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5-28 10:27:21| 人氣2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寫作﹐還是會寂寞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之一

文學應該「為人民服務」抑或樹立個人的風格﹖讀者有沒有資格指導作家怎麼寫﹑寫甚麼﹖作家如何才能保持自我風格之餘﹐不致孤芳自賞﹐走火入魔﹖

之二

理想的文學批評應該擔起道德的責任﹐使好作品出頭﹐讓大眾更了解好作品﹒其中一個禁忌是﹕不可利用文字作交際應酬﹑毫不真誠地胡亂吹捧﹐使批評者的學術地位下降成自輕自賤的「文棍」﹒另一方面卻誤導了無知的讀者﹐讓「批評家」這個行當添上騙子的色彩﹒

之三

報酬只是結果﹐不是動機﹒立志寫作﹐投身文學﹐最初的動力是追求心靈的滿足﹐傻瓜才會一開始就認定這行當能賺錢﹗然而﹐寫作的行內行外﹐著實有不少傻瓜﹗

之四

孤絕是現代人的困境﹐孤獨是寫作人的心情﹒呼朋喚友﹐結伴同行之需要﹐像運動員對啦啦隊之需要﹐心理上可得到一點慰藉﹐搞不好就被喝采聲分了心﹐影響賽果﹒要有好成績﹐最終還是靠鍛煉﹐靠自己奮鬥﹐不是靠人家的吶喊﹒

之五

詩心與私心﹐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所以有人說﹕寫作是一種鬥爭﹐人和文字﹐人和世界的鬥爭﹒你可以用文字慈航普渡﹐也有權在文學世界裡誤己誤人﹐一念是天堂﹐一念是地獄﹐持久的寫作﹐就是持久的修行﹒只是﹐得道者畢竟太少了﹗

之六

零碎的書評也可以是嚴肅的文學批評﹐沒有必要再為投機的出版家推銷熱賣的商品﹐反正他們就計算得很準確﹐不會做賠本生意的﹒零碎的書評重要﹐不管你要討論「外國文學」﹑「中國文學」﹑「史學界」﹑「哲學界」﹐乃至莫名其妙的「讀書界」﹐其真正的原象﹐似乎都是一系列零碎的作品﹐加上讀者與作者零碎而複雜的互動﹒書評之必要﹐在於促進這樣子的互動﹒

之七

有學問的人不一定要引經據典唬嚇別人﹒沒有學問即使請(抄)出一系列大作家為自己壓陣﹐也難免要露出淺薄的馬腳﹒

之八

創作活動﹐多少像一種「瓶中書」﹐把信息放在瓶中投向大海﹐盼望彼岸有人得而讀之﹒士為知己者死﹐拾得「瓶中書」的卻不一定是知己﹐它可能會遇見欺世盜名的學者﹐拍馬屁的絕世高手﹑附庸風雅的社會賢達﹐要不就是賣文又賣身﹑坐檯兼陪酒的廉價知音﹒士為知己者死﹐知己的重要也許更甚於生命﹒不過﹐你很難碰上真正的知己﹒所以﹐「瓶中書」的作者們﹐要不笑擁寂寞﹐要不神經錯亂﹒

之九

文章憎命達﹐一為文人便無足觀﹐寫作人不管是否甘心﹐都得接受這樣子的「宿命」﹒

之十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許多人爭的只是朝夕的得失﹐常與歷史為伴的文人﹐多少也要有這樣的自知之明﹕「三百年之後﹐有人在中國文學史的某一章﹐要以一百個字來描述這段歷史中的我們﹐他會怎樣寫﹖會提及哪些名字﹖」我聽過別人很自豪地說﹕「我和我的作品﹐已經被載入史冊﹒」上帝最會跟人類開玩笑﹐通常這一切﹐在將來﹐都只是垃圾﹒歷史歸歷史﹐垃圾歸垃圾﹐時間自會證明一萬年太久的真理﹒

台長: 寂然
人氣(22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