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索羅門群島,原住民要砍樹的時候,他們不會把樹砍倒,而是圍在樹周圍,大聲咒罵。於是,過了幾天,那棵樹就枯死了。它會漸漸孤獨死去……角色的改變,確實會讓人的觀點跟著改變。記得那天班上觀賞〈十月的天空〉,未來的老師們,各個都流淚了。以往用第一人稱觀點看的東西,現在也都能夠抽離,用第三人,也就是幫助者的角色,去檢視和感受。而《心中的小星星》,這部講述學習障礙的電影,也因為角色的轉換,而產生了複雜的觀影情緒。小男孩伊翔,是一位有學習障礙的孩子。到底什麼是學習障礙呢?定義來說,是指智商正常,但在學習上(閱讀、書寫、抽象理解等)出現困難的孩子。這樣講,我想一般人還是一頭霧水吧!?沒關係,這表示我們都很正常,在學習的過程中都很順利,雖然感到困難,卻從來不曾「障礙」。那麼首先就要恭喜你了。可是,這世界上有另一群人,他們的大腦運作和我們不同。就拿小男孩伊翔來說,當他看到課本時,文字卻扭曲、歪斜著,正散成一團的在跳舞。這些字偶爾乖乖的歸位了,卻變成了相反的字,有的前後顛倒,有的左右互換,因此,d就變成了b,s就變成了倒過來的另一條蛇。有些文字躺下了,正在樹下睡午覺;有些文字分家了,搬去和別人住在一起。因此,8變成了∞,「胡坡」變成了「古肚皮」(這個笑話想必大家也聽過,小孩子姓名寫得太分開,以致於老師唸成完全不同的字)。更有的孩子呢,看到文字卻像毛毛蟲蠕動,每個字都像甲骨文,所以當老師規定他寫練習簿時,他不是在寫字,他是在畫圖。「吧霸蚤乞矙舒爆,嗎嘛棗啟坐澡鄵。」請試著理解以上這句話。你是不是以為自己看到了一堆亂碼?那麼請依序唸出這些字,ㄅㄚˋㄅㄚˋㄗㄠˇㄑㄧˇㄎㄢˋㄕㄨㄅㄠˋ,ㄇㄚㄇㄚㄗㄠˇㄑㄧˇㄗㄨㄛˋㄗㄠˇㄘㄠ。當你試著讀出句子後,你將發現這些音會在你的大腦迅速重組,成為正確的有義句:爸爸早起看書報,媽媽早起做早操。多麼神奇。這也是一種閱讀障礙。好吧,請試著想想伊翔的情形。老師說:「讀出38頁第四章第二行的句子。」伊翔就亂了,他不了解怎麼會有那麼多數字在一句話裡同時出現,他不知道到底是38、4、2哪一頁,哪一行。接著,老師要他讀出句子,可是他看到的字,都在跳舞。他們亂亂的分開到處跑,this is an apple成了t h i sis a napp le.他張開了嘴巴,聲音卻卡住了。「快點唸!你慢吞吞的在做什麼!」老師生氣了,聲音提高,語氣也不耐煩起來。「……」他很緊張,也怕老師討厭他,趕緊又張開嘴巴,卻還是不知道要怎麼唸那天書。「快、一、點!我數到三,你再不唸就給我出去罰站!」一、二……老師開始倒數,他很害怕了,急得眼淚都要掉出來,趕緊張口大叫;「啵啦啵啦啵啦啵啦啦……」全班哄堂大笑。老師則氣得七竅生煙:「你給我出去!怎麼會有這麼不上進的小孩!」遇到這樣的狀況,你是那個會生氣,想拿藤條教訓小孩的老師、父母嗎?用一般觀念來思維的我們,又怎能說老師錯了?可是,全世界的伊翔呢?在多次又多次的打擊後,他們放棄了掙扎。原本活潑的「問題兒童」,在打罵教育中,成了沉默的石頭。救救我,救救我……不只是伊翔,我們無可避免受傷的童年,也這樣吶喊過。別人無心的一句話、老師的一次處罰、一些些不成熟的嘲笑與傷害……在成人眼中多麼不足道的事情,卻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刻下了一次又一次傷痕。沒有人能說,我的童年、我的青春,美好的一無損傷。因此看著伊翔,我們的靈魂深處,也同樣痛苦地在流淚。我們彷若,又在一次經歷,用顫抖的雙手,觸碰那些傷痛。印度電影的歌舞常常是令人忍不住發笑的。但此部片,卻配合的那樣渾然天成,音樂與歌詞都同樣動人,勾人眼淚。然後,活在黑暗世界中,再也不打算抬起頭的伊翔,終於遇到了尼康老師。老師說,別怕,慢慢來,不急。老師摸摸他的頭,沒事沒事。於是老師舉了愛因斯坦、舉了愛迪生、達文西的學習障礙例子給全班聽,所有同學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敬佩表情,只有伊翔仍怯懦的看著老師。老師是不是要說我了呢?伊翔是害怕的,再也不希望大家注意他。然而尼康老師只是溫柔的笑了,私底下對伊翔說:「還有一個人我還沒提到,也許是因為他還沒有成名……他的名字是……朗尚克尼康。」我正在孤獨通過自己行星上的曠野,而你是我的光芒,我的星辰。在最後的繪圖比賽裡,伊翔交出了自己的星夜。他走到老師的畫作旁,然後怔住,顫抖著,抬起眼看著老師,再也無法克制的流淚了。全世界都沉浸在星光裡 宇宙閃閃發亮,你可以自由飛翔了你是太陽,光芒萬丈你是河川,你不知道嗎流吧!高高飛起你會發現人生的目標進而找到你自己的快樂未說出口的,都成為擁抱,都成為失聲的眼淚。獻給曾經受傷的我們。獻給全天下的老師與父母。期許自己能夠成為那道光,緊握住迷失的手,找到每顆遺失的小星星。from: http://www.wretch.cc/blog/diana26tw/11366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