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載於《一個人嗑電影》 / 數位人出版社 發行
前言:
電影是奇妙的,影像與音樂的結合,其能力遠大過想像,今天有一首聽過一百遍的流行歌曲,片段搭配在電影影像裡,甚至僅是預告片,有時效果會出乎意料的好聽,更別提那些平常聽到膩的歌曲,出現在感人電影結局裡,會成為讓眼淚徹底的潰堤關鍵,譬如日本電影〈現在很想愛你〉,電台撥到爛的歌曲大塚愛“戀愛寫真”,放在片尾字幕竟是如此催淚,歌曲的魔力有多大?可以見得。
看完一部觸動心靈的電影,坐在散場的電影院,捨不得離席,眼睛盯著慢慢跑動的字幕,腦中似乎是放空的,時間宛如靜止,就算燈光已打開,依舊久久不能自己。走出戲院還是沈溺於電影情節裡,配樂不斷在心中重複播放,一閉上雙眼電影片段仍持續上演著。
後座力強的電影,還會像病毒一樣感染生活。喜劇電影會讓人昂首闊步笑瞇瞇的開心好一陣子,悲劇影片可能就使人愁雲慘霧好幾天。說來也好笑,只是一個短短兩個小時的東西,就能影響近期的情緒。倘若病入膏肓,夜裡輾轉難眠,日裡朝思暮想,那就真的中毒了,除了再進戲院觀賞一次,趕緊去唱片行買原聲帶是解毒的不二法門。
略述本人喜愛的電影和插曲介紹:
我從不介意俗爛或是煽情,要我挑出三首最棒的電影主題曲,我腦中很快就會浮現:1. Titanic 〈鐵達尼號〉“My Heart Will Go On” 2. Con Air 〈空中監獄〉“How Do I live” 3. Armageddon 〈世界末日〉“I Don’t Want To Miss A Thing”。這三部電影正巧是出現在1997以及1998年,我想每個人都有看過這三大賣座鉅片,因此對某些人應該有無法抹滅的回憶吧:想當時陪你一起落淚的前男/女友;那天一起看電影的三五好友;看電影前的磅礡大雨;重感冒抱病進戲院還痛哭流涕;隔壁座位超油膩的鹹酥雞香味;看完電影後與情人的纏綿…。那些往事片段會隨著歌曲跨越時空一再浮現。
問我有對以上三部電影有什麼回憶呢?我那時還是「懵懂無知」的國中生,倒是沒多深刻的回憶,當時連愛情滋味都未嚐過,哪懂得電影裡的刻苦銘心,更對〈鐵達尼號〉結局戲院裡的一遍啜泣聲感到「一知半解」。
說到青春,一定要以日劇和日本純愛電影起頭,他們的故事總是敘述著純淨無瑕的愛情,其配樂更是美不勝收,箇中翹楚非大導演岩井俊二莫屬。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導演的〈花與愛麗絲〉以及監製的〈電影情人夢〉。這兩部片的配樂都能讓人笑中帶淚,尤其岩井俊二除了身兼導演還能創作音樂,厲害之處在於影像和音樂的結合,創造出的竟然是「回憶」,「花與愛麗絲」兩人好像真的曾經出現在你我的過去,而誰又能忘掉片尾蒼井優經典的「芭蕾舞」。
當然,歌舞和音樂類電影,是最容易與「音樂、電影」做聯想的。Moulin Rouge!〈紅磨坊〉的導演Baz Luhrmann是其中達人級的人物,在歷史故事裡運用現代流行音樂,古與今的強烈撞擊,效果是出乎預料的完美。就惡搞方面,South Park〈南方公園〉的導演Trey Parker雖然正經不起來,但譜出的曲調卻是很動聽,作品Team America: World Police勢必要一窺究竟,裡面的歌曲之「朗朗上口」是你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
音樂類電影更是不勝枚舉,Hip Hop饒舌類的8 Mile〈街頭痞子〉和Hustle & Flow,阿姆在電影裡那副跩樣,以及主題曲“Lose Yourself”想必是深深烙印在每個人的心中。搖滾類的School of Rock〈搖滾教室〉還有電子音樂類的24 Hour Party People〈24小時狂歡派對〉也都能情不自禁的讓人感受到那股音樂的活力。
