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容易把一些事想得太嚴重?
我常這樣,
這是我們從小到大被培養的小小自尊心在作怪。
因為好在意輸贏的問題。
付出比較多,就是白痴,愛得比較重,就會跌得很慘,
做什麼事先秤秤天平,然後想一下:這樣應該保險吧!不至於輸太慘吧!才敢繼續下一步。
或是因為對方的一句言語踹摩半天,然後盡量抽出負面的可能,想壞一點,這樣才不至於慌亂面對。
有必要這樣嗎?真的真的有必要這樣嗎?
要求對等的回報,只是因為你怕輸不起。
還在小心翼翼的計算著:拿出一顆蘋果就要拿回一根香蕉這種事。
但在愛情、職場、家庭關係,從來都沒有對等,
即便看起來那場交易很像一換一,以物易物的局面,
但請用你那很容易想東想西的大腦冷靜想想,
蘋果根本就不等於香蕉。
所以你的任何一種付出與你希望可以得到的回報都不會是個數學等式,
只會是個你要不要接受的化學實驗,
化學實驗就是XX加上00會變成什麼,你還不得而知,
變成黃色綠色都是後來的事,
結果出來,你點點頭,把數據記在你的本子裡。
人生就是這樣的,
很多種關係最後都太過複雜的原因是,
你太想要解這一題數學題,你太在意它的答案,
然後套進一堆有的沒的公式,就以為自己有解。
為什麼就不能放開心胸,準備了ABCD各種原料,隨便加一加,
出現什麼就接受什麼呢?
煮飯這件事,我最擔心的就是煎魚。
這絕對是煮飯界中最大學問。(根本不是雕花好嗎?)
我只能盡量做好我能準備的部份:
鍋子要先熱,熱了才倒油,再等油燒熱但也不能讓油溫飆昇太高,
把魚的多餘水份處理好,不然丟下去會像丟手榴彈一樣,炸得自己沒完沒了,
放進油鍋後,千萬不能著急,
急了你就等著收拾殘破的屍體。
等,就是等,耐心地等、毫無他法的等,
然後試試看,用鍋鏟稍微翻一下,但不要整個推開,
要慢慢地、輕輕地、放感情地探它:是不是準備好離開鍋底?
好了,就翻面。
而「等」當然也是有技巧的,白痴一樣放著讓它空燒,肯定焦黑,下一秒警報器就響了。
等待,絕對是生命中最艱難的另一種學問,
可以套用在煎魚皮這件事上。(管好寬哪!)
你要施予它一種愛,就是他媽的我一點都不急的愛,
你準備好了,就好了。
然後關小火,不要施加太多的外力,
偶而試探性地查查,它是否還是在控制狀態就好。
說真的,煎魚煎這麼久,還是會失誤,
你只能做好所有的準備,把心放開了,
去等待結果是條爛魚還是金黃酥魚。
但在這裡,我也要偷偷告訴你,吃到肚子裡面,根本都一樣,
所以到底是何苦?
沒何苦,因為在那個當下我就是要硬吃一條看起來會讓心情變得很爽的魚,
可以非常驕傲的告訴我媽:妳看我煎的魚超美啊!
很多事情,很重要,但其實想想,也不是這麼重要。
放一個大長遠的7.80年日子來看,就統統都不重要了。
格局啊格局,回過來都是格局。
放大縮小,你的心有這個彈性嗎?
要框住一件東西,要用什麼呢?
長方形的框?正方形的框?圓形的框?很大的框?
要框住一件東西,就是不用東西去框它。
(好多禪啊~~~,不是打錯字會咭咭叫那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