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1-31 12:19:58| 人氣1,946| 回應13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歷史課本翻修有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昨天看到新聞提及,高中歷史課本在一些用字遣詞上的翻修,便針對這個議題稍微了解一下。

我覺得在看待這件事情上,最好忽略所有政治人物的喊話或批評,新聞中在野黨強烈抨擊執政黨將台獨意識強加在歷史中,但這些抨擊者有哪些是真正的歷史學者呢?又有多少人清楚歷史發展的前因後果呢?因此,我個人以為這些人也只是借題發揮罷了,之前的歷史課本不可否認,的確是以中國歷史為主軸,台灣只是個支線歷史,那是否也有以大陸為正統的意味呢?

我並不在此討論統獨問題,只是念過國立編譯館時期課本的人都可能有印象,念到最後台灣史、台灣地理了解程度反而不如中國,「有種本末倒置的感覺…」那時候總會這樣自問。不過,學校老師大概也注意到這個落差,在出題時台灣相關部分幾乎都是必考題,例如台灣名稱的演進、最早到台灣開墾的朝代、正式將台灣劃入版圖的朝代、台灣首任巡府…等。所以簡單來說,這只是編纂時的史觀角度不同而產生的差別,以民國前的各朝歷史來說也很難客觀公正,通常是以儒家甚至統治者的觀點來看,三國時代就有以曹魏或蜀漢為正統不一的差異,很難去斷定是非對錯。

重點在於,單一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定位如何判別,以孫中山先生來說,雖說中華民國不是他一個人創立的,但他是觀念上的發起者這件事無可否認,就像釋迦摩尼創立佛教,由其弟子發揚光大,否定孫中山先生的國父地位,幾乎等同否定這整個國家,執政黨是否淪為過河拆橋或數典忘祖呢?我想這部分是相當可議的。另外,新聞中提到:「因為中國史濃縮成一冊,於是採取略古詳今的原則編寫,從新石器時代的彩陶、黑陶文化,一直編寫到目前的兩岸關係。略古之下,舊石器時代的北京人從中國史中消失了;夏、商、周三代以及長達四百年的魏晉南北朝要在一節課五十分鐘教授完畢。」姑且不論太過粗略這點,我想對於討厭背誦歷史的學生來說,這應該是一大福音吧,哈哈。

至於其他部分,例如大陸改為中國,實際上台灣和中國的確是兩個國家,除非課本在文句上有導入台獨意識,否則倒也沒什麼值得批評之處。

台長: 鉤劫嗑
人氣(1,946) | 回應(1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自言自語 |
此分類下一篇:強烈支持送性犯罪者回老家
此分類上一篇:大象男孩與機器女孩

鸚鵡
其實翻修也沒有不對的地方,以前是以大中國的角度,往外去看世界,這是與目前不符合的,以前地理所載的資源,也不是我們能運用的。
歷史文化本來就是流轉的,我們不能否認中國的文化帶給我們的影響,也不能乎是日本殖民過台灣的歷史,年輕一輩崇尚美日韓,那也是社會的一部分。

只是不能用台灣自身的觀點,去看世界,那我們到底是啥??

回歸歷史,不要用 竊據 日據 播遷 那些政治包裝的用語。翻修是必要的,也要加一些新的吧~ 哈哈
2007-02-02 13:08:02
版主回應
就如你所說的教學應該以現實出發
台灣地理有這麼多可以學的地方
卻只用短短幾個章節介紹真的太少
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土地應該是比較重要的^^
2007-02-05 09:51:22
sunny
歷史很少客觀的
多半都會跟當權者扯上關係
如果可以不如多看看其他各家不同版本包含外國人角度的版本
這樣全面一點

就有點像電影
硫磺島的英雄和來自硫磺島的信
就用美國人和日本人不同角度來看同一件事
我覺得這樣還蠻不錯的
2007-02-02 13:19:53
版主回應
有空我要去找來看看
聽你說就覺得很好奇說~:)
2007-02-05 09:52:10
古嘉
  「日治」是中性詞,大學、研究所在談台灣史時,早就改成了日治而非日據。高中的歷史課本,只是跟著潮流改而已。就像原本的「抗戰勝利後」,改成「二次大戰後」一樣,是盡量偏向中立的時代產物。個人認為此舉沒有台獨意味,只是表示台灣正從後殖民文化的狀態覺醒而已。

  如果說是獨派人士為了撇清與對岸有任何關聯,才將孫中山先生的國父頭銜拿掉,便有點多此一舉。他怎麼說也只與中華民國的建國有關,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國者。只是說,用姓名稱呼人比用稱號稱呼人,更不會牽扯到價值判斷的問題;減少被批判的機會,是編輯為了明哲保身吧。

