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7-02 00:33:56| 人氣317|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0107土地之歌 Songs of the Earth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類型∣得獎作品合輯 2CD
語言∣原住民語.河洛語.客語
製作人∣吳昊恩.廖士賢.陳冠宇
歌手∣17位母語音樂創作

土地之歌 文:張鐵志

在紐約的窄小公寓中聆聽台灣寄來的這張專輯demo帶,突然間,我發現我自己是斜倚在莒光號窗戶的旅人,窗外是故鄉的草原與小鎮,身旁是臉上寫滿歷史刻痕的歐巴桑和一群充滿活力衝出去準備玩耍的年輕人,不同的語言交錯著。

是的,我耳中的音樂傳來的是島嶼的氣味。這些聲音,有的熟悉,有的陌生――怎麼能不陌生呢,來自土地的聲音當然不只有一種啊。我還有太多故鄉的土地沒去走過,太多生命史還沒接觸,怎麼能夠認識所有土地上的聲音呢?

唱出人民的聲音,是民歌的悠久傳統。起碼在美國從十九世紀末,民歌手們就試圖吟唱和書寫他們平時的生活,或去採集各個角落底層人民的聲音,來歌唱土地與人民的經驗故事,不論是勞動的辛勤,生活的無奈,而即使是關於愛情的故事也不是存在真空中,而是鑲嵌在具體社會脈絡中。

許多人會擔心這種土地之歌的宣稱會成為一種不可承受之重,成為一種壓迫形式。的確,國家很可能借用操弄抽象的語言――不論是人民或土地――來消弭差異的聲音、進行政治動員。但是民歌的傳統卻從來不懼怕去擁抱土地;美國民歌之父,也是社會主義者的Woody Guthrie和Pete Seeger都強調自己是愛國者,然而這並不會使他們成為右翼的國家主義者,因為他們熱愛的是土地上真實生存的人們,是他們如何認真地在環境的壓迫下有尊嚴的生活。

這張《土地之歌》也秉承了這樣的傳統,由那些真實體驗的生活出發,因而豐富了我們對於台灣這塊土地的想像。我們在這裡聽到了不同角落的各種故事,有愛情、家庭、社區歷史和社會批判。我們也看到了不同創作者的生命軌跡:有的是我們遺忘已久的音樂人(看到黃靜雅時,我驚呼起來!),有的是素人音樂創作者;即使是那些比較專業的音樂人,他們也都在從事音樂以外的不同工作。

唯一的遺憾是所謂的母語創作排除了「國語」,於是以國語為母語的族群沒有機會在這裡表達他們對土地的熱愛,以及他們對生命經驗的沈澱。固然,國語作為島嶼上支配性語言的霸權位置必須被反省,但是在創作上,主流商業體制又豈能容的下真誠描寫生活的音樂呢!畢竟台灣的音樂都早已被機器人所控制――被那些專業打造偶像的音樂詞曲製造機和偶像包裝機所掌握,使得音樂早已脫離人民的真實生活。

但無論如何,在這張《土地之歌》專輯中,我們又再一次在街角與山谷間發現那個古老但幾乎已蒙塵的民歌傳統――唱土地的歌、為土地而唱。

――――――――――――――――――――――――――――――――――

文:阿 Han

2007年07月03日我去信義誠品看設計展,順道買了幾張CD。
雖然我老早就耳聞「角頭音樂」,卻從未買過他們的專輯。我翻了好久、好久,最後終於決定買這張「角頭專輯」;因為它的封面註明「土地之歌」,最重要的是「物超所值」,整整19首歌。

聆聽音樂的同時,我也看著每首歌的詞曲創作人介紹,以及歌詞內文的描述。每個音樂創作者,都有自己所堅持的理念存在;也都有自己想傳達的意念景象。我想張鐵志已經做了最好的註解,不需要我胡謅。當然我也和張鐵志一樣,有小許的失望;因為遺落了華語――國語。

聆聽音樂與觀看文字描述,給了我很大的衝擊;衝擊我對土地的謎思。
土地,有祂真實無法抹去的生命力存在。有時候,祂看似雜草叢生;或者,奄奄一息;那都只是表象。撥開表象,在表象之下所蘊藏的生命力,是永遠無法抑制的旺盛。

透過「角頭音樂」這張專輯,我重新體認土地,也認識所謂「非主流音樂」。非主流不用為了迎合大眾,討好大眾,而創作音樂。同樣的,他們也才敢正視自己所生存的社會環境,真真實實地貼近我們的現實生活。
而不是像主流音樂的「造夢」,製造一個虛幻的綺麗世界,讓人們超脫在一個想像世界裡,以為世界、環境、社會、愛情,就是要如詩如畫、悲劇式、童話式,卻忘了睜大眼,認清楚事情背後的真相。
我並不排斥主流音樂的造夢,因為我也愛;只是我們仍要正視「現實」的諸多癥結問題。

去觀看「角頭音樂」的每一張專輯介紹,我們會發現,土地不只是表象的「土」,而是蘊含「疼惜、真愛、生命力」,還有許多我沒能即時說出的感受。請用力給「角頭音樂」一點掌聲,也給點實際支持吧。

新聞局94年台灣母語原創得獎作品合輯
http://www.tcmusic.com.tw/earth/

角頭音樂
http://www.tcmusic.com.tw/cd/Default.aspx

台長: 阿 Han
人氣(317)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音樂拍拍手 |
此分類下一篇:2005 角頭臉譜 .. 角頭五年精選

三季
呵呵
屢次看到你介紹的主題
覺得就是本土的親善小天使呢
該是和從小接觸的文化有關囉

音樂如同戲劇叫好不叫座的很多
現今依舊是俊男美女迷思
有實力創作的人未必有管道揮灑
產品包裝是吸引人的第一步
而團體的推動更是不容忽略的勢力
很現實的社會..
不面對融入只有游移邊緣..會很痛苦
希望這些創作人才.有賞識的天地能盡情歌唱^^
2008-07-02 19:36:04
版主回應
嗯.我在田野.山間長大.^_^.
小時候也曾經受過*講台語.罰1塊.5塊*的處罰.
後來我也很不喜歡自己的文化.
一直到了大學.我才知道自己的文化重要.
那是我的*根*沒有根.就沒有依靠.就任人擺佈.
現在我很珍惜自己的文化.更希望祂能不間斷地傳承下去.

俊男美女是很賞心悅目.^_^.
有實力確實不一定有管道揮灑.

可是我也*確信*自認自己是有實力的人.也一定會想辦法尋找到讓自己的實力可以揮灑的地方.不然他就是半調子.

還好這些創作人都很堅強.一直都在爲自己想做的而做.^_^.
行走在邊緣.有時候會很無力.但不至於痛苦啦^^!
而且.也是因為行走在邊緣.才更能看清楚表象之下的許多面向.所以給他們一點實質鼓勵.讓他們繼續做*非主流*
那世界才會有讓人繼續反省的思考力量與面向.^_^.

台灣加油.^0^.
2008-07-03 12:37:12
三季
也想過過年少輕狂的日仔
那有多消遙阿

游移邊緣若沒有支持的點
說真的相當辛苦...
以前在電視媒體略知團體宗教幕後推手的力量
沒實際接觸不會了解哪股勢力有多強
我是很欣賞這些創作人才
但融入還是必要..(不是說去迎合喔)
只是順流逆流之際..有時太過堅持只是浪費時間
到不如找籌碼推陳出新...
有了一個舞台才..有機會讓大家知道&quot非主流&quot
碎碎唸一堆...都不知在說啥了..眼花了
2008-07-03 21:58:25
版主回應
年少輕狂嗎^^?
妳也可以年中輕狂啊.^+++^.

有夢想.辛苦都值得.
我遇過許多理想家.都很努力.雖然口袋不多錢.^_^.

游移在邊緣.說穿了.是一種*曖昧*.也是一種測試.測試市場接受度.如果他只顧著自己表現的思想.而*忽略跟人溝通*.那他就失去當藝術家的意義了.
我忘了從哪聽或看過.是這樣解釋:
所謂藝術家(文學.展演.舞蹈.繪畫.攝影.雕塑...等等).它們之所以被稱為藝術家.是因為他們創造出人之所以不敢正視.以及無法透視的世界.藝術家必須經由某種形式.將他表現出來.讓賞析者能夠了解和體悟.進而重新反省自身.而非只是純粹創作.不管賞析者.觀賞者.
如果只是純粹創作.作品無人賞析.那作品就失去了*溝通能力*.因此.作品本身所要傳達的意念.也就無意義了.

我知道那股幕後的勢力很強.我體驗過.^_^.

藝術家確實也是在融入社會.不然誰給他們*生活費*
順流.逆流之間.那是他們自己所要去拿捏的分寸.2者都不能太過.^_^.

*非主流*永遠不可能失去舞台.因為每個時代都有*傻子*
當然*非主流*還是有一個主宰的審查群體.如果作品不夠好.也不可能讓它*浪費僅有的*資源*很快的.他就只是個*廢棄物*了.
..^_^..
2008-07-03 23:46:27
左左亞
很棒的介紹:)
2008-07-04 17:28:57
版主回應
謝謝.^_^.
2008-07-05 00:29:40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