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有人跟我一樣,在看《愛》這部電影之前,有些卻步?
小品電影總是吸引小眾,因為裡面通常訴說非常個人的觀點。但對於「愛」這個千古難題,卻是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的問題。鈕承澤導演看來想告白的主題非常大眾。
為了讓大家願意進戲院聽他說這個故事,他用最簡單的方式:大卡司。舒淇、阮經天、趙又廷、趙薇、彭于晏、郭采潔、陳意涵(還有鈕承澤也插了一角),這一長串名單看來亮麗,但裡面每個大牌演員其實都扛了一部分的票房。在我看來,正因為這樣,這些演員也演得特別用力,畢竟很多觀眾是為了他們進戲院看的。
「如果把這些大牌演員拿掉,這部電影還有幾分?」這是我看完電影第一個疑問。
真的只能當一部小品(雖然現在小品電影當道)。
導演試圖在電影裡探討各種不同面相的「愛」,我認為不只侷限於「愛情」。所謂的愛,也許是種依賴,也許只是一時動情激素作祟,也許是對自我的肯定,也許是從親情昇華的愛。故事用生動有趣的方法來訴說,適時加入很多煽情的因素,讓觀眾又哭又笑。
這種的故事包裝方式很好,因為引人入勝,深入淺出的把自己想說的帶到每個人心中。但是因為大牌演員的關係,加上煽情的因素,反而模糊了焦點。「為什麼彭于晏要這麼花心?」、「為什麼舒淇不早點跟阮經天在一起?」不斷的出現在部分觀眾的腦袋裡,都是因為對他們有個人的愛惡。
相當可惜。
就劇本來說,同是愛情小品,《愛》絕對比《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來得更優秀。但《愛》卻不如《那些年》令人印象深刻,除了單線或多線的故事走向之外,還少了一點自然的純真吧。
假設脫掉那些明星的外衣,我相信《愛》會更加出色。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一開始精彩的場面調度,流暢的一鏡到底,令人驚艷。讓我想到日本導演三谷幸喜的《有頂天大飯店》。
如果喜歡愛情小品的朋友,把衛生紙帶著,進去好好哭一場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