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名導演張婉婷為其母校英華書院拍攝紀錄片,最近惹起爭議。拍片計劃由學校提出,在2011年於校內邀請中一級的同學寫信“給19歲的自己”,從中挑選性格突出的幾位,拍攝她們的成長故事,而且一拍就是10年。電影拍成之後,評論普遍讚好,於是由校內播放變成在電影節放映,再變為近日的正式公映。
教人意想不到的是原來六位參與拍攝的女生之中,至少有兩人是不想被拍的,她們多年來的反對意見都沒有受到重視,而影片除了正式拍攝,也有一些偷拍的畫面。涉事女生上周以長文披露當年接拍的過程,原來當時家長被學校要求簽署的一紙通知,竟然是藏有具法律約束力的條文,往後她們不但無法干預拍攝進度,更不能要求刪剪某些不願公開的片段。事件曝光後令輿論火速轉向,公眾由期待大導演的力作變成聲援反抗的女生。電影公司日前在一片質疑的聲音下宣佈停止公映,隨後又有第三位女生公開表示當初製作團隊告知其他同學都同意公映,只剩她未答應,基於這樣的壓力,她才無奈接受。
我未有機會看這部《給十十九歲的我》,但詳細閱讀三位女生在電影公映之後發佈的文章,感受到她們被師長與導演一直影響著的成長歲月,不經不覺就產生了同情。
因為學校要搞些慶祝活動,又因為校友之中有一位大導演,於是就想出了要拍紀錄片的想法(而且還有籌款活動),以彰顯他們的校譽,被學校和導演選中的幾位〝幸運兒〞,除了要被電影團隊長時間介入生活,還要接受大量關於家人、朋友、理想、教育、學校、城市等議題的訪問,導演可能會挑選最引人注目的片段公諸於世,但她們卻無法提出反對意見,看來也沒有商量的餘地。因為對學校領導與導演來說,這件事是為大局著想,是學校的榮譽,是表達學校對學生的愛,是集體的事不是個人的事。影片公映之後她們也許會被很多人認出來,生活大受影響,10年來不同階段的私隱公諸於世,未成年時跟家人的關係會被永遠定格在這部作品中,導演說這電影是紀錄了一個永恆的片段,但她沒有考慮過當事人會因此而感到不安,還一意孤行要公映,假如這幾位學生是你的女兒,你又會有何感想?學校這樣的安排真的合理嗎?拍紀錄片作為學校宣傳真的很有必要嗎?為了學校的一項活動而深深影響幾位學生的成長,你認為值得嗎?
這幾天默默看著事態發展,雖然事不關己,但卻吸收了幾點教訓:
(一)年長一輩的某些想法真的可能會過時,他們覺得很有愛的行為,在小朋友看來可能只是情緒勒索。
(二)年輕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成長的時光都非常寶貴,成年人只應該提供支持和幫助,不應巧立名目試圖利用。
(三)千萬不要以為掩蓋問題或轉移視線就可以蒙混過關,今時今日的社會形勢與以往大為不同,看似弱勢的一方一旦決心要絕地反擊,後果也是強者們難以估計的。
(四)年輕時既卓越又善良的藝術工作者,晚年卻為了一個校園計劃而耗費了10年,最後還鬧出如此不愉快的結果,名韁利鎖害人不淺,這是活生生的事例。
(五)昔日我買《明周》必會閱讀羅啟銳導演的專欄,多年來他在這園地寫下很多優秀的文章。如今學生們在《明周》發動反擊,影響力大不如前的周刊突然發揮出意想不到的力量,但被批評的竟然是羅的伴侶張婉婷的電影,世事之變幻莫測,有時真的會超乎所有人的預計。
事件引發巨大爭議之後,真正有意義的是突顯出集體與個人之間的矛盾,集體的力量有時真的會為了某些非常無聊的事情而強逼個人順從與就範(這種事其實是會上癮的),掌握權力的一方往往自以為立心善良就可以不理別人的感想,但今次挺身而出的女生怡巧又示範了很多學校所主張的獨立思考和據理力爭,即使已經被逼到最後關頭,她們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權益,正好說明這家學校並沒有把她們教導成向權勢卑躬屈膝的人,而且表達能力甚佳。如果事件發生在其他學校或機構,女生的反抗也未必能令校方讓步。
另一奇特之處是電影拍完了,故事仍然未完,而且更加峰迴路轉,戲裏戲外的風波讓更多人思考教育的意義與拍攝紀錄片的專業操守與倫理。儘管現在很多人像我一樣未看那部電影,但也不能說沒有得著,這件事真的有太多東西可以想、可以說。
This page is in Simplified Chinese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