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網址: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dragen/3/1246357565/20050413121802/
我還有另一個疑問:每個人周圍的人際網如何架構形成?她曾提出:一因對一果、債權人優先等觀念,如果每一世都做不好,豈非同樣人輪番又重來?會否有角色變更?別忘了,一些不經意的舉止還會引來另一些「曾有相處緣份的人」,那曾做「隱士」或是「出家人」的,是不是減少與他人牽扯的可能性而避免下幾世的糾葛?如果我逆向思考:累世採取封閉政策,這套運作模式如何持續下去?等「在上者」出考題?等無止盡的考試?有沒有罷考,甚至推翻這些考試的可能?
我想到目前為止,只能說我們並不完全贊同她的一些做法,卻認可她提出的理論,有沒有可能推翻這套運作模式?就因為我們並非通靈者,所以如何佐證她不是受限自己的視野而誤導其他人?或是這根本是一個「超完美謊話」?因為沒有證明的可能存在,我反倒覺得應該用更開放和「耐煩」的態度,對其他人提問作更清楚的解釋,這是她自己作了選擇要公開談論,相對的,被放在放大鏡下批評,也是必須承擔的後果。
另外,我也好奇有沒有人成功「逃離這套運作模式」?有沒有功不可沒的人,換來了「抵過」的可能性?我不太接受太「絕對如此」的認定,總有「例外」存在的可能性。或許她強調的過於武斷,所以越發想找出另一個存在的可能性。
同意妳對不同版本提出的解釋,不過也別忘了:是我們自己找上門的,所以不喜歡她的服務態度,也得「認了」。
2005/4/13
補充:我在德國時是學資訊傳播的,所以對於她從小眾傳播(座談會形式),轉換成大眾傳播(運用電視這媒介)比較擔心,電視台的後置作業其實已經預設立場,來呈現他們要導引出來的結果,如果再加上台灣拼收視率的媒體生態,我蠻質疑以後的走向。
輔導學裡提到的觀念和人際傳播有異曲同工之妙,人與人之間運用肢體、眼神、表情、語言,其實都多少帶點暗示;掌握良好甚至可以利用這一切「催眠」對方,我想妳在讀輔導學時,應該會念到心理學和傳播學,可能可以比較出不同學說的切入點差異與吻合處。
2005/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