯名稱直接與主打歌同名,讓人找不著想要傳遞的中心思想。而後....某些唱片公司開始弱化聽覺,轉而以攻佔視覺為基調,造型、舞蹈、舞台、八卦越弄越誇張,MV密集曝光到讓人反感的地步,歌曲人人會唱?不過是疲勞轟炸下的記億暫留而已....歌曲(詞、曲、演唱)變成了視覺的陪襯,歌手口中說的是當次專輯的造型概念,電視音樂專輯介紹的是MV拍攝的過程,歌曲內容?那重要嗎?管他旋律如何、文字如何、唱功如何,只要用視覺包裝歌手,一天轟炸個百八十回,還有什麼會是不好聽的........

我聽張惠妹、阿密特,一個聽故事性、一個聽音樂性。
我聽周杰倫、方文山,一個聽獨特性、一個聽文學性。
我聽很多歌手,聽他們用歌聲唱出詞曲作者筆下十個各自獨立的故事。
我不聽很多歌手,因為勾勒不出歌曲的畫面,感受不到歌聲裡的情感。

聽歌,聽什麼?

聽卸除視覺之後,旋律、文字、演唱三者的用心與真誠。

*******************************************************************************
【後記】

在那個飛碟唱片與滾石唱片兩雄爭霸的年代,縱使商業,卻也各自維持著不太同質的競爭力;其他規模較小的唱片公司,也能從市場機制中找到生存與發展的空間。歌手的形象、風格與稱號往往名符其實。

如今,既無英雄也無梟雄,財力物力代表一切,小規模的唱片公司只能待在牆角,以有限的資源期待著歌曲的動人、歌手的實力被市場看見。「亞洲X王」「亞洲X后」這類嚇死人不償命的頭銜,說穿了,不過是借用龐大中國市場的人多勢眾,若真放眼亞洲,那只是敵不過《Sorry!Sorry!》和《Nobody》風靡度的自我膨脹罷了。

台長: Gina
人氣(841)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音樂 |
此分類下一篇:我在,2010阿密特Live
此分類上一篇:一樣是演唱會,感覺差很多....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