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享受過程,有人愛看結果,但有些人會誤把過程當作目標,而且情況相當普遍。
例如有些創作人很喜歡介紹自己如何挖空心思,嘔心瀝血,排除萬難,勢將創作出空前絕後的傑作。也有人慣於強調自己的巧妙構思,講述在創作上遇到的各種障礙,並且樂於帶領大家想像大功告成之時的美妙景況。
不過,即使說得再誇張,再動聽,再有聲有色,過程只是過程,與結果的好還是壞沒有必然關係,跟旁人更是毫不相干。閣下在創作上,工作上,協調上,應對上的一切遭遇,均屬私人領域,說或者不說,都不會影響事情的結果。一篇文章是否好看,讀者只需閱讀文章來判斷,不需理會作者花了多少個鐘頭來寫作。一件事情是否處理得漂亮,旁人也只會憑事情的結果來評定,誰會理會你為此事吃了多少苦,捱了多少罵,受了多少阻撓。總之,把事情做出成績來,大家必定有目共睹,但倘若弄得一塌糊塗,即使說出再多委屈,其實也改變不了失敗的事實啊!
這樣的道理非常顯淺,屬於小學生也應具備的常識。可是,現實生活中,仍有不少成年人想不通這一點。也許大家身邊都出現過滿肚大計和牢騷的文藝青年,他們的共通點是有一些非常偉大卻仍未完成的創作計劃,他們可以把失敗的經歷介紹得合情合理,但大家永遠無法了解這件事的好壞,因為他們多數只完成了開篇,之後的內容都被諸多理由窒礙了,有時候你會懷疑他們享受挫敗多於準備成功。
我也見識過一些非常擔心自己會被質疑和追問的人,他們喜歡為事情準備好解釋和回應,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整理好各種藉口和理由,甚至誤以為文過飾非也是計劃的一部分,裝出一副資料詳盡,做事認真的樣子。但想深一層,如果用同樣的資源來把事情做好,爭取時間交出成果,完成任務,當事人根本無需面對質疑和追問。而且,老是把事情做得錯漏百出,即使準備了再多數據和理論,說出再多辛酸和困難,其實也於事無補,反而讓人看到更嚴重的不濟。
一般來說,大家想看到的是結果,不是過程。除非結果美好到令眾人讚嘆的地步,相關的過程才會變得有趣。問題是,喜歡本末倒置的人還真不少呢!所以在每一天我們都要面對很多不知所謂的事和不知所謂的解釋,而且盼來盼去都盼不到好結果,那種絕望之感是會令人咬牙切齒的。
(刊於2011年8月3日澳門日報新園地版)
文章定位: