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陳之華 出處:親子天下
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真正的內涵為何?芬蘭的教育如何落實了這個理念?
今年二月回到台灣念小五的小女兒,有一次放學回家後抓著我十分不解的問:「媽咪,學校頒獎為什麼要我們站在太陽底下,花一整節課,去看其他年級的人領獎呢?」說著說著還不斷搖頭、唸唸有詞:「I don’t understand, I don’t understand……」對於才結束旅居北歐六年,從沒經歷過爸媽自小習以為常的「陣仗」的她,確實是一場很深的文化震撼。
孩子眼中的「不必要」
我看著仍然百思不解的小女兒,不覺莞爾失笑,因為她的不解,和我乍聽之下只覺得沒啥大不了,確實有著天差地遠的趣味。家裡這位「跨文化混血兒」所帶來的生活視角,也未免太精采了!
衝突真的會產生思考,有了思考才會產生思想。對於大多數已經將所有學校「儀式」視為理所當然、自古皆然的人來說,通常不會去思辨到底哪種儀節、禮數是必須的?哪些只是習慣成自然的照著做?哪些其實可以做得更好?
我們從小站在太陽底下升旗、聽訓、頒獎、朝會……,可能真不覺得哪有任何不合情理之處,甚至可能認為全世界都是這樣。但對於在北歐長大的孩子,這卻是一種從未見過的「不必要」。
事隔數日,在芬蘭念了六年書之後回國念國一的大女兒,回到家竟也抓著我說:「為什麼國三的畢業典禮,要我們坐在那裡幾個小時呢?我還以為那天只會上半天課……」接著,我看到嘀嘀咕咕的她在連絡本上寫下:I don’t understand, I was sitting there, clapped, clapped, and clapped for hours.(我真不明白,我就坐在那裡一直拍手、拍手,拍了好幾個小時!)擔任英文老師的導師,用很幽默的方式回覆她:Actually you don’t need to clap all the time.(其實,妳不用一直鼓掌。)
形式應保有彈性與變化的空間
有時我在想,並不是說一切的「形式」都不重要,而是該靜下心來理性思考,到底如何才會讓儀節與形式和大多數孩子的學習與作息,產生必要的關聯?畢竟我們的中小學(以台北市來說),不少是動輒上千人的大型學校,是否該思考一下,每個活動都將成千上百名孩子聚在一起,耗費一堂課或清晨的一段時光,只為了聽一段訓或做為鼓掌聽眾的意義在哪裡?
這樣的活動與時間花費,會比讓學生自由閱讀喜愛的讀物,或甚至讓學生晚來學校一小時而多休息的意義更好嗎?有什麼方式,可以將一個行之多年的「形式」做得更有教育意義?讓必須要參與的學生覺得更有參與感?
形式的彈性與變化,其實都在大人與師長的一念之間。一旦「形式要件」多了,不要說孩子,大人捫心自問,一定會麻痺、疲乏,那又於心何忍把這類「形式要件」日復一日的加諸在下一代身上?如果習以為常的朝會、典禮、儀式,真的可以有效訓練學生的榮譽感、群體意識等等,倒也沒問題。但是這份「植入式」的感受,真的會直接置入多數孩子的心中嗎?還是大多時候,他們只是不得不順從校方安排,不明就裡的在殺時間罷了?
「以孩子為中心」不只是口號
兩個月前,我有幸和洪蘭教授一起錄製東森電視台的節目,主持人沈雲驄先生問我:「芬蘭教育的特色在哪裡?」我當下直覺的回覆:「以孩子為中心。」
卡爾.歐諾黑(Carl Honore)在他所著作的《慢的教育》一書,也提到芬蘭教育的特質是以孩子的需求為優先,不過書中卻提了一句我沒有直接講白的話:「不以只熱中目標的家長和官僚的好惡為重。」
每當說到「人本」,社會上就習慣的說起「以孩子為中心、以孩子的需求為優先」,但對於我們的文化來說,這似乎是無比抽象,有時也不免成為朗朗上口的標語罷了。
最近幾個月,我在有些演講場合會舉一個例子來比擬北歐所謂的「人本」,以及他們眼中的「兒童權」等基本概念究竟有多麼基本。例子如下:一位旅居瑞典的朋友家裡養了一隻純白色狐狸狗「凱撒」,靈巧又美麗,我家兩位女兒喜愛的不得了,閒聊之間不免問起:「凱撒是在斯德哥爾摩買的嗎?」他們說:「不,是在距離斯德哥爾摩三百多公里遠的一個城鎮買的。」我們驚訝的接著問:「哇,為了養一隻狗要跑三百里遠啊?」朋友說:「是啊,在瑞典,狗是有狗權的。不能將牠們關在小籠子裡販賣,牠們應該要有自在的生活場所。」
任何有生命的個體,都應該有屬於自己奔馳的場所,以及自然、正常成長的時光,這是尊重任何形式生命體的基本觀念。狗權如此,人權亦是,孩童也理當享有相等的基本看待與對待。當我們大張旗鼓講求、鼓吹「生命教育」的同時,是否也該真正平心靜氣的思考,孩子的生命、學生的光陰,就好比任何一種生命體,都該受到尊重。即便要有所規範與運用,是不是都要先想到這些時間的花費,其意義能否回歸到教育的本質、孩子的健康成長?讓它們在人與自然間,產生必要的關聯性。
嘗試同理孩子的感受
說起「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觀念,有時我還會提到,在芬蘭,孩子上完體育課就要去盥洗,而且是洗澡的方式;所以體育課那天,孩子會帶浴巾和換洗衣物到學校。通常體育課是一連兩堂,老師會提供充裕的時間讓孩子在運動後沐浴、更衣,不會讓他們持續穿著又濕、又有汗酸味的體育服過完一天。
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麼孩子需要盥洗?我們小時候又沒有這樣?這樣是不是太「寵」學生了?
其實很有趣,小時候沒有的,不代表日後就不會擁有。我們不也是曾經星期六要上半天課、頭髮要剪成西瓜皮嗎?「大人」如果認真做完將近一小時的運動,會不會汗流浹背、濕衣濕褲?當你滿頭大汗、全身濕透時,你會怎麼做?是直接到辦公室工作,穿著一身汗臭衣服、鞋襪直到下班?還是應該會即刻換洗、衣著整潔的出門?
我們只要運用點想像力,孩子早上六點多出門到學校,如果上過汗流浹背的體育課之後,沒有梳洗換衣,甚至有些孩子還要補習到晚上八、九點才回家,一整天下來,會有多麼不舒服?
如果大人是如此重視自己的衛生,教育孩子從小要愛清潔的道理,不正應該反映在體育課後的梳洗、更衣嗎?「軟體」是這樣教,「硬體」卻數十年如一日的缺乏。大人都希望一整天舒爽過日,為什麼從來沒有思索過孩子在上完體育課、跑完大隊接力賽、打完球類運動之後,會出現什麼樣的自然身體反應呢?我們是否曾經換個角度,或是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思考他們的感受?同樣的思維,也可以反映在學校奉行不輟的各種朝會、集會、訓話、典禮及儀節上。
從尊重孩子需求的角度出發
「以孩子為中心」為考量的教育方式,絕不是隨意的放縱孩子、寵溺學生,任他們予取予求,甚至拿孩子一點辦法都沒有。而是換個角度去思考,換個更基本、更人性的角度,想一下你在他們那個年歲時的想法與感受是什麼?如果你現在還是他們,會有什麼樣的感受與反應?如果你不喜歡,為什麼還要因循舊制、毫無反思能力的去要求他們?只因為他們「只是」孩子,就必須被要求嗎?
有時候,「尊重」的養成,正來自於教育的恰如其分。當孩子感受到被尊重,也見識到了什麼是相互尊重,這份「尊重」的心思啟發,真的不用靠公民或品格課程的填充、是非題、不斷的大小考試,就可以在學生心目中建立起一定的高度。
思索大人的人性需求,再來思考孩子在學期間的可能需要,「以孩子的需求為先」的理念,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