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時空背面暫留~
「悲劇就是將美好的事物在你眼前毀滅。」因此,看電影時總常為那些特別美麗的事物而震顫著,预想著它們在將逝之時的痛。然而,在「狂琴難了」的故事腳本中,永恆的「物」彷彿要為脆弱易變的「人事」詮釋強化那獨立於時空外之「情」,於是串起片子首尾的那首著名的Gloomy Sunday,還有插在年華老去的伊若娜頭上那隻情人贈送的華麗髮簪,都似在傾訴著片中人物們澎湃而洶湧的愛欲情潮。與之相比,現實中伊若娜與三位男子的角色關係,以及隨之而來的種種人生際遇,則帶出了現實人生中難以預料的快速變動。
在這一動一靜的恆變間,忍不住要問的是,究竟真實何在?伊若娜是為了什麼而活下去?最愛她的男人是誰?她到底懷的是誰的小孩?在最後的報復中她是什麼感覺?她的小孩到底知不知曉母親的過去?憂鬱的星期天這首歌在人間曾敲響幾回,致命的喪鐘?
這麼多的問題,終究會因觀者自身經驗、特質不同而有各異的想法與答案,甚至,就算是調查得來的數據,也會隨著時間變異而難以固定。而回到電影的本身,不論其劇情鋪陳是否合乎邏輯,導演在「狂琴難了」中最著力敘說與強調的還是愛欲横流的人性,而這亦是片中最複雜而令人動容之處。不管從當代匈牙利社會文化的宏觀背景中來探討人性的脆弱,或單就男女主角的人格特質、情感面、生命史的回溯與影響來微觀人性的殊異,所呈現的不同樣貌中定然夾雜著你我主觀的感知。
也因此,所有現實流動的片刻中從沒有所謂的真或假,在時間的波潮中唯一不變的真實或許只在當下,人世間唯一不變的是「一切都在變」。而這沒什麼不好,被加諸永恆魔咒的人、事、物,有時也許更似那首恆久流傳的憂鬱星期天與那根高聚華髮頂端的髮簪一般,一巔一顫地,只因背負著太多沉重的「永恆不變」。
以下,且讓我隨意的談談在這個片刻下,電影所觸及我心的點滴觀感吧!
~愛比死更痛~
論及片中的感情糾結,我的腦海中首先浮現的是這幾個字---「愛比死更痛」,無疑的,這位編劇必然是洞悉人性也知曉觀眾胃口的,他用正反襯托手法,先讓女主角伊洛娜佔盡所有女人羨慕的目光—以青春美麗之姿坐擁愛情、麵包,且自由的享受三人曖昧互動中的齊人之福,再令她受盡人間苦楚—被不愛的人強暴、愛人相繼死亡、年華老逝…。如此的反差,更顯現實人生的詭譎多變,除了延伸劇情張力外,也讓觀眾對女主角既愛又妒又有些氣的牙癢癢的心態得以從中平衡。而在課堂討論中,大家熱切的臆度「伊若娜為何不自殺?」,以我個人的立場,不論從理性(肚子裡的孩子給予希望感)或感性(為母則強)的角度,我都認為在這個故事背景中「懷孕」是支撐她活下去的一大關鍵,否則,若與她易地而處,既經歷這麼多無情人事的衝擊(情人一自殺一被送入集中營、自己被強暴又被騙),又眼見時代的動盪(纳粹入主政權),要找到一個足以支撐自己活下去的理由,是比死還難還痛的。
另外,無論故事的真假,我都為那些經歷苦痛並堅持著、掙扎著活下去的人們,致上最崇高的敬意,而我也相信,人都有求生的本能與毀滅的原趨力,故而,無論自殺是否合乎倫理,或者自殺的原因為何,企圖自殺者與企圖在困境中求生者往往只是一線之隔,無論最後的結局是死亡或者活下來,他們都同在生死趨力的拉扯線上掙扎、奮鬥著,故而,他們的努力與辛苦都值得我們付出同等質量的尊重與關懷……。
~Gloomy Sunday的蛇形印鍥~
這部片中的另一大賣點,即是這首有名的自殺之歌-Gloomy Sunday,為何它被烙上「聽了就會自殺」這樣的蛇形印鍥呢?從符號學的角度來看,歌曲本身的負面意味並未如媒體的炒作、人們的眾口鑠金般的強烈,當然從古代宮、商、角、徵、羽,或者現代樂調間升降旋律對情緒的引導性來分析,它的確是能帶出較多低沉情緒的,然而,能帶出低沉情緒就是負面的、引人死亡之歌嗎?絕計不是如此簡單的,光想到有些人失戀總會重複聽傷心的情歌來抒發情緒就可以得知:情緒的被引發不見得就是件壞事。只是,當這首歌已出了名而又被社會大眾賦予死亡的魔力時,聽歌者在聽它時,本身的情緒即可能較容易被引發,此時若聽歌者身邊又沒有資源,可讓其情緒或負向想法得有較佳的抒發與整理,那麼歌曲本身的印記即更可能強化了聽歌者「聽了就可死成」的自殺暗示,而在這樣相互作用、發酵的自我應驗預言中,Gloomy Sunday的死亡標籤與實際在自殺前聽著它的人數,即可能會有一個惡性連鎖的循環作用。
是故,這首優美的樂曲本身並不應承載致死之罪,它只是自殺者企圖致死所用的一個穿針引線的小工具罷了,而究竟是否該將此歌列為禁歌,我認為不論禁也好,不禁也罷,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傳播媒體如何的描繪、宣導與詮釋它,以及傳媒應如何用較適切的角度報導自殺新聞、畢竟他們在人們受社會文化的框架影響與間接學習的部分,佔有極大的力量。而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同樣一篇報導,使用的辭彙、內容重心的描述不同,整體就可能帶來很不一樣的觀者效應。因此如果適當的加以安插、設計、並深入宣導推廣,Gloomy Sunday-這首著名的「自殺之歌」說不定可以變成「自殺防治之歌」呢!
晴 寫於2004/06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