  個人寧可相信現在的教科書編輯只是想用最中立的名詞,而不是為了去中國化而割裂歷史,便不認為這次編修高中歷史課本應該做過多的政治解讀。因此,個人認同您所言的「在看待這件事情上,最好忽略所有政治人物的喊話或批評」。
2007-02-02 13:38:22
版主回應
我相信所有的政黨成立之初都有理想
只是時間久了或是掌握權力了
就忘了遠本想做該做的事
而只務攻訐異己
有利於己的就大加吹捧
有害於我的就批評打壓
2007-02-05 10:10:10
水母
我想我們不應該把政治加入教科書的編纂過程中,更不應該因為政治而偏頗了哪一方,而是應該多方的參考,多方考慮教科書的周全性!我想能讓學生知古看今才是重要的!如果魏晉南北的教授只剩一堂課,那麼那個時候裡很多重要的文學、藝術價值是不是能用其他的課程來教授?雖然當權著覺得典故、成語的教授是教育的失敗(他是這樣說的嗎?),但是那些教育的確讓我學習到許多美好的用語!我想古人說的話,總還是有他一定的價值,才能流傳千古的不是嗎?
2007-02-02 13:57:03
版主回應
我覺得現在這個時代的好處
就是資訊很流通且易取得
如果學生對那個時代的文化藝術史有興趣
其實是可以透過課外讀物彌補不足的
不過魏晉南北朝只用一堂課教是太少了
我倒是很想看看內容是要怎麼編^^;
2007-02-03 10:00:38
誓死不做爛好人
簡單的一句話

政治不能駕馭專業

可是台灣卻是
2007-02-02 19:10:27
版主回應
其實很多國家都是啊
只是我們對台灣的狀況比較清楚:)
2007-02-03 09:54:22
星軍寬
歷史是不斷的重演還是不斷的進步呢?
2007-02-02 22:09:55
版主回應
在重演中慢慢進步...^^;
2007-02-03 09:54:46
星兒
也許有很多是需要修正,可是當我看到警察要改成警佐,無言了...
2007-02-02 23:58:49
版主回應
在歷史課本裡頭嗎??
警佐聽起來洋味好重~:P
2007-02-03 09:55:42
Howard
當初考高中學測的時候
大家都說只要念台灣歷史地理那本就好了
中國歷史地理根本不用念
因為根本不會出...
事實證明63題裡面只有2,3題有關中國...(笑)
2007-02-03 06:39:49
版主回應
我們兩個的時代真的是差別很大ㄟ
我考的時候雖然台灣部份也不少
可是大多都還是關於中國的
2007-02-03 09:57:07
鹹疍。超人
我不知道要說什么

我是大陸的

其實對于這些 也不知道要怎么說

政治上的事情

本是一國

可是現在卻搞得 這樣子

誰得錯?

都是歷史得縯變

以后怎么髮展

又有誰知道..
2007-02-03 17:24:49
版主回應
是不是一國歷史自有公論
觀點不同各有一套說法
對於政治議題不便討論也不了解
2007-02-04 12:20:08
阿祺
不只歷史~
地理也要大翻修~
應該以台灣為基準~
畢竟課程應該要回歸現實~
而不是活在過去~
2007-02-04 22:35:26
版主回應
贊成~^^
那時的地理課本真的太偏重中國部分
2007-02-05 09:37:10
0926
我對於日治與日據等的爭議,無所評論。台灣本來就被許多國家統治過,只要是對當地人民發展有益的,我皆是相當認同。就如同香港被英國殖民統治,直接接收了進步國家的經濟發展與觀念,在我看來,是正向的。而歷史是當權者寫出來的故事,誰敢說,如果二次大戰,勝利國是日本,歷史不會變成五胡亂華一般,大和民族與中華民族的民族大融合、地域為日本疆土的大一統,就好比漢武帝平定四方夷狄擴大疆土(台灣變成夷狄?)
但對於創建中華民國的 國父,沒用尊稱我是大大的不認同。我們現在生活下的台灣,所依循的不就是 國父編攥下的三民主義。我們現在享受的民主與自由,是誰賜與的(語氣或許過重)。政客們當選的依據為何?我們所繳納的稅賦又是依據什麼向我們徵收?天天講違憲與釋憲講的又是什麼?
國父為了四萬萬同胞無私的犧牲與奉獻,並不是政客們動動嘴砲就可以輕易抹滅的。
可惡透頂!
2007-02-05 00:30:47
版主回應
當時日本提倡的大東亞共榮圈就是這樣的概念
不過實務上亞洲區塊分割得比較零散
不像歐洲是較為完整的大陸
所以我覺得即使被單一民族統一也是暫時的
不過文化上的激盪融合是還滿有趣的議題

至於國父的問題我的看法和你相同:)
太多的事情都染上意識形態的毒...
2007-02-05 09:45:27
soso
大家都很積極的發表自己的想法
我以前念書的時候…最討厭的應該是背大陸的鐵路吧…背這幹嘛…統一的時候怕下錯站嗎?
2007-02-08 20:11:40
版主回應
反攻的時候才知道要撘哪班車...
總之 是還滿蠢的
台灣有哪幾條鐵路都不一定知道了
2007-02-09 17:40:59
豌豆公主
突然想到一件事情 如果事真如你所說的掠古詳今
那民國初年那一堆軍閥亂政是不是也會比例變重阿?我記得我高二時恨死那幾章節了 ㄧ直都被軍閥打敗 魏晉南北朝到還好 每次想到軍閥就牙癢癢
2007-02-08 20:58:06
版主回應
從清末開始就是很令人痛恨的一段
難背又一直被打敗...=___=
2007-02-09 17:44:1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