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介紹的一本書,聽到裡面有一些觀點,感覺很有意思,
好奇心驅使下,我決定去買來看。
雖然我不認為看完一本書,會讓人馬上就改變,
即是那種脫胎換骨,截然不同的改變,
特別是要顛覆你原本想法的書。
內容以年輕人與哲學家的對話,
講述何謂阿德勒心理學,
剛開始看得時候,會覺得年輕人是我們熟悉的那種狀態,
你有迷惘,有質疑,還有憤世嫉俗,
更別提聽到一個自己覺得荒謬的理論,
會反感,會想反駁,
但也是因為這樣的狀態,開始了那樣的對話。
當哲學家帶入阿德勒的理念時,
我覺得很有意思,那樣的概念,
也許不會馬上接受,卻會引起思考,
因為無法理解,試圖理解,所以嘗試思考。
也因此,我試著將一些問題,
不論是自己有時會想到的,看到的,
或是別人提到的,再以那樣的概念去想,
雖然我認為比較多看起來是推導。
例如一開始提出的目的論,
若以目的論,在想那些問題的時候,
會出現一個新的角度,但也不用直接當作最終答案,
因為如果真得跟別人說,
我想也會得到跟年輕人一樣的反應,
但我認為可以是一種可能性。
而且,書裡也有提到,要不要改變是自己的選擇,
不管是怎樣的論點,喜歡也好,反感也罷,
主要還是自己,要不要相信,要不要接受,
最後願不願意改變,關鍵都還是自己的選擇,
當然,很多時候,即使是自己選的,
還是會覺得痛苦,我想那是因為違背了自己的心意所選,
所以,面對一個可能跟你想法衝突的概念,
若無法馬上接受,但也可以當做一筆資料存進記憶體,
不用急著一定要因為那是多麼偉大的人說的而有壓力,
一定要立刻推翻自己的世界,
想通的時候,就會接受也會改變,
也許這樣會使自己的精神狀態更舒適一點。
看完之後,雖然我不認為看完一本書,會讓人馬上就改變,
即是那種脫胎換骨,截然不同的改變,特別是要顛覆你原本想法的書。
內容以年輕人與哲學家的對話,講述何謂阿德勒心理學,
剛開始看得時候,會覺得年輕人是我們熟悉的那種狀態,
你有迷惘、有質疑,還有憤世嫉俗,
更別提聽到一個自己覺得荒謬的理論,會反感、會想反駁,
但也是因為這樣的狀態,開始了那樣的對話。
當哲學家帶入阿德勒的理念時,我覺得很有意思,
那樣的概念,也許不會馬上接受,卻會引起思考,
因為無法理解,試圖理解,所以嘗試思考。
也因此,我試著將一些問題,不論是自己有時會想到的,
看到的,或是別人提到的,再以那樣的概念去想,雖然我認為比較多看起來是推論。
例如一開始提出的目的論,若以目的論來看,
在想那些問題的時候,會出現一個新的角度,
但也不用直接當作最終答案,
因為如果真得跟別人說,我想也會得到跟年輕人一樣的反應,
但我認為可以是一種可能性。
而且,改不改變既然是自己的決定,
那不管是怎樣的論點,喜歡也好,反感也罷,
主要還是自己,要不要相信,要不要接受,
最後願不願意改變,關鍵都還是自己的選擇。
當然,很多時候,即使是自己選的,還是會覺得痛苦,
我想那是因為違背了自己的心意所選,
所以,面對一個可能跟你想法衝突的概念,
若無法馬上接受,但也可以當做一筆資料存進記憶體,
不用急著一定要因為那是多麼偉大的人說的而有壓力,
一定要立刻推翻自己的世界,想通的時候,能理解了,
也能接受,也會改變,也許這樣會使自己的精神狀態舒服一點。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