愛情片裡的情歌,往往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My Best Friends Wedding〈新娘不是我〉的“I Say a Little Prayer”、She’s All That〈窈窕美眉〉裡的“Kiss Me”,是最浪漫的電影片段之一。於是電影也創造了集體回憶,聽到“I Say a Little Prayer”會想到婚禮,“Kiss Me”也成為暢銷的經典情歌。還有,別忘了Adam Sandler(亞當山德勒)和Drew Barrymore(茱兒巴莉摩)攜手主演的The Wedding Singer 〈婚禮歌手〉和50 First Dates〈我的失憶女友〉,亞當山德勒深情的用吉他唱情歌,宛如他親自送上愛意,實在是可愛極了。
善用流行歌曲製造浪漫或是帶動氣氛,怎能漏掉英國電影呢?Bridget Jones’s Diary〈BJ單身日記〉、Notting Hill〈新郎百分百〉、Love Actually〈愛是您‧愛是我〉根本就是情歌合輯大會串,〈愛是您‧愛是我〉創造出最浪漫的聖誕節回憶,每年聖誕節必定要拿來溫習。附帶兩部跳舞英國片:The Full Monty〈一路到底:脫線舞男〉和Billy Elliot〈舞動人生〉也是好歌一首首,尤其〈舞動人生〉是我在高中看的,是我第一部感動深刻的電影。
動作片一樣能有運用歌曲的空間,Collateral〈落日殺神〉和Cellular〈玩命手機〉中使用了兩首特別搶耳的舞曲,分別是 Paul Oakenfold 的“Ready Steady Go”和Nina Simone的“Sinnerman(Remix)”,意外成為詢問度高的歌曲。Die Hrad 3〈終極警探3〉也將“When Johnny comes marching Home”這首軍歌處理得宜,撐起整部電影的骨架。最後不得不提〈神鬼認證〉系列的精髓:Moby的“Extreme Ways”,這首歌平常聽起來真的還好,但是放在電影裡卻意外加強數百倍,這就是有些歌曲放在電影裡會更好聽的實例。
除此之外,也有特別的例子就是「電影本身不怎麼樣,主題曲卻搶走一切的風采」。例如Batman Forever〈蝙蝠俠3〉Seal唱的“Kiss From A Rose”,Space Jam〈怪物奇兵〉R. Kelly唱的“I Believe I Can Fly”,歌曲都是雋永無比,但應該不會讓你想到任何的電影片段。好的歌曲選用也可以拯救起整部電影,例如Butterfly Effect〈蝴蝶效應〉和Cruel Intentions〈危險性遊戲〉用了兩首好聽的英式搖滾歌曲:Oasis的“Stop Crying Your Heart Out”和The Verve的“Bitter sweet symphony”,對本身電影來說如同救世主降臨。
電影與個人回憶:
小學時,爸爸帶我進戲院看的人生第一部電影就是Jurassic Park〈侏儸紀公園〉,伴隨這部片而來的一定是主題音樂,小時候初看到大螢幕喜悅的回憶也隨之浮現,當時影片裡的刺激驚恐也歷歷在目。
而我心目中私藏的最佳電影配樂家,就是Jon Brion,他的作品包括:I Heart Huckabees、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王牌冤家〉以及Punch Drunk Love。尤其Eternal Sunshine更是一部滿懷感傷回憶的電影,猶記當時在戲院哭得淚如泉湧,應該是我有史一來哭最慘的一部電影吧。
兩位運用噪音迷幻音樂(音樂類型稱作Shoegazing)得宜的導演,也深得我心。一位是日裔美籍導演Gregg Araki(作品有Mysterious Skin〈神秘肌膚〉),另第一位就是Sofia Coppola,她的Lost in Translation〈愛情不用翻譯〉是每位Shoegazing迷必看的電影,原聲帶除了出現My Bloody Valentine之外還有Jesus & Mary Chain,從未想過他們的“Just Like Honey”放在電影結局裡是如此的美麗。
最後,我心目中最愛電影歌曲,是出現在Fight Club〈鬥陣俱樂部〉結尾The Pixies 的“Where Is My Mind”,這可能是影史裡最詭異也最淒美,卻又異常浪漫的結局。
此文章與書上刊載的版本略有增減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