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作家張啟疆說﹕“人到三十﹐身體的狀芈就不再是資產﹐而是負債。”
我未到三十﹐幾年前讀到這段話也不曾有過感觸﹐三十歲﹐始終是一個很遙遠的數字。可是﹐在社會混了一段日子﹐越發明白張啟疆的感嘆﹐淡淡的哀愁湧上心頭。偶爾﹐在報上讀到一些同齡人突然暴斃﹐或者聽說一些朋友英年早逝﹐總是有點難過﹐有點畏懼。這不是怕死﹐只是心有同感﹕我也常常有某種不祥的預感。小說家朱天心寫的《預知死亡紀事》﹐通稱對死亡之事特別敏感的人為“老靈魂”﹐坦白說﹐我正是一個無助且無告的“老靈魂”。
離開校園後﹐長年日以繼夜﹐夜以繼日地工作﹐以前不知天高地厚﹐總是自以為是地說﹕年輕不要留白﹐要抓住每一天努力拼搏。不過﹐拼搏的結果﹐就是運動的機會大幅度減少﹐身體的抵抗力急劇下降。
讀書時不輕易生病﹐即使生病﹐也可以迅速痊癒。那時候﹐甚至會不知輕重地以為小病是福。
的確﹐沒有工作負擔﹐沒有生活壓力﹐無關痛癢地傷風感冒﹐絕對是自我感覺良好的上佳時刻。然而﹐當公司有一大堆工作等覑你去完成﹐當你發現自己請病假會影響其他同事﹐當你的傷風感冒無緣無故地跟你難捨難離﹐一場小病﹐肯定足以令你很感觸。
你甚至會為了一場小病而覺得自己很淒涼。而且﹐這種淒涼是沒有人可以開解的。誰能開解你對自己的失望呢﹖
歲月無情﹐生活無情﹐身體的耗損更是無情。
也許﹐有許多人都像我一樣﹐終日在空氣不流通的冷氣辦公室埋首工作﹐終日面對電腦熒屏重複覑簡單的操控動作﹐終日居安思危﹐居危而不知危。為了生存而努力工作﹐但工作太落力﹐你的身體又不一定承受得了﹐人生﹐往往就是如此荒謬﹐也如此幽默。
在荒謬和幽默的人生裡﹐生病的也許是身體發出的抗議﹐似是要告訴你﹕別太貪心了﹐否則後果自負。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