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研究快樂的實驗是這樣:一位心理學家讓受試者造句,以「我希望我XXX」起頭,比如「我希望我和比爾蓋茲一樣有錢」、「我希望我是貝克漢的情人」、「我希望我是樂透頭獎得主」……
接著,受試者要再造三個句子,以「還好我不是」起頭,比如說「還好我不是絕症患者」、「還好我老公沒有暴力傾向」、「還好我不是無殼蝸牛」……調查結果發現,同樣一批人,在完成「希望我是v的造句後,心情都會變得比較差,而完成「還好我不是」造句時,心情都會比較好。
實驗顯示,快不快樂常是因比較而來的。「希望我是」讓我們想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就難免沮喪;而「還好我不是」卻能使我們慶幸,原來自己還擁有一些實實在在的幸福。
這個調查很有意思,而且證明了誰都會說的「知足常樂」確實是個真理。然而,知足一定就會常樂嗎?不知足一定不開心嗎?其實不一定。
「比較心」讓人痛苦,可是如果沒有比較心,或許我們也不會有奮發向上的念頭。以近年來我訪問過的一些傑出企業家來說,他們多數出身貧苦,創業過程也都遭遇過一些大風大浪,而讓他們不甘於庸庸碌碌過一生的第一個契機,都是因為看了別人過著比他好的生活,而興起「大丈夫應如是也」的念頭。
因為羨慕別人,對目前的生活不滿足,所以想要改善自己的處境、追求夢想--「不知足」其實是人類文明進化的第一動力。心中抱著「如果我如何,我會比較快樂」這種假設,然後腳踏實地努力的人,才能夠在人生中更上一層樓。
「不知足」是人的進步動力,只不過,在夢想達成、現狀改變之後,人未必會得到他想像中的快樂。因為在想像中,快樂是會膨脹的,而「不知足」這股動力也可能會變成「貪得無厭」,把自己變成一列愈開愈快的火車,不懂煞車,恐怕有一天會出軌。
每天都在「還好我不是」的人,恐怕沒有什麼動力追求不一樣的生活,停在原處用各種藉口安慰自己,這樣就好了,我又不是這世上最可憐的人,知足常樂嘛,幹嘛跟別人比較呢?停滯不動,雖然安逸地活著,總有一天會很不快樂。
身為凡人,不知足並沒有錯,最高境界應是「不知足而常樂」。不久前大陸有個商業週刊也對當地企業家做了一個調查,發現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企業家處於「過勞」狀態,平均每天工作十一個小時以上,睡六個半小時,幾乎沒什麼休假,也承認自己壓力很大,這種生存狀態聽起來很不人道,但是,卻有百分之七十六的企業家說,他們是「快樂」的。
我們常以為,一個人那麼忙那麼累,一定不快樂。從這個報告看來,人不一定要閒散才開心。他們認為自己快樂,是因為走在自己要走的道路上,所以才能夠「累並快樂著」。
知足常樂;不知足,也可以常樂。就看你用什麼方法對付自己的「不知足」,是因為不知足而向前走呢?還是坐在原地抱怨命運虧待自己許多?
快樂一定是主觀的。快樂,其實也無從比較。
你不能說,沒錢沒名比較快樂,因為有人沒錢沒名,卻很不快樂;也不必以為,有錢有名就會快樂。外表看來光鮮亮麗,也可能只是強顏歡笑而已。
我們常認為,一個人如果擁有凡人夢寐以求的東西,一定會快樂。其實不然。如已過世的瑪麗蓮夢露和黛安娜王妃,所擁有的條件都能顛倒眾生,在受鎂光燈注視的時候,總可以擠出燦亮華美的笑容,可是她們內心深處都明白,自己非常非常不快樂。
快樂沒有客觀標價,不能拿所有物來稱斤論兩,買得一分快樂。
有一位朋友家世很好,從小人見人愛、學業順利、繼承家業更是順利,然而,他一直都很不快樂。
他從來不缺什麼。不過,他也從來不知道,有什麼能夠讓他快樂。「我的人生一切都是被安排好的,沒有意義。」每隔幾個月,就會有一個星期天,他在空空蕩蕩的辦公室裡打電話給我和其他朋友,很消沈地說:「如果,我現在從窗口跳出去,第二天,真正在乎的人有多少呢?」
我和他長談了許久,各種可能會讓他開心一點的建議,他都拒絕了。比如:「出去走走?不,我不愛戶外運動。」「看電影?我討厭跟人家擠。」
朋友們對他的不快樂都一籌莫展,久而久之,都很害怕接到他倒情緒垃圾的電話。和他聊天,感覺好像是被他的言語推向無底黑洞一樣。
以他的條件,絕對可以擁有不被安排的生活。他那麼不快樂,是因為他不願意自行尋找一點快樂,也許只是在星期天走進大自然,聽一下鳥叫蟲鳴與聞聞花香,而不是把自己困在同樣的生活軌道裡。快樂不能不勞而獲,其實,大多數沒有副作用的快樂,獲得的過程都有點辛苦。
對「快樂」陳義過高的人,將快樂定義為到達「極樂世界」般的奇幻狂喜的人,也不容易快樂。
快樂是一種主觀的判斷。我想,「知足常樂」最好的解釋,並不是對目前的一切都感到滿意,而是:對快樂的要求不要太盡善盡美。
世界各地不時有各式各樣的快樂調查報告出爐。以上海為例好了。我看過兩個可以拿來比對的調查報告,有一個報告詳細比較了上海、台北和香港的女人,推定上海的女人最快樂,有百分之九十二的上海女人,認為自己是快樂的。
上海女人的快樂指數在兩岸三地小幅領先,有專家說,是因為上海目前經濟狀況最好,到處充滿機會,女人們對未來希望蓬勃,而上海男士們比其他地方的男士溫柔體貼,會分擔家務。
然而,也有另一個報告指出,上海的小孩中,有百分之七十八覺得自己很不快樂。學業競爭和父母給的壓力過大,是孩子們不快樂的主要原因。
照理說,天真的孩子應該比既有家務又有工作的成年女子來得快樂。同樣在上海,女人的快樂指數這麼高,而孩子的不快樂指數也那麼高,未免有些矛盾。
大人常以為自己那麼努力,是為了讓孩子快樂成長,沒想到孩子這麼不快樂。無論如何,這也證明了,不是壓力讓人不快樂,而是被迫的感覺讓人不開心。
大人自己選擇參與競爭,而小孩子卻是被迫競爭。被迫,豈能快樂?有權選擇,才有權快樂。
文章定位:
人氣(47)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