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問這句話是在宇宙兄弟中看到的,
男主角六太去參加太空人面試時,主考官在最後問了這個問題。
若是我,我應該會被考倒。
不屬於自己的體會,在那刻是能毫不猶豫就說出口,
但究竟會為自己帶來什麼呢?
說完了,自己又是什麼?
然後我近期想了很久,關於:對自己有沒有新的發現?
我的回答,可能是做麵包的事。
前陣子跟好久不見的友人吃飯,
她是個很美麗的女孩,
一起工作一年後,就火速嫁給比她年長八歲而事業有成的先生。
吃飯閒聊才知道現在沒有工作的她,
平日會做麵包、手工肥皂,
從她提供的意見,
可知道是個很勤快研究麵包的人。
她告訴我,從這些手工實作品中,她理解要做好一件事,要先從原理開始。
比方說,
你要知道:麵包會鬆軟的原因?為什麼會發酵?用高筋而不是中筋?麵粉的組成與特性?
這些話讓我反覆想著,
去理解事物的原理,我們才能知道A+B+C為什麼會變成D,
而不是按照指令每次都只是A+B+C,
這樣自己就無法修正成 小A+大B+小C=大D。
我們可能沒有能力「創造」,
但是若有能力「修正」,也能得到自己的東西。
這是第一個發現。
我試過了手揉的配方,也試過了免揉麵團的作法,
覺得麵包不夠好吃,先怪罪材料。
麵團不夠發酵,就懷疑酵母不對勁,
麵包不鬆軟,改用日本進口吸水性較好的麵粉,
甚至還買了進口的法國奶油,水都改成牛奶想要讓香氣濃郁,
還是一樣不夠好吃。
我問朋友,妳都是用什麼麵粉酵母?
她很直率地說,
其實她都是用家樂福就買得到的麵粉跟酵母,
沒有刻意買進口品牌,但是麵包做出來還是蠻好吃的。
!
將錯誤歸諸於自己無法控制的事物,比較簡單啊!
但若這樣,我應該一輩子就是如此了。
這是第二個發現。
攪拌麵團、揉麵團的過程,香氣四散,
總是讓我一心期待著這次麵包會變成什麼模樣?
這次換了一個新的食譜,應該會好一點吧!不知道會不會鬆軟呢?
這次跟著老師的步驟揉麵,應該會有幫助吧!會不會變好吃呢?
然後盯著時鐘,看著它的變化,
期待趕快進行下一步,就能送進烤箱,快點知道成品的樣子,
每一次這樣的急躁,換來的都是糟糕的後果。
就像是煎魚呀,
耐不住性,一直往鍋裡翻,然後就翻成了一條大爛魚。
成事,著急不得。
就讓它在那裡自由自在地吸取美好的空氣吧!
就讓它安靜地享受烘烤前的時光吧!
這是第三個發現。
說完了,
口試委員不見得會滿意我的答案,
但是我自己滿意就好。
請你要做一個,自己說出口的話,自己會滿意的人,就好。
在面試中,男主角六太回答了一個讓評審傻眼,
但我認為超棒的答案。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