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3-20 08:59:25| 人氣1,36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精選,精挑細選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忘了自己曾經在哪一篇文裡提過,很懷念學生時期華語專輯中的文案,每每買到最新的專輯,拆封後的第一件事不是聽歌,而是閱讀,總覺得先了解了專輯的整體概念,會更能吸收歌曲所傳遞的情感。曾幾何時,華語專輯中不再有文案,取而代之的,是幾張經過細膩修片的宣傳照,歌手變成了主要的賣點,歌曲....儼然成為次要,歌手藝人化,歌曲一般化,本末倒置之後,再抱怨唱片難賣,作為消費者,我實在很想問問:「唱片公司到底還有沒有檢討的本能?!」

幾個月前,到唱片行買了U2【18Singles經典+新歌】,會買這張專輯,一方面是抱著「便宜又大碗」的心態,另一方面則是想補回從前被自己遺漏的西洋經典。專輯拆封之後,將專輯從外紙盒中推出來,還沒打開CD的塑膠外蓋,一本和專輯同等大小的冊子掉落在手邊,以為是中譯歌詞本,沒多留心,將CD放進音響,按下Play,自顧自的聽著一首又一首屬於U2的時代。聽到第五首《Vertigo》時,因為一直想不起來台灣是怎麼翻譯這首歌名的,才拾起先前掉落一旁的冊子,想要從中尋求答案,翻開的那一煞那,訝異與感動卻同時湧上心頭........

感動,並非因為歌曲,而是映入眼簾的文字。
夾在CD盒與紙盒外包裝的這本冊子,是中譯歌詞本沒錯,但同時也是U2搖滾的編年史。第一頁,寫著樂團與團員的簡介;第二頁,詳列U2從成軍至今的大事紀;而後的每一頁,在每首歌的中譯歌詞上方,清清楚楚的條列著該首歌曲所屬的專輯名稱、發行日期、排行榜名次,以及得獎紀錄,不僅僅是這些資料的整理,唱片公司還’詳細的寫岀每一首歌背後的故事、創作初衷,與想要表達的意念。用心的程度,令我訝異!

我下意識的翻開英文歌詞本,想對照著閱讀原文的資料,卻發現...原文內頁只印著歌詞與參與錄製的人員姓名,別無其他....那也就代表,中文內頁的那些資料,是這裡的唱片公司外加上去的,那些訊息,U2迷或許都清楚,但對於剛接觸U2的樂迷而言,無疑是個非常好的認識捷徑。這份細膩體貼,有多少唱片公司能做到?!CD不知道反覆聆聽了多少回,仔仔細細的閱讀著相對應的文案,我感覺與U2更接近了。
之後,從CD牆上將自己十分喜愛的信樂團【挑信 新歌+精選】拿下來重新聆聽,因為對於歌曲過於熟稔,除了剛拆封時的好奇,幾乎不曾動過歌詞本,再次我翻開內頁,除了《從今以後》下方附上短短幾行字之外,什麼都沒有了....找不到所屬專輯名稱,看不到歌曲發行日期,更沒有歌曲背後的故事,目光所及,只有歌詞、照片加上稍具設計感的底稿背景....以前信常說:「聽就對了!」若對信迷而言,那是絶對,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足以傳遞感動的聽覺,對於初次接觸信樂團的人而言,難道不需要一條快速補課的捷徑嗎?!

精選,精挑細選。
或許,信樂團【挑信】所代表的3年,無法U2【18Singles】所代表的30年相比,但,唱片公司是否仍然應該想想,「精選」(或是任何一張專輯)不應該只對準閱聽大眾荷包,更該放大格局,為了「成為未來的經典」而多下一些心思。

******************************************************************
【後記】

記得信【Special thanks to....感謝自選輯】在進行樂迷票選收歌前不久,我買了森山直太朗的【傑作】精選,對於專輯中森山直太朗自己主筆的「全曲創作解說」印象深刻,還巴望著日系的艾迴也能在【感謝自選輯】裡有類似的做法,寫寫信選唱每首歌的原因,結果....信的幾個字,輕易的帶過了每首歌的故事,讓一張那麼好的專輯,無法感動更多人,實在很可惜........

台長: Gina
人氣(1,363)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音樂 |
此分類下一篇:發光如星紀念音樂會[上]
此分類上一篇:搖滾唱腔的甜蜜溫暖

BASS旅人小威
其實現在真的很少很少可以看到真的有寫內容的本子了
當真的看到的時候是超HIGH的!!
只是現在幾乎都是買演奏CD回來聽
很少買現在新出的華語CD
大概是對這個市場感到失望吧
因為花了大把大把的小朋友買回來的CD
竟然只有一首歌可以聽的
那會讓歌迷感到很傷心的
現在不是聽著舊有的CD
再來就是聽著KKBOX的線上音樂
當有聽到整張CD有不少好聽的歌曲才會想要去買
2007-03-21 22:31:17
版主回應
台灣的唱片業用心在做的真的不多了。

華語專輯....除了低齡化和潮流性之外,還剩下些什麼?!
業界一直在喊:「唱片難賣,要支持正版!」,
卻不懂得自我檢討,改變「商業化」的思維。
我現在買華語CD,歌者的嗓音是第一個考量,
其次才是音樂的多元性。
只是,音樂玩不過商業,
再有理想抱負的音樂人,
最終還是逃脫不了被洪水猛獸吞噬的命運....
信樂團就是個最明顯的例子。
2007-03-22 07:26:5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